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近地表调查的多波激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895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近地表调查的多波激发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横波近地表调查方法中采用的地面激发后由井下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的模式应用于海拉尔盆地后测量效果不好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激发井完钻后,将固定有若干电雷管的微测井电缆线下到井中,由“U”形推靠器推紧;在地面激发井的井口处用常规纵波检波器和若干三分量检波器顺序连接后形成线性排列接收,X分量方向指向井口;由相应地震仪接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解释,其中,所述地震仪对上述测量信号不进行滤波处理。具有操作流程简单、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激发能量稳定、资料品质好以及精度高的特点。还可以实现高密度采集,提高近地表结构刻画精度和准确性,为近地表吸收衰减补偿提供丰富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中。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用于近地表调查的方法为横波近地表调查方法。该方法中横、纵波的 激发主要采用地面激发后由井下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的模式,即在调查地点垂直钻井,井深 根据岩性确定,横波激发源采用钢板结合枕木垂直井壁方向重锤水平敲击的方式获取;纵 波激发源采用在井口附近平放于地面的钢锭重锤垂直夯砸的方式获取,在井中放置三分量 检波器。之后,采用常规小型地震仪接收纵波和横波信号,将采集到的资料记录作常规处 理,拾取准确的纵、横波初至,计算近地表纵、横波速度和厚度,绘制纵、横波近地表结构调 查时距图。这种方法在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三分量地震勘探中进行了试验性应用,但是当应 用于海拉尔盆地进行工作时,却发现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海拉尔盆地近地表沉积岩性 主要为砂或含砾砂,完钻以后,井壁疏松,潜水面以下流沙沉淀快,当仍采用这种常规的横、 纵波激发方式就会发现以下问题①激发和接收能量均较弱;②接近地表的0-2m,噪音大, 初至不清楚;③检波器很难下放到潜水面以下,潜水面一般是纵波高速层顶界面,距横波高 速层还很远;④当检波器支臂拉起时,破坏了一侧井壁,而对应检波器贴壁坍塌,造成接收 能量弱,初至不清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近地表调查的多波 激发方法,该方法采用井中激发后地面三分量接收的方式。具有操作流程简单、施工效率 高、成本低、激发能量稳定、资料品质好以及成果精度高的特点。还可以实现高密度采集,提 高近地表结构刻画精度和准确性,为近地表吸收衰减补偿提供丰富信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用于近地表调查的多波激发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根据第四系沉积厚度确定出激发井的井深,以求在高速层内有四个以上的控制 点;激发井完钻后,将固定有若干电雷管的微测井电缆线下到井中,由“U”形推靠器推紧, 每根电雷管作为一个激发点,由“U”形推靠器确保激发点与井壁紧密耦合;控制每个激发点同时贴靠在井壁上激发,造成非均质性激发环境;在地面激发井的井口处用常规纵波检波器和若干三分量检波器顺序连接后形成 线性排列接收,其中,第一道采用常规纵波检波器接收,其它道采用三分量检波器接收,X分 量方向指向井口;由所述常规纵波检波器和若干三分量检波器产生的测量信号传送给相应地震仪 接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解释,其中,所述地震仪对上述测量信号不进行滤波处理。在上述步骤中,根据第四系沉积厚度确定出激发井的井深范围在20 50m之间, 在所述激发井中0 5m的深度范围内,激发点密度为每间隔0. 5m固定1个;在所述激发井 中5 20m的深度范围内,激发点密度为每间隔Im固定1个;在所述激发井中20m以上深度范围内,激发点密度为每间隔2m固定1个;此外,所述常规纵波检波器的数量为1只,所 述三分量检波器的数量为8只,共9只24道检波器接收,第一道采用常规纵波检波器接收, 其它道采用三分量检波器接收,X分量方向指向井口,各检波器之间的间距依次分别为lm、 2m、4m、6m、8m、10m、12m、14m,16m。,由此能够取得较好的激发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取上述方案后,可以同时获取近地表纵、横波信息, 初至清楚,波组特征明显,信息丰富,能够综合反映一定范围内的近地表结构和地质信息。 之后可以通过近地表解释结果能够准确求取近地表纵波和转换波静校正量。此外该方法还 具有操作流程简单、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激发能量稳定、资料品质好以及成果精度高等特 点。