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电池外壳生产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78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24
一种用于锂电池外壳生产的成型模具,包括主模和辅模,主模的腔内固定连接有隔断,主模的空腔通过隔断形成冷却腔,主模的外壁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冷却腔相互连通的水管,冷却腔内设置分流组件引导和疏散冷却水,冷却水从扰流部与主模内壁面之间形成的间隔槽流向对称板,扰流部和对称板之间的冷却液再从对称板与主模内壁面形成的另一间隔槽流向另一扰流部,以此重复直至从另一水管排出,冷却液从冷却腔内经过时形成蛇形弯曲轨迹,增加主模与冷却液接触面积以及接触时间,提高对工件的冷却成型效果,同时,通过多个扰流部和对称板在隔断底面形成支撑,保障成型阶段的支撑强度,防止隔断受力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外壳生产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外壳生产的成型模具(cn202221311859.0),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冷却机构和导流机构;定模板:其上表面设有成型腔,成型腔的内部竖向滑动连接有下成型板,定模板的上表面四角均设有导向柱;动模板:其位于定模板的上侧,动模板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与导向柱滑动连接的导向槽,动模板的下表面设有与成型腔配合安装的上成型板;冷却机构:分别设置于下成型板和上成型板的内部;导流机构:设置于冷却机构的内部,导流机构包括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分别环形设置于上侧的冷却槽顶壁中部和下侧的冷却槽底壁中部。

2、现有技术通过在模具腔内成辐射状设置若干弧形板,通过引导和分流冷却液促进工件降温成型,但是冷却液经过弧形板分流后较为紊乱,缺少对冷却液的引导,而冷却腔内的弧形板不与模具冲压面接触,造成冲压面的悬空部分较多,工件成型阶段,悬空部分容易受力形变,存在一定可优化空间。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锂电池外壳生产的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锂电池外壳生产的成型模具,包括主模(10)和辅模(11),所述辅模(11)通过限位杆与主模(10)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10)的腔内固定连接有隔断(12),主模(10)的空腔通过隔断(12)形成冷却腔(13),主模(10)的外壁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冷却腔(13)相互连通的水管(14),所述冷却腔(13)内设置分流组件引导和疏散冷却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外壳生产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为设置在冷却腔(13)内的扰流部(20)和对称板(21),所述扰流部(20)和对称板(21)均与主模(10)固定连接,扰流部(20)和对称板(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电池外壳生产的成型模具,包括主模(10)和辅模(11),所述辅模(11)通过限位杆与主模(10)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10)的腔内固定连接有隔断(12),主模(10)的空腔通过隔断(12)形成冷却腔(13),主模(10)的外壁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冷却腔(13)相互连通的水管(14),所述冷却腔(13)内设置分流组件引导和疏散冷却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外壳生产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为设置在冷却腔(13)内的扰流部(20)和对称板(21),所述扰流部(20)和对称板(21)均与主模(10)固定连接,扰流部(20)和对称板(21)与主模(10)内壁面之间形成相同的间隔槽(22),冷却水从其中一个水管(14)进入冷却腔(13)内经过间隔槽(22)从另一水管(14)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锂电池外壳生产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20)和对称板(21)分别与主模(10)腔内相互对称的两个壁面固定连接,冷却腔(13)内等距设置若干相同的扰流部(20)和对称板(21),多个扰流部(20)和对称板(21)与主模(10)内壁面形成的间隔槽(22)共同组成蛇形弯曲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平朱承林左春洲周向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圭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