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53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0
本技术涉及干燥釜,尤其为一种干燥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动伸缩杆,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顶框,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位于固定顶框的内部,所述固定顶框的内部插合连接有下釜体,所述下釜体的顶部设置有上釜体,所述下釜体的外部贴合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固定顶框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伸缩杆,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通过设置的固定顶框能够对下釜体进行支撑,由第二气动伸缩杆和支撑板对下釜体进行辅助支撑,实现下釜体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启动第一气动伸缩杆即可实现对下釜体的抬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干燥釜,具体为一种干燥釜。


技术介绍

1、干燥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食品等领域,它通过加热和排除湿气的方式,将物质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目前的干燥釜内部烘干的过程中常伴随搅拌的过程确保其均匀烘干,但其搅拌过程存在一定的晃动,机器过度的晃动容易对机器运作造成损伤。

2、因此需要一种干燥釜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燥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干燥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动伸缩杆,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顶框,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位于固定顶框的内部,所述固定顶框的内部插合连接有下釜体,所述下釜体的顶部设置有上釜体,所述下釜体的外部贴合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固定顶框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伸缩杆,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的两端通过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分别与固定顶框和支撑板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固定顶框能够对下釜体进行支撑,由第二气动伸缩杆和支撑板对下釜体进行辅助支撑,实现下釜体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启动第一气动伸缩杆即可实现对下釜体的抬升。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内部等距分布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下釜体的外壁贴合,所述固定顶框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槽口。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下釜体的外壁贴合。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下釜体的外部包括加固层,所述下釜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环板,所述加热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丝,所述导热丝与下釜体的内部空间接触,通过设置的导热丝能够实现对加热环板的温度进行均匀分布,通过设置的加固层能够实现对釜体外部的加固。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上釜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料口,所述下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口。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上釜体和下釜体之间设置有第三铰链,所述上釜体和下釜体通过第三铰链转动连接。

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上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热环,所述下釜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环,所述防护环适应套设于上釜体的底部,通过设置的隔热环能够实现对下釜体的封闭,由防护环进行防护避免泄漏。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固定顶框能够对下釜体进行支撑,由第二气动伸缩杆和支撑板对下釜体进行辅助支撑,实现下釜体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启动第一气动伸缩杆即可实现对下釜体的抬升。

12、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导热丝能够实现对加热环板的温度进行均匀分布,通过设置的加固层能够实现对釜体外部的加,通过设置的隔热环能够实现对下釜体的封闭,由防护环进行防护避免泄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燥釜,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动伸缩杆(3),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顶框(2),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3)位于固定顶框(2)的内部,所述固定顶框(2)的内部插合连接有下釜体(11),所述下釜体(11)的顶部设置有上釜体(10),所述下釜体(11)的外部贴合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和固定顶框(2)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伸缩杆(5),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链(4)和第二铰链(6),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5)的两端通过第一铰链(4)和第二铰链(6)分别与固定顶框(2)和支撑板(7)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9),所述隔热板(9)的内部等距分布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与下釜体(11)的外壁贴合,所述固定顶框(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槽口(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9),所述隔热板(9)与下釜体(11)的外壁贴合。

<p>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釜体(11)的外部包括加固层(13),所述下釜体(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环板(14),所述加热环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丝(15),所述导热丝(15)与下釜体(11)的内部空间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釜体(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料口(20),所述下釜体(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口(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釜体(10)和下釜体(11)之间设置有第三铰链(18),所述上釜体(10)和下釜体(11)通过第三铰链(18)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釜体(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热环(16),所述下釜体(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环(17),所述防护环(17)适应套设于上釜体(10)的底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釜,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动伸缩杆(3),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顶框(2),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3)位于固定顶框(2)的内部,所述固定顶框(2)的内部插合连接有下釜体(11),所述下釜体(11)的顶部设置有上釜体(10),所述下釜体(11)的外部贴合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和固定顶框(2)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伸缩杆(5),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链(4)和第二铰链(6),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5)的两端通过第一铰链(4)和第二铰链(6)分别与固定顶框(2)和支撑板(7)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板(9),所述隔热板(9)的内部等距分布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与下釜体(11)的外壁贴合,所述固定顶框(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槽口(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陈春财徐雄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