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织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423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9
本申请涉及一种一体式织带机,其包括织带机本体、固定环、安装架;安装架设置于织带机本体,固定环设置于安装架上,织带机本体上的纱线于固定环处编织成织带;还包括塑形机构,塑形机构设置于安装架上;织带依次经固定环和塑形机构;塑形机构包括固定座、至少两个张紧辊,固定座与安装架固定连接,张紧辊与固定座转动连接,且张紧辊的中心轴线相平行设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张紧辊转动;张紧辊间隔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织带,且相邻张紧辊的容纳槽相互错开;织带依次绕设于相邻张紧辊的容纳槽。本申请通过设置两个相平行的张紧辊对织带进行塑形操作,提高了织带直径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织带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织带机


技术介绍

1、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编织而成的长条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机是将纱线编织成织带的机械。

2、在现有技术中,织带机一般包括工作台、轨道和若干个锭子组件;轨道呈圆周设置于工作台上,锭子组件绕着轨道做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呈s形轨迹运行。锭子组件用于安装绕线筒,若干根纱线一般交汇于一点上;当若干个锭子组件带动绕线筒上的纱线移动,若干根纱线交织、缠绕、编织成圆筒状织带。

3、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锭子组件不规则移动、以及纱线张力变化的影响;使得编织完成的圆筒状织带的直径存在区别,从而影响出厂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织带直径的均匀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式织带机。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一体式织带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一体式织带机,包括织带机本体、固定环、安装架、收卷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织带机本体,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织带机本体上的纱线于所述固定环处编织成织带;所述收卷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收卷机构以收集所述织带;

4、还包括塑形机构,所述塑形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塑形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织带机本体的一侧;所述织带依次经所述固定环、所述塑形机构和所述收卷机构;所述塑形机构包括固定座、至少两个张紧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辊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所述张紧辊的中心轴线相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张紧辊转动;所述张紧辊间隔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织带,且相邻所述张紧辊的所述容纳槽相互错开;所述织带依次绕设于相邻所述张紧辊的容纳槽。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辊上的容纳槽对织带进行限位,从容使得织带多次与张紧辊发生缠绕。从而利用两个张紧辊对织带的摩擦力作用和张紧力作用,使得织带直径不均匀部分发生局部移动,从而使得织带的直径趋向于一致。即通过设置两个相平行的张紧辊对织带进行塑形操作,提高了织带直径的均匀性。

6、可选的,所述张紧辊设有两个,相邻所述张紧辊间通过齿轮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同步转动张紧辊,使得绕设于两个张紧辊上的织带始终保持紧绷状态;有利于塑形机构对织带的张拉,塑形,提高织带直径的均匀性。

8、可选的,相邻所述张紧辊的齿轮相错开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下两个张紧辊的容纳槽也相错开设置,减少绕设织带之间的相互影响。

10、可选的,沿着所述织带的移动方向,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到所述张紧辊中心轴线的距离递减。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张紧辊对织带的张拉力递增,进一步提高织带直径的均匀性。

12、可选的,所述塑形机构还包括引导辊,所述引导辊设置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引导辊设置于所述张紧辊与所述固定管间;所述引导辊设置于所述张紧辊与所述固定环连线的侧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辊来改变织带的移动方向,从而提高织带的张紧度。使得织带进入塑形机构中塑形,塑形机构对织带有更好的塑形效果。

14、可选的,所述引导辊开设有容纳所述织带的限位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槽限制织带在引导辊表面上的滑动,有利于维持织带的张紧状态。

16、可选的,所述引导辊上还包括柔性件,所述柔性件贴合所述限位槽的槽侧壁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件可减少织带与限位槽的槽侧壁之间的磨损。

18、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传动杆、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杆转动,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第一链条驱动所述张紧辊转动,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第二链条驱动所述收卷机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杆来同步驱动塑形机构和收卷机构,使得织带能平稳的移动;从而减少收卷机构与塑形机构拉扯织带的情况发生。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紧辊上的容纳槽对织带进行限位,从容使得织带多次与张紧辊发生缠绕;从而利用两个张紧辊对织带的摩擦力作用和张紧力作用,使得织带直径不均匀部分发生移动,从而使得织带的直径趋向于一致 ;

