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五连杆悬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_技高网

五连杆悬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788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及车辆,涉及多连杆悬架技术领域;其中,五连杆悬架系统主要包括副车架、转向节、悬架结构、空气弹簧以及滑柱总成。其中转向节包括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向内侧伸出;悬架结构的第一上控制臂一端与所述纵梁的前侧铰接,所述第二上控制臂一端与所述纵梁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下控制臂的一端与所述伸出部铰接;所述空气弹簧靠近所述纵梁的后侧,所述滑柱总成靠近悬挂主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五连杆悬架系统,通过将第一上控制臂的内侧与第二上控制臂的内侧分别连接在纵梁的前侧与中部,让五连杆悬架的空间布局更加紧凑,并且滑柱总成更加贴近悬架主销,减小了悬架系统的整体宽度,相应也可以减小车辆的整体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架领域,特别涉及五连杆悬架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1、五连杆后悬架系统是高端中大型乘用车常见的后悬架形式,如图8所示,在现有的五连杆后悬架系统中,因悬架系统的弹减一体式滑柱在整车横向占用较大空间,为在有限的车宽下实现更大的行李厢宽度,后悬架也有采用弹减分离的后滑柱形式。近年来随着悬架新装备如空气弹簧、后轮转向等逐渐普及,都给弹减分离式五连杆后悬架的布置带来了困难、造成整车宽度的不断增加,即车辆重量、成本、售价也不断上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其通过优化连杆的硬点布置以及结构设计,能够充分的利用空间,从而缩短连杆的长度,有利于降低车宽。

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五连杆悬架系统的车辆。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主要包括副车架、转向节、悬架结构、空气弹簧以及滑柱总成。其中副车架包括两根横梁与两根纵梁,两根横梁与两根纵梁之间围成电机安装空间;其中转向节包括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向内侧伸出;悬架结构,包括第一上控制臂、第二上控制臂、第一下控制臂、第二下控制臂以及前束控制臂;所述第一上控制臂一端与所述纵梁的前侧铰接,另外一端与所述转向节铰接;所述第二上控制臂一端与所述纵梁的中部铰接,另外一端与所述转向节铰接;所述第一下控制臂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铰接,另外一端与所述伸出部铰接;其中空气弹簧其下端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连接,且所述空气弹簧靠近所述纵梁的后侧;其中滑柱总成其下端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连接,且所述滑柱总成靠近悬挂主销。

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五连杆悬架系统,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上控制臂的内侧与第二上控制臂的内侧分别连接在纵梁的前侧与中部,从而腾出副车架的后侧空间,使得空气弹簧能够安放在纵梁的后侧上,让五连杆悬架的空间布局更加紧凑,并且通过设计五连杆的长度配合,使得滑柱总成更加贴近悬架主销,从而使得滑柱总成的轮胎包络更小,明显减小了悬架系统的整体宽度,相应也可以减小装配后的车辆的整体宽度;同时在转向节上设置一个明显向内突出的伸出部,该伸出部用于与第一下控制臂铰接,从而可以缩短第一下控制臂的长度,相应的可以缩短前束控制臂的长度,同样可以起到减小整体宽度的效果。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控制臂的外侧设有凸起部,所述滑柱总成与所述凸起部铰接。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控制臂的中间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中设有凹陷面,所述凹陷面低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的基准面,所述空气弹簧的下端抵接在所述凹陷面上。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束控制臂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靠近所述空气弹簧。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包括直身部、弯折部以及端部,所述直身部连接在所述两根纵梁的后侧,所述端部位于所述转向节的内侧。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节包括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端部连接、下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转向节连接。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的后侧设有安装座,还包括转向机,所述转向机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转向机与所述前束控制臂驱动连接。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向后倾斜,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基准线,所述安装基准线与竖直垂线的夹角为α,15°<α<25°。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的后侧设有向外弯曲的转弯部,所述空气弹簧靠近所述纵梁的转弯部。

1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具体地,车辆可以为私家车,例如轿车、suv、mpv或皮卡等。车辆也可以为运营车,例如面包车、公交车、小型货车或大型拖挂车等。车辆可以为油车也可以为新能源车。当车辆为新能源车时,其可以为混动车,也可以为纯电车。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用于悬架系统的整体宽度更小,所以在同样内部空间的情况下, 车身的宽度可以更小,从而使得车辆的重量、成本都可以降低。

1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330)的外侧设有凸起部(331),所述滑柱总成(500)与所述凸起部(33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330)的中间设有安装台(332),所述安装台(332)中设有凹陷面,所述凹陷面低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330)的基准面,所述空气弹簧(400)的下端抵接在所述凹陷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束控制臂(350)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靠近所述空气弹簧(4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杆(600),所述稳定杆(600)包括直身部(610)、弯折部(620)以及端部(630),所述直身部(610)连接在所述两根纵梁(120)的后侧,所述端部(630)位于所述转向节(200)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200)包括连接耳(220),所述连接耳(220)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还包括连接杆(700),所述连接杆(700)的上端与所述端部(630)连接、下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转向节(2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100)的后侧设有安装座(140),还包括转向机(800),所述转向机(800)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40)上,所述转向机(800)与所述前束控制臂(350)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40)向后倾斜,所述安装座(140)包括安装基准线,所述安装基准线与竖直垂线的夹角为α,15°<α<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20)的后侧设有向外弯曲的转弯部(121),所述空气弹簧(400)靠近所述纵梁(120)的转弯部(121)。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330)的外侧设有凸起部(331),所述滑柱总成(500)与所述凸起部(33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330)的中间设有安装台(332),所述安装台(332)中设有凹陷面,所述凹陷面低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330)的基准面,所述空气弹簧(400)的下端抵接在所述凹陷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束控制臂(350)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靠近所述空气弹簧(4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杆(600),所述稳定杆(600)包括直身部(610)、弯折部(620)以及端部(630),所述直身部(610)连接在所述两根纵梁(120)的后侧,所述端部(630)位于所述转向节(200)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杰王英南王念强陈磊邓石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