并且利用该方法还可以实现高密度采集,提高近地表结构刻画精度和准确性,为近地表 吸收衰减补偿提供丰富信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方法的施工示意图。图2是对利用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方法形成的数据进行后期数据处理的流程图。图3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方法得到的一个实施例中21712566点道集记录显示 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是一种用于近地表调查中的多波激发方法,其具体步骤为根据第四系沉积厚度确定出激发井的井深,以求在高速层内有四个以上的控制 点;激发井完钻后,将固定有若干电雷管的微测井电缆线下到井中,由“U”形推靠器推紧, 每根电雷管作为一个激发点,由“U”形推靠器确保激发点与井壁紧密耦合;控制每个激发点同时贴靠在井壁上激发,造成非均质性激发环境;在地面激发井的井口处用常规纵波检波器和若干三分量检波器顺序连接后形成 线性排列接收,其排列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道采用常规纵波检波器接收,其它道采用三 分量检波器接收,X分量方向指向井口 ;由所述常规纵波检波器和若干三分量检波器产生的测量信号传送给相应地震仪 接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解释,其中,所述地震仪对上述测量信号不进行滤波处理。其中,为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可以按照以下增加了参数限定的优选方案实施即 根据第四系沉积厚度确定出激发井的井深范围在20 50m之间,在所述激发井中0 5m的 深度范围内,激发点密度为每间隔0. 5m固定1个;在所述激发井中5 20m的深度范围内, 激发点密度为每间隔Im固定1个;在所述激发井中20m以上深度范围内,激发点密度为每 间隔2m固定1个;所述常规纵波检波器的数量为1只,所述三分量检波器的数量为8只,共 9只24道检波器接收,第一道采用常规纵波检波器接收,其它道采用三分量检波器接收,X 分量方向指向井口,各检波器之间的间距依次分别为lm、2m、4m、6m、8m、10m、12m、14m, 16m。在本方法中所述采用“U”形推靠器推紧,就是指一种一次性使用的“U”形弹性卡 子,通过下井推杆推入后即可卡于指定井壁位置,其作用在于仅需要保障激发源贴靠井壁 即可,不要求达到严格的耦合性。下面是应用本方法在2009年夏季海拉尔盆地贝39井区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 工程项目中所进行的一项实验。与常规微测井相类似,激发井深在20 50m,确保在高速 层内有四个以上的控制点。完钻以后,将微测井电缆线下到井中,固定好每个激发点,即采 用电雷管或炸药柱的推靠装置,确保激发点与井壁耦合。在0 5m深度激发点密度为发 /0. 5m, 5 20m深度激发点密度为发/lm,20m以下深度激发点密度为发Am。在井口,如图1所示,采用单边线性观测方式,单侧8只24道三分量检波器顺序连 接接收,三分量检波器分X、Y、Z三个方向,X分量方向指向井口,井检距即井口到检波器的 距离,分别为2m、4m、6m、8m、10m、12m、14m,16m。采用R24、NZ24等地震折射仪,通过电缆线 与检波器相连接接收数据,检波器的输出端为三个输出口,即三个分量输出口,按设计的顺 序分别接到电缆线的输入口。当操作人员向全部起爆点发出爆炸指令以后,开始记录全部 检波器的震动输出信号,地震仪不加任何改造的记录检波器震动电信号,即固定增益记录、 不加峰值切除、不加滤波,为下一步地震资料解释提供数据。此时,采样间隔为0. 25ms,即仪器将输入的模拟电信号传换成可记录的离散数字 信号时的采样点时间间隔;记录长度为512ms。之后,由上位计算机对来自于地震仪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处理过程如下由于激发点位置的介质各向异性,激发后能够同时产生P波和S波,并且被地面的 检波器记录到。在记录上我们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近地表调查的多波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四系沉积厚度确定出激发井的井深,以求在高速层内有四个以上的控制点;激发井完钻后,将固定有若干电雷管的微测井电缆线下到井中,由“U”形推靠器推紧,每根电雷管作为一个激发点,由“U”形推靠器确保激发点与井壁紧密耦合;控制每个激发点同时贴靠在井壁上激发,造成非均质性激发环境;在地面激发井的井口处用常规纵波检波器和若干三分量检波器顺序连接后形成线性排列接收,其中,第一道采用常规纵波检波器接收,其它道采用三分量检波器接收,X分量方向指向井口;由所述常规纵波检波器和若干三分量检波器产生的测量信号传送给相应地震仪接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解释,其中,所述地震仪对上述测量信号不进行滤波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民刘绍新苏德仁孙玉群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管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