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993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聚碳硅烷和锆酸四丁酯按质量比为1∶1~9∶1,以二甲苯为溶剂,配制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得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原纤维;将原纤维置于烘箱中,在空气下80~120℃保温120~30小时,得到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熟化纤维;将熟化纤维进行空气预氧化、高温烧成,最终得到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碳化硅为基体、表面层为氧化锆且沿径向含量递减,直径小、比表面积大;静电纺丝在室温下进行,条件温和、可纺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T. Ishikawaj H. Yamaokaj Y. Haradaj T. Fujii and Τ. Nagasawa. A general process for in situ formation of functional surface layers on ceramics. Nature, 2002,416: 64-67.公开了采用先驱体原位转化法,以聚碳硅烷为原料,与低分 子添加物锆酸四丁酯合成先驱体,再经过熔融纺丝制得连续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纤维, 将该纤维置于空气中进行不熔化处理得到不熔化纤维,将不熔化纤维置于高温炉中惰性气 氛保护下进行高温烧成,制得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这种纤维具有高强度、 高耐温性、高抗氧化性等优点;但是这种熔融纺丝法制备的纤维直径仍较大,尤其是采用熔 融纺丝制备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需要制备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先驱体, 其可纺性受锆酸四丁酯含量及其分散性等因素影响制约。此外,由于聚碳硅烷(软化点为 20(T22(TC)常温下为固体、锆酸四丁酯(沸点为310°C)常温下为液体,在制备先驱体时蒸馏 过程也难于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以实现制备出梯度分布纤维性能更好、直径达到超细水平,并具有吸收远红外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聚碳硅烷和锆酸四丁酯共溶于二甲苯中,通过静电纺丝 得到原纤维,然后经过熟化热处理、空气预氧化、高温烧成,最终得到超细氧化锆/碳化硅 径向梯度纤维。纤维直径大小通过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纺丝溶液以聚碳硅烷和锆酸四丁酯按质量比为1广9 1,以二甲苯为溶 剂,配制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溶液,并用超声分散30分钟;(2)静电纺丝纺丝条件是针头内径为0.5^1. 5mm,电压为12 30kV,收丝距离为 15 25cm,供料速率为1(Γ50μ Ι/min,铝箔收丝,制得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原纤维;(3)熟化热处理将上述原纤维置于烘箱中,在空气下在8(T12(TC保温3(Γ120小时,得 到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熟化纤维;(4)空气预氧化将上述熟化纤维置于氧化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中按照15 25°C/h升 温,并在19(T220°C保温0. 5^1. 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不熔化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纤 维;(5)高温烧成将上述不熔化纤维置于高纯氩气保护下的高温炉中,升温至 120(Tl45(rC,并在该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所述聚碳硅烷是软化点为20(T220°C的固体。所述锆酸四丁酯是质量分数为8(Γ90%的锆酸四丁酯的正丁醇溶液。所述聚碳硅烷与正丁醇和二甲苯的混合溶剂比为1 广1.4 lg/ml。本专利技术采用二甲苯作溶剂,由于聚碳硅烷和锆酸四丁酯在二甲苯中的溶解性比较 好,纺丝液的配制比较简单,且溶液的可纺性好;用静电纺丝取代了传统的熔融纺丝工艺, 它打破了传统的涂层观念,在纤维制备的前期的先驱体引入低分子添加物,然后在后期的 预氧化、烧成定型。纤维以碳化硅为基体、表面层为氧化锆且沿径向含量递减,直径小、比表 面积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表面的能谱测试位置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截面的能谱测试位置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1)配制纺丝溶液将聚碳硅烷固体(软化点为20(T22(TC)和85%锆酸四丁酯的正丁 醇溶液按照聚碳硅烷与锆酸四丁酯的质量比为4 1共溶于二甲苯中,按聚碳硅烷和溶剂 (二甲苯和正丁醇)比为1.1 lg/ml配制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溶液,并用超声分散30分 钟;(2)静电纺丝纺丝条件是针头内径为0.8mm,电压为15kV,收丝距离为20cm,供料速 率为20 μ Ι/min,铝箔收丝,制得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原纤维;(3)熟化热处理将上述原纤维置于烘箱中,在空气下80°C保温120小时,得到聚碳硅 烷/锆酸四丁酯熟化纤维;(4)空气预氧化将上述熟化纤维置于氧化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中按照20°C/h升温,并 在210°C保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不熔化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纤维;(5)高温烧成将上述不熔化纤维置于高纯氩气保护下的高温炉中,升温至1300°C,并 在该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其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纤维呈无纺布状态分布,表面平整。将图2中的测试位置1和2进行能谱分析,其元素组成分别列于表1和表2。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纺丝溶液以聚碳硅烷和锆酸四丁酯按质量比为1∶1~9∶1,以二甲苯为溶剂,配制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溶液,并用超声分散30分钟; (2)静电纺丝纺丝条件是针头内径为0.5~1.5mm,电压为12~30kV,收丝距离为15~25cm,供料速率为10~50μl/min,铝箔收丝,制得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原纤维;(3)熟化热处理将上述原纤维置于烘箱中,在空气下在80~120℃保温30~120小时,得到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熟化纤维;(4)空气预氧化将上述熟化纤维置于氧化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中按照15~25℃/h升温,并在190~220℃保温0.5~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不熔化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纤维;(5)高温烧成将上述不熔化纤维置于高纯氩气保护下的高温炉中,升温至1200~145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聚碳硅烷是软化点为20(T220°C的固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锆酸四丁酯是质量分数为80、0%的锆酸四丁酯的正丁醇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聚碳硅烷与正丁醇和二甲苯的混合溶剂比为1 广1.4 lg/ml。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以聚碳硅烷和锆酸四丁酯按质量比为1∶1~9∶1,以二甲苯为溶剂,配制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得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原纤维;将原纤维置于烘箱中,在空气下80~120℃保温120~30小时,得到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熟化纤维;将熟化纤维进行空气预氧化、高温烧成,最终得到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本专利技术以碳化硅为基体、表面层为氧化锆且沿径向含量递减,直径小、比表面积大;静电纺丝在室温下进行,条件温和、可纺性好。文档编号D01D10/00GK101949073SQ20101025023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军, 王应德, 王浩, 蓝新艳, 郑德钏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纺丝溶液:以聚碳硅烷和锆酸四丁酯按质量比为1∶1~9∶1,以二甲苯为溶剂,配制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溶液,并用超声分散30分钟;  (2)静电纺丝:纺丝条件是:针头内径为0.5~1.5mm,电压为12~30kV,收丝距离为15~25cm,供料速率为10~50μl/min,铝箔收丝,制得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原纤维;  (3)熟化热处理:将上述原纤维置于烘箱中,在空气下在80~120℃保温30~120小时,得到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熟化纤维;  (4)空气预氧化:将上述熟化纤维置于氧化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中按照15~25℃/h升温,并在190~220℃保温0.5~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不熔化聚碳硅烷/锆酸四丁酯纤维;  (5)高温烧成:将上述不熔化纤维置于高纯氩气保护下的高温炉中,升温至1200~145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1小时,得到超细氧化锆/碳化硅径向梯度分布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应德郑德钏王浩蓝新艳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