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可调节负荷运行特性的新能源生产模拟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000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考虑可调节负荷运行特性的新能源生产模拟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电网中可调节负荷的运行数据,通过预先构建完成的可调节负荷模型得到各个分区的可调节负荷的运行特性;基于各个分区的可调节负荷的运行特性,构建电网的可调节负荷曲线;将可调节负荷曲线纳入现有的新能源时序生产仿真模型中,从而开展新能源时序生产模拟;所述可调节负荷模型,基于可调节负荷的功率约束和电量约束构建,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通过电网的可调节负荷的运行数据得到可调节负荷的运行特征,并建立可调节负荷曲线,最后其并入现有的新能源生产仿真模型从而进行模拟,从而解决了新能源时序生产模拟仿真技术无法考虑可调节负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属于新能源优化调度运行,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可调节负荷运行特性的新能源生产模拟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可中断负荷、电采暖等可调节负荷的类型和规模将不断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特点,通过用电负荷的灵活转移和调整,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因此,在未来“碳达峰、碳中和”场景下,新能源与源、网、荷侧的各类调节资源将形成“广域互联、纵向互通、灵活互动、协调互助”的运行模式。由于资源类型众多、运行状态相互耦合、运行方式复杂多样,生产模拟运行优化的难度极大。

2、传统电力系统中,系统供需平衡调节主要依靠电源侧单边调节。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的特性日趋明显,电网供需平衡面临的风险挑战持续增加,叠加近年来电网季节性高峰用电矛盾突出,负荷需求侧响应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3、新能源时序生产模拟仿真是开展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基本原理是基于电网中各元件的运行模型,通过逐时段的电力电量平衡优化,计算各类电源的发电情况,得到全年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可调节负荷运行特性的新能源生产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个分区的可调节负荷的运行特性,构建电网的可调节负荷曲线,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负荷的运行特性,包括:可调节负荷的转移功率和可调节负荷的电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分区聚合后的可调节负荷曲线的组成包括:聚合后的可调节负荷转移功率、可转移功率上限约束以及调节周期内转移电量上限约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负荷模型,根据可调节负荷模型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可调节负荷运行特性的新能源生产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个分区的可调节负荷的运行特性,构建电网的可调节负荷曲线,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负荷的运行特性,包括:可调节负荷的转移功率和可调节负荷的电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分区聚合后的可调节负荷曲线的组成包括:聚合后的可调节负荷转移功率、可转移功率上限约束以及调节周期内转移电量上限约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负荷模型,根据可调节负荷模型的类型确定为以下的任一种:向下调节负荷模型、向上调节负荷模型以及可转移负荷模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网中可调节负荷的运行数据,通过预先构建完成的可调节负荷模型得到各个分区的可调节负荷的运行特性,包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下调节负荷模型,通过以下计算式进行表达:

8.一种考虑可调节负荷运行特性的新能源生产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曲线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桢城孟娜李湃刘纯张金平李庆礼晓飞李驰王晓蓉王帅刘思扬谢晓頔郭琳润韩培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