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供能规划方法和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供能规划方法和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762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能规划方法和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其能够基于场地和环境条件形成有效的组合方案,有效地降低场地需求,避免过度设计,实现供需平衡。该供能规划方法,包括步骤:将用电设备的总功耗作为第一约束条件;将发电装置、储能装置以及场地尺寸作为第二约束条件;基于用电时段和功耗波动范围,建立鲁棒模型;以及求解该鲁棒模型,以设计出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能耗,特别是涉及一种供能规划方法和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


技术介绍

1、零能耗(即绿色用能)是诸如临时路灯、鱼塘水泵或通风排气扇等未来公共设施设备或临时科考营地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不便介入电网,故自给式的供能是实现总体零能耗的重要方式。然而,现有的零能耗系统的自供能水平与总体经济性之间往往存在矛盾,没有好的供能规划将会使得零能耗系统本身成为产碳大户。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零能耗系统可能本身会成为产碳大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能规划方法和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

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能规划方法,包括步骤:

3、将用电设备的总功耗作为第一约束条件;

4、将发电装置、储能装置以及场地尺寸作为第二约束条件;

5、基于用电时段和功耗波动范围,建立鲁棒模型;以及

6、求解该鲁棒模型,以设计出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

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用电设备的总功耗作为第一约束条件的步骤,包括步骤:

8、罗列该用电设备在一般工况下的日能耗及最大功率,以性成基本需求约束;

9、对该用电设备的工作时间分布进行描述,获得日常能耗和极限用电需求;以及

10、基于总用电量和总发电量,建立供需平衡方程作为该第一约束条件。

11、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发电装置、储能装置以及场地尺寸作为第二约束条件的步骤,包括步骤:

12、基于总用电需求,并考虑最大峰值用电量的工作时长,形成在储发联用模式下储能介质容量与储备电池容量总和的最小约束;

13、基于在非峰值工况时间段的总电耗,形成储能介质容量或储备电池容量的最小约束;以及

14、基于可用建设场地的尺寸,选择该发电装置的组合及型号,以确定最小的用地面积作为该第二约束条件。

1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用电时段和功耗波动范围,建立鲁棒模型的步骤,包括步骤:

16、基于该用电设备的用电分布特征,将供电匹配模式分为现发现用、储发联用以及储备供能三种,以确定储能方式;和

17、基于组合用能日时间分布曲线,结合用能需求建立该鲁棒模型。

18、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求解该鲁棒模型,以设计出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的步骤,包括步骤:

19、求解该鲁棒模型,以获得储电容器质量;和

20、基于该储电容器质量和该发电装置的组合及型号,设计出该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

21、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发电装置由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板组合而成。

2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装置由蓄电池和电-氢-电储电系统组合而成。

23、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所述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通过上述任一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设计而成。

2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包括发电装置、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所述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储能装置可通电地连接于所述风力发电机和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用于储存经由所述风力发电机发出的风电和经由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发出的光电;所述用电设备可通电地连接于所述储能装置,用于使用储存在所述储能装置中的电能。

2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装置包括同时与所述风力发电机和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电连接的风光互补控制器、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电连接的蓄电池、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电连接的电解制氢设备、与所述电解制氢设备连通的储氢设备、与所述储氢设备连通的氢燃料电池以及同时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氢燃料电池电连接的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电连接于所述用电设备。

26、综上,本申请的供能规划方法能够基于场地和环境条件形成有效的组合方案,即设计出零碳排放的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有效地降低场地需求,避免过度设计,实现供需平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用电设备的总功耗作为第一约束条件的步骤,包括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发电装置、储能装置以及场地尺寸作为第二约束条件的步骤,包括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电时段和功耗波动范围,建立鲁棒模型的步骤,包括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求解该鲁棒模型,以设计出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的步骤,包括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电装置由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板组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由蓄电池和电-氢-电储电系统组合而成。

8.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设计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包括发电装置、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所述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储能装置可通电地连接于所述风力发电机和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用于储存经由所述风力发电机发出的风电和经由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发出的光电;所述用电设备可通电地连接于所述储能装置,用于使用储存在所述储能装置中的电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包括同时与所述风力发电机和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电连接的风光互补控制器、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电连接的蓄电池、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电连接的电解制氢设备、与所述电解制氢设备连通的储氢设备、与所述储氢设备连通的氢燃料电池以及同时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氢燃料电池电连接的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电连接于所述用电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用电设备的总功耗作为第一约束条件的步骤,包括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发电装置、储能装置以及场地尺寸作为第二约束条件的步骤,包括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电时段和功耗波动范围,建立鲁棒模型的步骤,包括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求解该鲁棒模型,以设计出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的步骤,包括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电装置由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板组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供能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由蓄电池和电-氢-电储电系统组合而成。

8.基于储发联供的零能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华钱天磊李碧马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