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074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05
本申请涉及一种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其包括安装架、第一压线机构和驱动组件,安装架设置于编织机本体上,第一压线机构设置于安装架上,且第一压线机构设置于固定环远离编织机本体的一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压线机构;第一压线机构第一固定架和若干个第一压辊;第一固定架设置于安装架上;沿竖向方向,若干个第一压辊间隔设置于第一固定架上,且第一压辊与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相邻第一压辊间设有用织带穿设的间隙;驱动组件与第一压辊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压辊转动。本申请通过编织机本体上方设置第一压线机构,利用第一压线机构将圆筒状织带压制成扁平状织带,从而减少工作人员后续的压制步骤,提高扁平状织带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织带编织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


技术介绍

1、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编织而成的长条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编织机是将纱线编织成织带的机械。

2、在现有技术中,编织机一般包括工作台、轨道和若干个锭子组件;轨道呈圆周设置于工作台上,锭子组件绕着轨道做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呈s形轨迹运行。锭子组件用于安装绕线筒,若干根纱线一般交汇于一点上;当若干组锭子组件带动绕线筒上的纱线移动,若干根纱线交织、缠绕、编织成织带。

3、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编织机经上述装置编织成的织带为圆筒状织带。但部分的织带还需要进行压制,从而制作出扁平状的织带(例如用于扁平状鞋带的生产)。工作人员还需要花费时间对生产后的织带进行压制,从而影响扁平状织带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扁平状织带的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包括编织机本体,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架设于所述编织机本体上方,若干股纱线穿设于所述固定环,并于固定环处编织成织带;

4、还包括安装架、第一压线机构和驱动组件,安装架设置于编织机本体上,所述第一压线机构设置于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一压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编织机本体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压线机构;所述第一压线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和若干个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于安装架上;沿竖向方向,若干个所述第一压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压辊间设有用织带穿设的间隙;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压辊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辊转动。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完成的鞋带依次穿设于相邻第一压辊间的间隙。驱动组件驱动若干第一压辊转动,从而对织带进行压制、定型。即通过编织机本体上方设置第一压线机构,利用第一压线机构将圆筒状织带压制成扁平状织带,从而减少工作人员后续的压制步骤,提高扁平状织带的生产效率。

6、可选的,沿着远离所述编织机的方向,相邻所述第一压辊间的间隙递减。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第一压辊递减的间隙,使得第一压线机构逐步对织带的挤压作用力递增。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压线机构对织带塑性能力,减少织带压制后回弹的形变量,有利于织带保持扁平状。

8、可选的,相邻所述第一压辊间通过齿轮传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第一压辊通过齿轮实现同步转动,从而减少相邻第一压辊转动不同步,对织带造成的损失。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压辊外周面还套设有柔性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件为织带的压制变形提供了变形空间;从而减少织带初压制时,因受到较大的挤压作用力而发生损伤的情况发生。

12、可选的,沿着所述第一压辊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压辊表面设有凸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压辊表面设置凸纹,使得织带能顺利通过相邻第一压辊之间的间隙;减少织带在间隙附近堆叠的情况发生。

14、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压线机构,所述第二压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压线机构的投影面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编织机本体外侧;所述第二压线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和若干个第二压辊,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二压辊间设有供所述织带穿设的间隙;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辊转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带穿设于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压辊对织带进行二次压制,以进一步提高织带的塑性效果。投影面上,第二压线机构设置于工作台外侧,从而将压制、塑性完成的织带引导至工作台外侧的收集框中收集。

16、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传动杆、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驱动件驱动传动杆转动;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一压线机构相连接,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第二链条与所述第二压线机构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杆来同步驱动第一压线机构和第二压线机构,以减少压线机构对织带的牵拉,减少织带损伤。

18、可选的,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设置安装架上,且所述引导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线机构靠近所述编织机本体一侧;所述引导件的投影面设置于所述编织机本体外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件用于将压制完成后的织带引导至工作台外的收集框;从而减少塑性完成后的织带对编织机本体的影响,以及便于工作人员收集压制、塑性后的织带。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通过编织机本体上方设置第一压线机构,利用第一压线机构将圆筒状织带压制成扁平状织带,从而减少工作人员后续的压制步骤,提高扁平状织带的生产效率;

22、2.相邻第一压辊递减的间隙,使得第一压线机构逐步对织带的挤压作用力递增,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压线机构对织带塑性能力,减少织带压制后回弹的形变量,有利于织带保持扁平状;

23、3.通过传动杆来同步驱动第一压线机构和第二压线机构,以减少压线机构对织带的牵拉,减少织带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包括编织机本体(1),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架设于所述编织机本体(1)上方;若干股纱线(14)穿设于所述固定环(2),并于固定环(2)处编织成织带(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3)、第一压线机构(4)和驱动组件(6),所述安装架(3)设置于编织机本体(1)上,所述第一压线机构(4)设置于安装架(3)上,且所述第一压线机构(4)设置于所述固定环(2)远离所述编织机本体(1)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第一压线机构(4);所述第一压线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架(41)和若干个第一压辊(42);所述第一固定架(41)设置于安装架(3)上;沿竖向方向,若干个所述第一压辊(4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41)上,且所述第一压辊(42)与所述第一固定架(41)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压辊(42)间设有用织带(7)穿设的间隙;所述驱动组件(6)与所述第一压辊(42)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辊(4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远离所述编织机本体(1)的方向,相邻所述第一压辊(42)间的间隙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压辊(42)间通过齿轮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42)外周面还套设有柔性件(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压辊(42)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压辊(42)表面设有凸纹(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线机构(5),所述第二压线机构(5)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上,所述第二压线机构(5)的投影面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编织机本体(1)外侧;所述第二压线机构(5)包括第二固定架(51)和若干个第二压辊(52),所述第二压辊(52)与所述第二固定架(51)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二压辊(52)间设有供所述织带(7)穿设的间隙;所述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辊(5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件(61)、传动杆(62)、第一链条(10)和第二链条(11);所述驱动件(61)驱动传动杆(62)转动;所述传动杆(62)通过所述第一链条(10)与所述第一压线机构(4)相连接,所述传动杆(62)通过所述第二链条(11)与所述第二压线机构(5)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件(12),所述引导件(12)设置安装架(3)上,且所述引导件(12)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线机构(5)靠近所述编织机本体(1)一侧;所述引导件(12)的投影面设置于所述编织机本体(1)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包括编织机本体(1),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架设于所述编织机本体(1)上方;若干股纱线(14)穿设于所述固定环(2),并于固定环(2)处编织成织带(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架(3)、第一压线机构(4)和驱动组件(6),所述安装架(3)设置于编织机本体(1)上,所述第一压线机构(4)设置于安装架(3)上,且所述第一压线机构(4)设置于所述固定环(2)远离所述编织机本体(1)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第一压线机构(4);所述第一压线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架(41)和若干个第一压辊(42);所述第一固定架(41)设置于安装架(3)上;沿竖向方向,若干个所述第一压辊(4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41)上,且所述第一压辊(42)与所述第一固定架(41)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压辊(42)间设有用织带(7)穿设的间隙;所述驱动组件(6)与所述第一压辊(42)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辊(4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远离所述编织机本体(1)的方向,相邻所述第一压辊(42)间的间隙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压辊(42)间通过齿轮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编织机的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42)外周面还套设有柔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桂生陈洁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经纬织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