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0119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属于机械装配领域,包括轴承组装步骤和感应圈组装步骤。通过定位方式设计,同一个压装位实现上轴承和下轴承压装,不需要再增加压装位进行下轴承压装。同时将感应圈的压装、铆接设计为一体,在一个压装位可以实现先压装感应圈、再铆接感应圈,不需要再增加压装位进行铆接。轴承压装方式和感应圈铆接方式,节省了设备空间,减少工装数量,降低设备制作成本;同时减少了工件再次移动等操作步骤,节约生产节拍,提升产能,并可以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装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轴承压装方式一般为压装上轴承后,将齿轮翻转放至另一处定位工装,压机变位压装下轴承,或者上下各布置一台压机实现上下轴承同时压装。此种轴承压装方式需要布置两台压机。

2、一般感应圈铆接只需要铆接1处或2处,铆接未变形即可。但如若感应圈与齿轮装配处距离短,感应圈直径较大,铆接点少会造成变速箱运行过程中感应圈脱出,感应圈脱出会导致速度传感器无法感应到速度信号,同时变速箱产生噪音,影响整机性能及舒适性;同时铆点数量足够,但铆接不均匀(如铆刀整体偏向一侧,很难调整)的话,同样会导致铆接变形量不足,感应圈会脱出;并且一般的工装结构,压装和铆接是在两个压装位进行,即先进行感应圈压装,再将工件移动至另一处定位工装,再进行感应圈铆接;

3、现有的轴承压装方式和感应圈铆接方式,都需要两个压装位进行操作,不仅占用设备空间、增加压机数量、工装数量,提高了设备制作成本;同时还增加了工件翻转、工件重新放置等操作步骤,浪费生产节拍,降低产能,提高操作工劳动强度。

4、目前尚未发现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出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通过定位方式设计,同一个压装位实现上轴承和下轴承压装,不需要再增加压装位进行下轴承压装。同时将感应圈的压装、铆接设计为一体,在一个压装位可以实现先压装感应圈、再铆接感应圈,不需要再增加压装位进行铆接。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包括感应圈组装步骤:

4、步骤1,将齿轮置于齿轮第一定位座,使齿轮端面与第一定位座平面紧密贴合,确保放置到限位处;

5、步骤2,将卡簧置于卡簧压装收环装置,压装收环装置的工装限位有两个工装块,将卡簧开口处放置在工装块两侧,其开口方向与工装限位一致;

6、步骤3,将感应圈置于压头限位处;

7、步骤4,启动卡簧压头工装,将卡簧压装到齿轮的卡簧槽内;

8、步骤5,启动感应圈压铆工装,将感应圈压装、铆接至齿轮上端面。

9、进一步地,还包括轴承组装步骤:

10、步骤6,将上轴承置于上轴承压头限位处,下轴承置于下轴承压头限位处;

11、步骤7,将齿轮置于齿轮第二定位座,使齿轮端面与第二定位座平面紧密贴合,放置到限位处;

12、步骤8,启动齿轮上轴承压头工装,将上轴承、下轴承压装到齿轮限位处;

13、步骤9,启动齿轮下轴承压头工装,安装齿轮总成至中间隔板,安装到限位处,齿轮总成可自由转动。

14、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包括齿轮主体,所述齿轮主体的外圈设有外齿;所述齿轮主体中心设有内孔;所述内孔设有卡簧槽;靠近所述内孔边缘设有一圈方形齿;所述方形齿外侧设有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外侧设有凸台。

15、进一步地,所述内孔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与下轴承之间设有卡簧;所述卡簧内嵌在卡簧槽内;所述凸台与外齿之间铆接有感应圈。

16、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圈压铆工装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活动套装有压头;所述压头内活动套装有浮动头。

1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上端设有挡铁;所述定位座上端设有安装挡铁的通孔;所述定位座底端固定有若干个铆头;所述若干个铆头均布在浮动头下端。

18、进一步地,所述浮动头设有对称的第一限位孔;所述压头设有对称的第二限位孔;所述定位座设有穿过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的定位销。

19、进一步地,所述压头上端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下端设有挡圈。

20、进一步地,所述挡圈与浮动头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定位座与压头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21、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2、1.通过定位方式设计,同一个压装位可以实现上轴承和下轴承压装,不需要再增加压装位进行下轴承压装。

23、2.将感应圈的压装、铆接设计为一体,在一个压装位可以实现先压装感应圈、再铆接感应圈,不需要再增加压装位进行铆接。

24、3.轴承压装方式和感应圈铆接方式,节省了设备空间,减少工装数量,降低设备制作成本;同时减少了工件再次移动等操作步骤,节约生产节拍,提升产能,并可以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圈组装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组装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包括齿轮主体,所述齿轮主体的外圈设有外齿(31);所述齿轮主体中心设有内孔(32);所述内孔(32)设有卡簧槽(33);靠近所述内孔(32)边缘设有一圈方形齿(34);所述方形齿(34)外侧设有U型凹槽(35);所述U型凹槽(35)外侧设有凸台(3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32)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上轴承(1)和下轴承(5);所述上轴承(1)与下轴承(5)之间设有卡簧(2);所述卡簧(2)内嵌在卡簧槽(33)内;所述凸台(36)与外齿(31)之间铆接有感应圈(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圈压铆工装包括定位座(6);所述定位座(6)内活动套装有压头(9);所述压头(9)内活动套装有浮动头(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6)上端设有挡铁(14);所述定位座(6)上端设有安装挡铁(14)的通孔(15);所述定位座(6)底端固定有若干个铆头(7);所述若干个铆头(7)均布在浮动头(8)下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头(8)设有对称的第一限位孔(81);所述压头(9)设有对称的第二限位孔(91);所述定位座(6)设有穿过第一限位孔(81)、第二限位孔(91)的定位销(12)。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9)上端内侧设有卡槽(92);所述卡槽(92)内安装有卡环(93);所述卡环(93)下端设有挡圈(1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11)与浮动头(8)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0);所述定位座(6)与压头(9)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3)。

...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圈组装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组装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包括齿轮主体,所述齿轮主体的外圈设有外齿(31);所述齿轮主体中心设有内孔(32);所述内孔(32)设有卡簧槽(33);靠近所述内孔(32)边缘设有一圈方形齿(34);所述方形齿(34)外侧设有u型凹槽(35);所述u型凹槽(35)外侧设有凸台(3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32)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上轴承(1)和下轴承(5);所述上轴承(1)与下轴承(5)之间设有卡簧(2);所述卡簧(2)内嵌在卡簧槽(33)内;所述凸台(36)与外齿(31)之间铆接有感应圈(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感应圈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圈压铆工装包括定位座(6);所述定位座(6)内活动套装有压头(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鲁张启飞王桂秀张建坤李健魏文书温宪志
申请(专利权)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