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尾座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823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尾座体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右侧的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右侧的固定板并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本技术通过滑杆、电动伸缩杆、调节螺杆、更换装置、旋转电机、气缸、滑动块、调节电机、顶部夹持环和底部夹持环配合使用,具有自动钻孔功能和限位结构的优点,在使用时,可以对待钻孔物体进行限位,使其在钻孔过程中不易发生晃动,避免导致钻孔失败,以及可以自动钻孔,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床,具体为一种车床尾座体结构


技术介绍

1、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车床是金属切削机床中最主要的一种切削机床,在一般的机器制造工厂中以车床为主数量最多,也称之为工作母机,车床运行时会使用到车床尾座。

2、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434966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床尾座,涉及机加工设备
,包括座体,座体中固定有顶尖,所述顶尖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为环形槽,辅助槽的轴线与顶尖的轴线共线,辅助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转动孔,多个转动孔在辅助槽的内壁上呈环形均匀分布,多个转动孔形成的环形的轴线与辅助槽的轴线共线,每个转动孔中均滚动连接有转动珠,辅助槽中嵌设有辅助环板,辅助环板朝向转动珠的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每个转动珠均一半位于转动孔中,另一半位于放置槽中,转动珠位于放置槽中的部分与放置槽的侧壁抵接;在中心孔由于工件与顶尖的摩擦导致尺寸变大时,达到减少顶尖对于工件施加的顶紧效果的下降程度的目的。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不具备自动钻孔功能和限位结构,在使用时,无法对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床尾座体结构,包括底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台(5)和第二支撑台(16),所述第二支撑台(16)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右侧的固定板(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12),所述调节电机(12)的输出端贯穿右侧的固定板(11)并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6),所述调节螺杆(6)的左侧与左侧的固定板(11)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6)外表面的右侧螺纹套设有滑动块(10),所述滑动块(10)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贯穿设置有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固定板(11)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尾座体结构,包括底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台(5)和第二支撑台(16),所述第二支撑台(16)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右侧的固定板(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12),所述调节电机(12)的输出端贯穿右侧的固定板(11)并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6),所述调节螺杆(6)的左侧与左侧的固定板(11)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6)外表面的右侧螺纹套设有滑动块(10),所述滑动块(10)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贯穿设置有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相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固定板(11)相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10)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8),所述旋转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更换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尾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5)的顶部从内至外依次固定连接有滑杆(2)和电动伸缩杆(4),所述滑杆(2)与电动伸缩杆(4)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滑杆(2)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滑动套设和固定套设有顶部夹持环(17)和底部夹持环(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勇杨朝斌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南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