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637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素土基层、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层、透水砂浆找平层以及透水砖层,所述透水砖层包括沿人行道长度延伸方向以及人行道宽度方向依次拼接的多块砖块单元,所述透水砂浆找平层上表面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导水槽,相邻两块所述砖块单元之间的间隙适于与导水槽相连通,所述透水砂浆找平层、透水混凝土层和碎石垫层之间设有导水组件,所述导水组件的进口端与导水槽相连通、出口端与市政排水管路相连通。本申请在原有渗透性排水结构的基础上,有效拓宽了雨水的聚积以及导出路径,有效排出透水砖层与透水砂浆找平层之间的积水,提高了人行道结构的排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1、人行道是指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一般宽度为四米左右,是市民日常行为活动的重要发生场所。

2、现有人行道中,其基础构成一般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设的原素土路基层、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层、透水砂浆找平层以及透水砖层,其中,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层、透水砂浆找平层以及透水砖层构成渗透性排水结构,雨水通过渗透性排水结构和城市道路排水进行排放。

3、由于雨水渗透进入地下时,会对人行道铺设的基层进行破坏,造成砂层储水,砖体松动,且在地下雨水渗透达到饱和时,透水砖层与透水砂浆找平层之间易存在较多积水难以排出,当行人踩踏至透水砖上时,这部分积水会向上溅起,影响行人行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相关技术中人行道结构的排水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包括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素土基层、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层、透水砂浆找平层以及透水砖层,所述透水砖层包括沿人行道长度延伸方向以及人行道宽度方向依次拼接的多块砖块单元,所述透水砂浆找平层上表面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导水槽,相邻两块所述砖块单元之间的间隙适于与导水槽相连通,所述透水砂浆找平层、透水混凝土层和碎石垫层之间设有导水组件,所述导水组件的进口端与导水槽相连通、出口端与市政排水管路相连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申请中的人行道结构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一方面,雨水能够依次经过透水砖层、透水砂浆找平层、透水混凝土层和碎石垫层,并最终渗透进入到位于地下的素土基层内,实现雨水的下渗及排放;另一方面,雨水能够通过透水砖层以及相邻两块砖块单元之间的间隙下渗至透水砖层与透水砂浆找平层之间,并经由透水砖层与透水砂浆找平层之间的导水槽进入导水组件的进口端/直接进入导水组件的进口端,并经由导水组件导流至市政排水管路排出,从而有效排出透水砖层与透水砂浆找平层之间的积水,有效提高人行道结构的排水性能。

5、可选的,所述导水槽包括沿人行道长度延伸方向布设的直线的纵槽以及沿人行道宽度方向布设的直线的横槽,所述纵槽与横槽相交错、并于交错处相连通;

6、所述导水组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布设的集水仓和导水管,所述集水仓上下开口并呈贯通布设,所述集水仓的进料口连通于横槽和纵槽相交错处,所述集水仓的出料口连通于导水管的进口端,所述导水管的出口端与市政排水管路相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槽和纵槽能够于透水砂浆找平层与透水砖层之间形成适于供雨水流通的流道,并与集水仓和导水管配合,有效导出透水砂浆找平层与透水砖层之间的雨水。

8、可选的,所述集水仓的开口大小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扩大了导水组件进口端的开口面积,便于尽可能多地将透水砂浆找平层与透水砖层之间的雨水导出。

10、可选的,所述砖块单元靠近透水砂浆找平层的一侧边缘呈倒角布设,相邻两块所述砖块单元靠近透水砂浆找平层的一侧边缘之间形成有适于供水流穿过的过水间隙,所述过水间隙与导水槽相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多块砖块单元与透水砂浆找平层之间的流道连通,减少砖块单元之间积水的可能性。

12、可选的,所述集水仓和导水管沿人行道长度延伸方向等间隔设有多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人行道结构的排水效率。

14、可选的,所述集水仓上方开口处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对水流中的砂石进行拦截的拦截网。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减少集水仓和导水管中的砂石堵塞,提高导水组件的排水效率。

