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540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0
本技术涉及水冷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包括水冷管筒体和与水冷管筒体左端固定连接的筒体法兰端,水冷管筒体内部开设有总冷却腔,总冷却腔的内部截面呈L型状,总冷却腔内部设置有用于分流作用的分割主体,总冷却腔通过分割主体由外而内分割形成外冷水腔和内冷却腔,外冷水腔和内冷却腔两者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导流作用的外导流条板和内导流条板,外冷水腔上连通设置有进水管道,内冷却腔连通设置有出水管道。本技术通过设置外导流条板和内导流条板,使得换热流体的流动具有方向性,并充分经过外冷水腔和内冷却腔内部所有位置,减少换热流体换热过程中的换热死角,提高该设备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冷管,尤其涉及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


技术介绍

1、经本人检索申请号202021495940.x公开了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由外而内平行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连接有进水口,所述的出水管连接有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位于筒体法兰端的同一竖直方向,且进水口位于出水口下方,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l型隔板分流,且在筒体底端相互贯通。

2、该对比文件中的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使用l型隔板对进水管和出水管进行分流,从而减少水冷换热过程中的换热死角,但是在这样使用的过程中,换热流体的运动路线是:先通过进水口进入进水管的底端,再通过筒体底端进入出水管的内部,最后通过出水口排出,即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两者的底端处的换热流体流动性较强,换热效果较好,而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两者的顶端处的换热流体流动性较差,换热效果较差,使得该设备整体的换热效果不均匀,容易出现管道开裂等情况的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包括水冷管筒体和与水冷管筒体左端固定连接的筒体法兰端,水冷管筒体内部开设有总冷却腔,总冷却腔的内部截面呈l型状,总冷却腔内部设置有用于分流作用的分割主体,分割主体由分割筒和分割圆环构成,总冷却腔通过分割主体由外而内分割形成外冷水腔和内冷却腔,外冷水腔和内冷却腔的右端呈连通状态设置,外冷水腔和内冷却腔两者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导流作用的外导流条板和内导流条板,外冷水腔上连通设置有进水管道,内冷却腔连通设置有出水管道。

3、进一步,所述总冷却腔的左端呈圆筒状,总冷却腔的右端呈圆环状。

4、进一步,所述外冷水腔和内冷却腔呈平行状态设置。

5、进一步,所述分割主体呈水平状态设置在总冷却腔内侧中部位置,分割主体的左端与总冷却腔的左侧内壁面固定连接,分割圆环呈垂直状态设置在总冷却腔内部右侧边缘位置处,分割主体的右端与分割圆环的外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6、进一步,所述外导流条板呈螺旋形状绕设在外冷水腔内部,外导流条板外侧的一端与总冷却腔内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外导流条板内侧的一端与分割筒的外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7、进一步,所述内导流条板呈螺旋形状绕设在内冷却腔内部,内导流条板外侧的一端与分割筒的内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内导流条板内侧的一端与总冷却腔内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8、进一步,所述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远离总冷却腔的一端均开设有用于连接作用的内螺纹。

9、进一步,所述进水管道与外冷水腔的左端底侧位置连通设置。

10、进一步,所述出水管道与内冷却腔的左端顶侧位置连通设置。

11、有益效果

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通过设置外导流条板和内导流条板,使用时,外导流条板和内导流条板分别与外冷水腔和内冷却腔形成两个螺旋形状的冷却通道,当换热流体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外冷水腔内部时,换热流体通过外侧的冷却通道进入总冷却腔的最右端后进入内冷却腔内部,再通过内侧的冷却通道进入内冷却腔的最左端后通过出水管道排出,使得换热流体的流动具有方向性,并充分经过外冷水腔和内冷却腔内部所有位置,减少换热流体换热过程中的换热死角,提高该设备的换热效果,提高该设备的实用性。

14、2、该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通过设置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远离总冷却腔的一端通过开设内螺纹,进而便于对该设备进行管道连接和拆卸操作,提高该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包括水冷管筒体(10)和与水冷管筒体(10)左端固定连接的筒体法兰端(2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筒体(10)内部开设有总冷却腔(11),总冷却腔(11)的内部截面呈L型状,总冷却腔(11)内部设置有用于分流作用的分割主体(13),分割主体(13)由分割筒(14)和分割圆环(15)构成,总冷却腔(11)通过分割主体(13)由外而内分割形成外冷水腔(16)和内冷却腔(17),外冷水腔(16)和内冷却腔(17)的右端呈连通状态设置,外冷水腔(16)和内冷却腔(17)两者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导流作用的外导流条板(18)和内导流条板(19),外冷水腔(16)上连通设置有进水管道(20),内冷却腔(17)连通设置有出水管道(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冷却腔(11)的左端呈圆筒状,总冷却腔(11)的右端呈圆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水腔(16)和内冷却腔(17)呈平行状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主体(13)呈水平状态设置在总冷却腔(11)内侧中部位置,分割主体(13)的左端与总冷却腔(11)的左侧内壁面固定连接,分割圆环(15)呈垂直状态设置在总冷却腔(11)内部右侧边缘位置处,分割主体(13)的右端与分割圆环(15)的外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流条板(18)呈螺旋形状绕设在外冷水腔(16)内部,外导流条板(18)外侧的一端与总冷却腔(11)内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外导流条板(18)内侧的一端与分割筒(14)的外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条板(19)呈螺旋形状绕设在内冷却腔(17)内部,内导流条板(19)外侧的一端与分割筒(14)的内侧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内导流条板(19)内侧的一端与总冷却腔(11)内壁面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20)和出水管道(21)远离总冷却腔(11)的一端均开设有用于连接作用的内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20)与外冷水腔(16)的左端底侧位置连通设置,出水管道(21)与内冷却腔(17)的左端顶侧位置连通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包括水冷管筒体(10)和与水冷管筒体(10)左端固定连接的筒体法兰端(2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筒体(10)内部开设有总冷却腔(11),总冷却腔(11)的内部截面呈l型状,总冷却腔(11)内部设置有用于分流作用的分割主体(13),分割主体(13)由分割筒(14)和分割圆环(15)构成,总冷却腔(11)通过分割主体(13)由外而内分割形成外冷水腔(16)和内冷却腔(17),外冷水腔(16)和内冷却腔(17)的右端呈连通状态设置,外冷水腔(16)和内冷却腔(17)两者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导流作用的外导流条板(18)和内导流条板(19),外冷水腔(16)上连通设置有进水管道(20),内冷却腔(17)连通设置有出水管道(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冷却腔(11)的左端呈圆筒状,总冷却腔(11)的右端呈圆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水腔(16)和内冷却腔(17)呈平行状态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火炉套筒式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主体(13)呈水平状态设置在总冷却腔(11)内侧中部位置,分割主体(13)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许晶晶何宇黎源陆富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盈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