22、2.通过容纳槽的槽底到张紧辊中心轴线的距离递减的设置,使得张紧辊对织带的张拉力递增,以提高张紧辊织带的张紧力,进一步提高织带直径的均匀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织带机,包括织带机本体(1)、固定环(2)、安装架(3)、收卷机构(4)和驱动机构(5);所述安装架(3)设置于所述织带机本体(1),所述固定环(2)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上,所述织带机本体(1)上的纱线(8)于所述固定环(2)处编织成织带(9);所述收卷机构(4)设于所述安装架(3)上,所述驱动机构(5)驱动收卷机构(4)以收集所述织带(9);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形机构(6),所述塑形机构(6)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上,且所述塑形机构(6)设置于所述固定环(2)远离所述织带机本体(1)的一侧;所述织带(9)依次经所述固定环(2)、所述塑形机构(6)和所述收卷机构(4);所述塑形机构(6)包括固定座(61)、至少两个张紧辊(62),所述固定座(61)与所述安装架(3)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辊(62)与所述固定座(61)转动连接,且所述张紧辊(62)的中心轴线相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张紧辊(62)转动;所述张紧辊(62)间隔开设有容纳槽(10),所述容纳槽(10)用于容纳所述织带(9),且相邻所述张紧辊(62)的所述容纳槽(10)相互错开;所述织带(9)依次绕设于相邻所述张紧辊(62)的容纳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织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辊(62)设有两个,相邻所述张紧辊(62)间通过齿轮(11)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织带机,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张紧辊(62)的齿轮(11)相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织带机,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织带(9)的移动方向,所述容纳槽(10)的槽底到所述张紧辊(62)中心轴线的距离递减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织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机构(6)还包括引导辊(12),所述引导辊(12)设置所述固定座(61)上,且所述引导辊(12)设置于所述张紧辊(62)与所述固定环(2)间;所述引导辊(12)设置于所述张紧辊(62)与所述固定环(2)连线的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织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辊(12)开设有容纳所述织带(9)的限位槽(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织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辊(12)上还包括柔性件(16),所述柔性件(16)贴合所述限位槽(15)的槽侧壁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织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51)、传动杆(52)、第一链条(13)和第二链条(14);所述驱动件(51)驱动所述传动杆(52)转动,所述传动杆(52)通过所述第一链条(13)驱动所述张紧辊(62)转动,所述传动杆(52)通过所述第二链条(14)驱动所述收卷机构(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织带机,包括织带机本体(1)、固定环(2)、安装架(3)、收卷机构(4)和驱动机构(5);所述安装架(3)设置于所述织带机本体(1),所述固定环(2)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上,所述织带机本体(1)上的纱线(8)于所述固定环(2)处编织成织带(9);所述收卷机构(4)设于所述安装架(3)上,所述驱动机构(5)驱动收卷机构(4)以收集所述织带(9);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形机构(6),所述塑形机构(6)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上,且所述塑形机构(6)设置于所述固定环(2)远离所述织带机本体(1)的一侧;所述织带(9)依次经所述固定环(2)、所述塑形机构(6)和所述收卷机构(4);所述塑形机构(6)包括固定座(61)、至少两个张紧辊(62),所述固定座(61)与所述安装架(3)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辊(62)与所述固定座(61)转动连接,且所述张紧辊(62)的中心轴线相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张紧辊(62)转动;所述张紧辊(62)间隔开设有容纳槽(10),所述容纳槽(10)用于容纳所述织带(9),且相邻所述张紧辊(62)的所述容纳槽(10)相互错开;所述织带(9)依次绕设于相邻所述张紧辊(62)的容纳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织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辊(62)设有两个,相邻所述张紧辊(62)间通过齿轮(1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泉周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经纬织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