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维护激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976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维护激振器,涉及到激振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激振器存在漏油和润滑油在激振器中回油效果较差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激振轴上还设有偏心块,所述偏心块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偏心块上还设有加装块;所述激振轴上还设有甩油片、封盖和端盖,所述甩油片、所述封盖和所述端盖设在所述轴承的外侧,且依次布设,在轴承外侧设置大于轴承外径的甩油片,并通过封盖与外壳之间围合成集油槽,在激振器工作过程中,润滑油经过轴承后,被甩油片甩至集油槽中,通过导油孔回流至外壳中,加快润滑液的循环,增加其对轴承的润滑效果,同时,带走轴承转动时产生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振器,特别涉及一种免维护激振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激振器大多数采用稀油润滑,来代替传统的润滑脂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稀油的润滑效果较好,但容易导致润滑油的泄漏,给稀油润滑的激振器在使用过程中带来诸多问题。

2、中国专利cn212100641u公开了一种防润滑油泄露激振器,现有专利中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润滑油泄漏的问题,但在轴承与甩油叶片之间设置迷宫密封,降低了润滑油通过轴承回流至外壳中的速度,影响回油效率,对轴承的润滑以及润滑油对轴承降温存在一定弊端。

3、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免维护激振器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维护激振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激振器存在漏油和润滑油在激振器中回油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维护激振器,包括外壳、顶盖和激振轴,所述外壳上安装有所述顶盖,所述外壳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所述激振轴,所述激振轴的一端突出所述外壳,且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润滑油;所述激振轴上还设有偏心块,所述偏心块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偏心块上还设有加装块;所述激振轴上还设有甩油片、封盖和端盖,所述甩油片、所述封盖和所述端盖设在所述轴承的外侧,且依次布设,在偏心块底部设置加装块,并调整加装块的结构,使其在随着激振轴转动过程中,将更多的润滑油向轴承处溅射,增加多轴承的润滑效果。

3、优选地,所述封盖与所述轴承的相向端上开设有圆台形凹槽,所述封盖与所述外壳之间围合成集油槽,所述甩油片位于所述集油槽内,所述集油槽通过导油孔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所述导油孔倾斜设置,在轴承外侧设置大于轴承外径的甩油片,并通过封盖与外壳之间围合成集油槽,在激振器工作过程中,润滑油经过轴承后,被甩油片甩至集油槽中,通过导油孔回流至外壳中,加快润滑液的循环,增加其对轴承的润滑效果,同时,带走轴承转动时产生的热量。

4、优选地,所述甩油片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轴承的外径尺寸。

5、优选地,所述甩油片采用片状板材。

6、优选地,所述甩油片包括板部和折部,所述板部为圆板,所述折部为环状,位于所述板部的边缘处,且与所述板部之间形成钝角夹角。

7、优选地,所述外壳中的润滑油液面高于所述加装块的底部,低于所述导油孔的末端,控制添加在外壳中润滑液的液面高度,在不影响其对轴承润滑的前提下,降低激振轴转动时产生的阻力,降低能耗。

8、优选地,所述加装块采用t形块,包括横部和竖部,所述竖部与所述激振轴的旋转方向相对应,且所述横部与所述竖部上均开设有圆角。

9、综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本技术在轴承外侧设置大于轴承外径的甩油片,并通过封盖与外壳之间围合成集油槽,在激振器工作过程中,润滑油经过轴承后,被甩油片甩至集油槽中,通过导油孔回流至外壳中,加快润滑液的循环,增加其对轴承的润滑效果,同时,带走轴承转动时产生的热量。

11、本技术中在偏心块底部设置加装块,并调整加装块的结构,使其在随着激振轴转动过程中,将更多的润滑油向轴承处溅射,增加多轴承的润滑效果。

12、本技术中控制添加在外壳中润滑液的液面高度,在不影响其对轴承润滑的前提下,降低激振轴转动时产生的阻力,降低能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维护激振器,包括外壳(1)、顶盖(2)和激振轴(3),所述外壳(1)上安装有所述顶盖(2),所述外壳(1)内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有所述激振轴(3),所述激振轴(3)的一端突出所述外壳(1),且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轴(3)上还设有偏心块(8),所述偏心块(8)位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偏心块(8)上还设有加装块(9);所述激振轴(3)上还设有甩油片(6)、封盖(7)和端盖(4),所述甩油片(6)、所述封盖(7)和所述端盖(4)设在所述轴承(5)的外侧,且依次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维护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7)与所述轴承(5)的相向端上开设有圆台形凹槽,所述封盖(7)与所述外壳(1)之间围合成集油槽(11),所述甩油片(6)位于所述集油槽(11)内,所述集油槽(11)通过导油孔(10)与所述外壳(1)内部连通,所述导油孔(10)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维护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片(6)的直径尺寸大于所述轴承(5)的外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免维护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片(6)采用片状板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免维护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片(6)包括板部和折部,所述板部为圆板,所述折部为环状,位于所述板部的边缘处,且与所述板部之间形成钝角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维护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中的润滑油液面高于所述加装块(9)的底部,低于所述导油孔(10)的末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维护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装块(9)采用T形块,包括横部和竖部,所述竖部与所述激振轴(3)的旋转方向相对应,且所述横部与所述竖部上均开设有圆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维护激振器,包括外壳(1)、顶盖(2)和激振轴(3),所述外壳(1)上安装有所述顶盖(2),所述外壳(1)内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有所述激振轴(3),所述激振轴(3)的一端突出所述外壳(1),且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轴(3)上还设有偏心块(8),所述偏心块(8)位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偏心块(8)上还设有加装块(9);所述激振轴(3)上还设有甩油片(6)、封盖(7)和端盖(4),所述甩油片(6)、所述封盖(7)和所述端盖(4)设在所述轴承(5)的外侧,且依次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维护激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7)与所述轴承(5)的相向端上开设有圆台形凹槽,所述封盖(7)与所述外壳(1)之间围合成集油槽(11),所述甩油片(6)位于所述集油槽(11)内,所述集油槽(11)通过导油孔(10)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鑫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