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钩挂及脱钩的轮对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002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钩挂及脱钩的轮对吊具,涉及轮对吊运技术领域,包括带有吊耳的横梁以及两个均带有钩挂部的端部圆弧板,还包括自动钩挂单元,用于两个所述端部圆弧板的钩挂部自动与车轮内侧凹陷支撑点部位接触形成钩挂,并在轮对吊运完毕后自动进行脱钩操作。本吊具整个过程吊运过程中,可自动进行钩挂和脱钩操作,无需人为旋转横梁进行辅助作业,减小操作麻烦且增加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对吊运,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钩挂及脱钩的轮对吊具


技术介绍

1、轮对是机车车辆上与钢轨相接触的部分,由左右两个车轮牢固地压装在同一根车轴 上所组成。轮对的作用是保证机车车辆在钢轨上的运行和转向,承受来自机车车辆的全部静、动载荷,把它传递给钢轨,并将因线路不平顺产生的载荷传递给机车车辆各零部件。

2、现有的在轮对生产时,需要利用吊具对轮对进行吊运,现有的吊具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631538b的中国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非轮盘制动轮对的专用吊具,其包括两个吊耳、一个吊梁、两个端部圆弧板和八个锁紧螺栓,其使用方法如下:用吊链穿过两个吊耳挂到吊车车钩上,吊起吊具,将吊具与轮对车轴轴线成一定夹角,放入轮对的两个车轮之间,接近车轴时旋转该吊具至与轮对车轴轴线平行,此时,吊车缓慢起吊,该吊具的端部圆弧板进入到车轮内侧辐板的凹陷部位,并逐步顶紧,吊起轮对。到达目标位置时,放下轮对,略微旋转吊具,使吊具与轮对车轴轴线成一定夹角,吊走该吊具。

3、由上述使用方法可知,该吊具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人为地将吊梁旋转一定角度,才能使得端部圆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钩挂及脱钩的轮对吊具,包括带有吊耳的横梁(1)以及两个均带有钩挂部(3)的端部圆弧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钩挂单元,用于两个所述端部圆弧板(2)的钩挂部(3)自动与车轮内侧凹陷支撑点部位接触形成钩挂,并在轮对吊运完毕后自动进行脱钩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钩挂及脱钩的轮对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钩挂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钩挂及脱钩的轮对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5)包括外表面带有上弧形导向槽(54)和下弧形导向槽(53)的圆柱(51)和两个竖直导向槽(55),所述上弧形导向槽(54)的下端沿着所述圆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钩挂及脱钩的轮对吊具,包括带有吊耳的横梁(1)以及两个均带有钩挂部(3)的端部圆弧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钩挂单元,用于两个所述端部圆弧板(2)的钩挂部(3)自动与车轮内侧凹陷支撑点部位接触形成钩挂,并在轮对吊运完毕后自动进行脱钩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钩挂及脱钩的轮对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钩挂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钩挂及脱钩的轮对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5)包括外表面带有上弧形导向槽(54)和下弧形导向槽(53)的圆柱(51)和两个竖直导向槽(55),所述上弧形导向槽(54)的下端沿着所述圆柱(51)的外表面螺旋向下延伸,所述下弧形导向槽(53)的上端沿着所述圆柱(51)的外表面螺旋向上延伸,所述上弧形导向槽(54)和所述下弧形导向槽(53)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竖直导向槽(55)连接,两个所述竖直导向槽(55)的内腔底部安装有导向斜面(56),所述圆柱(51)的下端安装有立柱(52),且所述立柱(52)的下端贯穿所述横梁(1)并与所述端部圆弧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钩挂及脱钩的轮对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51)的下端呈圆周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座(7),且每个所述安装座(7)上均安装有万向滚珠(8),多个所述万向滚珠(8)的下端与所述横梁(1)的上端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兵谢华王佳伟裴俭高文卫杨馨怡张磊陆春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