16、可选的,所述横槽内设有开口朝上的横向导管,所述纵槽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纵向导管,所述横向导管外周壁和纵向导管的外周壁均浇筑固定于透水砂浆找平层内,所述横向导管两端分别与集水仓和纵向导管相连通,所述纵向导管适于连通相邻两个集水仓和横向导管。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减少雨水对透水砂浆找平层的冲刷,并有利于加速雨水快速导出。

18、可选的,所述纵向导管底壁高度由其中部朝向靠近集水仓的一端逐渐降低。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加速雨水由纵向导管导出至集水仓,进一步减少透水砖层与透水砂浆找平层之间的雨水堆积。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通过设置导水槽以及导水组件,能够在原有渗透性排水结构的基础上,拓宽雨水导出路径,使得雨水有效聚集于导水槽处,并经由导水组件更为快速、有效地导流至市政排水管路排出,从而有效排出透水砖层与透水砂浆找平层之间的积水,有效提高人行道结构的排水性能;

22、2.通过横槽、纵槽和过水间隙相配合,有利于在透水砖层与透水砂浆找平层之间形成连通的、与集水仓相连通的导水流道,有效导出透水砂浆找平层与透水砖层之间的雨水,并减少透水砖层与透水砂浆找平层之间的雨水堆积;

23、3.通过设置横向导管和纵向导管,有利于减少雨水对透水砂浆找平层的冲刷,并加速雨水快速从透水砖层与透水砂浆找平层之间导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素土基层(1)、碎石垫层(2)、透水混凝土层(3)、透水砂浆找平层(4)以及透水砖层(5),所述透水砖层(5)包括沿人行道长度延伸方向以及人行道宽度方向依次拼接的多块砖块单元(51),所述透水砂浆找平层(4)上表面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导水槽(41),相邻两块所述砖块单元(51)之间的间隙适于与导水槽(41)相连通,所述透水砂浆找平层(4)、透水混凝土层(3)和碎石垫层(2)之间设有导水组件(6),所述导水组件(6)的进口端与导水槽(41)相连通、出口端与市政排水管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41)包括沿人行道长度延伸方向布设的直线的纵槽(411)以及沿人行道宽度方向布设的直线的横槽(412),所述纵槽(411)与横槽(412)相交错、并于交错处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仓(61)的开口大小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块单元(51)靠近透水砂浆找平层(4)的一侧边缘呈倒角布设,相邻两块所述砖块单元(51)靠近透水砂浆找平层(4)的一侧边缘之间形成有适于供水流穿过的过水间隙,所述过水间隙与导水槽(4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仓(61)和导水管(62)沿人行道长度延伸方向等间隔设有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仓(61)上方开口处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对水流中的砂石进行拦截的拦截网(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槽(412)内设有开口朝上的横向导管(8),所述纵槽(411)内设有开口朝上的纵向导管(9),所述横向导管(8)外周壁和纵向导管(9)的外周壁均浇筑固定于透水砂浆找平层(4)内,所述横向导管(8)两端分别与集水仓(61)和纵向导管(9)相连通,所述纵向导管(9)适于连通相邻两个集水仓(61)和横向导管(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管(9)底壁高度由其中部朝向靠近集水仓(61)的一端逐渐降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素土基层(1)、碎石垫层(2)、透水混凝土层(3)、透水砂浆找平层(4)以及透水砖层(5),所述透水砖层(5)包括沿人行道长度延伸方向以及人行道宽度方向依次拼接的多块砖块单元(51),所述透水砂浆找平层(4)上表面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导水槽(41),相邻两块所述砖块单元(51)之间的间隙适于与导水槽(41)相连通,所述透水砂浆找平层(4)、透水混凝土层(3)和碎石垫层(2)之间设有导水组件(6),所述导水组件(6)的进口端与导水槽(41)相连通、出口端与市政排水管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41)包括沿人行道长度延伸方向布设的直线的纵槽(411)以及沿人行道宽度方向布设的直线的横槽(412),所述纵槽(411)与横槽(412)相交错、并于交错处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仓(61)的开口大小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人行道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块单元(51)靠近透水砂浆找平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峰张亭宇杨柳魏良静孙念冯磊周俊李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武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