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7570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长边诱螺沟和中间微型诱螺沟的外围布置地笼网,地笼网内放置福寿螺诱饵A;在诱螺沟内投放福寿螺诱饵B以及在稻田中插入30~100厘米高的竹片,引诱福寿螺在竹片上集中产卵,投放鸭子、青鱼,在水稻扬花抽穗之前,在诱螺沟内投放诱饵诱集福寿螺集中灭杀,并且在长边诱螺沟和中间微型诱螺沟的外围布置地笼网,地笼网内放置福寿螺诱饵A引诱福寿螺,在诱螺沟内投放福寿螺诱饵B诱集灭杀福寿螺,在稻田中插入30~100厘米高的竹片,引诱福寿螺在竹片上集中产卵,人工将卵集中杀灭,三种诱杀方式结合,可以大范围系统性的对福寿螺全面诱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来物种防控,特别涉及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


技术介绍

1、国内科研工作者通过收集福寿螺分布数据绘制分布动态图,重建福寿螺在我国的扩散动态,表明福寿螺在中国的分布区将会继续扩大范围,有进一步向北扩散的趋势,扩散速度持续增长,未来可能形成全面入侵格局;结果显示: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份和地区已成为福寿螺的高分布区,其危害十分严重;上海、湖北、湖南、四川、西藏自治区、贵州、重庆和云南为中分布区;安徽、江苏等也具有较高的潜在暴发风险。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对福寿螺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防控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布置稻田结构建造诱螺沟

5、对于面积小于10*667m2的稻田,在稻田长边一侧开挖宽1.5m,深0.6m的长边诱螺沟,对于面积大于10*667m2的稻田,在稻田长边两侧开挖宽1.5m,深0.6m的长边诱螺沟,还在稻田中间沿东西方向平行开挖3-5条宽0.52m,深0.28m的微型诱螺沟,并将稻田中间微型诱螺沟与稻田长边诱螺沟互相连通,在长边诱螺沟和中间微型诱螺沟的外围布置地笼网,地笼网内放置福寿螺诱饵a;

6、步骤2:在水稻秧苗移栽早期,在诱螺沟内投放福寿螺诱饵b以及在稻田中插入30~100厘米高的竹片,引诱福寿螺在竹片上集中产卵;

7、通过福寿螺诱饵b,将福寿螺诱集到诱螺沟内,人工捞取,用扎螺机械将福寿螺外壳压碎后,高温蒸煮40分钟以上,同时在诱螺沟上侧安装向下30度倾角的倒板;

8、步骤3:投放鸭子

9、水稻秧苗活棵分蘖后,向稻田投放鸭子控制福寿螺幼螺;

10、步骤4:投放青鱼

11、在秧苗移栽30-40天之间,向稻田每667m2投放规格780g/只以上的青鱼36尾;

12、步骤5:鸭子移出稻田

13、在水稻扬花抽穗之前,将鸭子移出稻田继续圈养或者出售;

14、步骤6:青鱼捕捞销售

15、在水稻黄熟稻田放水晒田准备收割之前,将青鱼捕捞销售;

16、步骤7:水稻收割后,稻田引入公鸡灭杀福寿螺

17、水稻收割之前通过长边诱螺沟和微型诱螺沟稻田放水晒田20天以上,水稻收割后继续晒田90天以上,每667m2投放规格800g/只以上的公鸡38只;

18、步骤8:水稻收获后长边诱螺沟和微型诱螺沟内残存的福寿螺处理

19、水稻收割后晒田90天以上,对于残留在长边诱螺沟和微型诱螺沟内少量福寿螺再次人工集中捞取。

20、进一步地,所述福寿螺诱饵a为西瓜皮、菠菜叶和空心菜按照3:1:1的质量称取,剁碎后加入面粉揉捏成团。

21、进一步地,步骤2中福寿螺诱饵b的成分及制作如下:红薯叶鲜重120g、白萝卜缨鲜重120g、斑地锦全株鲜重120g、南瓜皮鲜重120g、黄瓜皮鲜重120g、炒香碎米120g和炒香麦麸120g,用破碎机粉碎后充分搅拌均匀后,再加面粉180g搅拌均匀,做成球形诱饵,按照以上比例每667m2稻田制作一份,均匀投放在诱螺沟内。

22、进一步地,所述倒板的边缘处距离地面的高度设置为3-5cm。

23、进一步地,对于竹片,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数量以每亩50~80根竹片。

24、进一步地,对于靠近田边的位置,竹片的插入数量大于稻田中的插入数量,方便摘除卵块。

25、进一步地,放鸭子的时间为水稻移栽前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选择鸭龄30天的免疫鸭苗,鸭苗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7、1.根据稻田大小设置不同形状诱螺沟,将稻田中间微型诱螺沟与稻田长边诱螺沟互相连通,一方面可以通过水位调控防止福寿螺对水稻秧苗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在诱螺沟内投放诱饵诱集福寿螺集中灭杀,并且在长边诱螺沟和中间微型诱螺沟的外围布置地笼网,地笼网内放置福寿螺诱饵a引诱福寿螺,在诱螺沟内投放福寿螺诱饵b诱集灭杀福寿螺,在稻田中插入30~100厘米高的竹片,引诱福寿螺在竹片上集中产卵,人工将卵集中杀灭,三种诱杀方式结合,可以大范围系统性的对福寿螺全面诱杀。

28、2.通过诱螺沟、诱饵、鸭、青鱼、鸡等综合防治手段,可以在一个稻鸭青鱼鸡等综合种养周期内将稻田内的福寿螺彻底灭杀干净,阻断福寿螺对水稻生产的危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福寿螺诱饵A为西瓜皮、菠菜叶和空心菜按照3:1:1的质量称取,剁碎后加入面粉揉捏成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福寿螺诱饵B的成分及制作如下:红薯叶鲜重120g、白萝卜缨鲜重120g、斑地锦全株鲜重120g、南瓜皮鲜重120g、黄瓜皮鲜重120g、炒香碎米120g和炒香麦麸120g,用破碎机粉碎后充分搅拌均匀后,再加面粉180g搅拌均匀,做成球形诱饵,按照以上比例每667m2稻田制作一份,均匀投放在诱螺沟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板的边缘处距离地面的高度设置为3-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竹片,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数量以每亩50~80根竹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靠近田边的位置,竹片的插入数量大于稻田中的插入数量,方便摘除卵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放鸭子的时间为水稻移栽前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选择鸭龄30天的免疫鸭苗,鸭苗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福寿螺诱饵a为西瓜皮、菠菜叶和空心菜按照3:1:1的质量称取,剁碎后加入面粉揉捏成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江流域稻田外来物种福寿螺灭杀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福寿螺诱饵b的成分及制作如下:红薯叶鲜重120g、白萝卜缨鲜重120g、斑地锦全株鲜重120g、南瓜皮鲜重120g、黄瓜皮鲜重120g、炒香碎米120g和炒香麦麸120g,用破碎机粉碎后充分搅拌均匀后,再加面粉180g搅拌均匀,做成球形诱饵,按照以上比例每667m2稻田制作一份,均匀投放在诱螺沟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英娇刘忠志方菲王冰章昌斌奚业文陈虎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聚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