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锁防护结构的矿用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36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锁防护结构的矿用千斤顶,本技术涉及矿用千斤顶技术领域。该具有自锁防护结构的矿用千斤顶,通过设置限位底座、插销锁、自锁块和自锁槽等,当活塞座移动至行程腔右端时,自锁块进入自锁槽中,卡合块和卡合槽形成卡合,实现自锁防护,并在千斤顶复位时,液压油经过回油口进入行程腔的右端,而部分液压油由进油通道进入卡合槽中,挤压卡合块进入活动槽中,解触卡合块和卡合槽的卡合,而活塞座复位至行程腔的左端,使得限位底座和固定底座接触,从而插销杆进入插销孔中,实现限位自锁,并在液压油进入时,可以推动插销锁活动,使得插销杆和插销孔分离,从而在液压油泄漏时,不会影响两侧的自锁结构,提高了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用千斤顶,具体为一种具有自锁防护结构的矿用千斤顶


技术介绍

1、千斤顶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且是一种体型较小的起重设备,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

2、例如公开号cn208843651u,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向作用的自锁式液压千斤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和缸体之间设有导向环,所述缸体的外围套设有螺母,所述缸体的其中一侧面设有进油孔,所述缸体的另外一侧面设有回油孔,且缸体的内部还设有通油孔,所述通油孔和回油孔连通。本技术通过改进传统自锁千斤顶的结构形式,使机械式自锁千斤顶可通过进油孔及回油孔的油压,让活塞能够进行双向移动,不仅减少了施工时千斤顶回油的难度系数,也从而增加了千斤顶的使用寿命,并且整个千斤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对千斤顶使用的空间未造成影响;

3、该专利中的千斤顶结构通过两侧的注入或抽出液压油,实现千斤顶的活动,并对活塞进行限位,实现自锁工作,但在工作中液压油在流程中,需要经过一定的管路及外部泵体,实现控制,从而在管路泄漏时,容易对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锁防护结构的矿用千斤顶,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左端安装有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左端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缸体(1)的右端安装有导向套(4),所述导向套(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的右端延伸至导向套(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6),所述缸体(1)的内侧位于固定底座(2)和导向套(4)之间设置有行程腔(7),所述活塞杆(5)表面的左端设置有活塞座(8),所述缸体(1)表面的左端设置有进油口(9),所述缸体(1)表面的右端设置有回油口(10),所述缸体(1)的表面位于回油口(10)的边侧设置有连接管(1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锁防护结构的矿用千斤顶,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左端安装有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左端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缸体(1)的右端安装有导向套(4),所述导向套(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的右端延伸至导向套(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6),所述缸体(1)的内侧位于固定底座(2)和导向套(4)之间设置有行程腔(7),所述活塞杆(5)表面的左端设置有活塞座(8),所述缸体(1)表面的左端设置有进油口(9),所述缸体(1)表面的右端设置有回油口(10),所述缸体(1)的表面位于回油口(10)的边侧设置有连接管(11),所述活塞杆(5)的左端位于行程腔(7)的左端设置有限位底座(12),所述行程腔(7)内侧的左端设置有插销锁(13),所述活塞座(8)表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自锁块(14),所述导向套(4)表面的左端开设有自锁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锁防护结构的矿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4)和缸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导向套(4)和活塞杆(5)之间依次设置有密封圈、内导向环和防尘圈,所述活塞座(8)和缸体(1)之间依次设置有活塞密封和外导向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锁防护结构的矿用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桂翟会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