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7554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土壤六价铬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包括:处理箱;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固定于处理箱内;卸料座,所述堵料座设置于分隔板上;堵料座,所述堵料座较短的一端由分隔板的下方嵌套于卸料座内;卸料腔,所述卸料腔设置于卸料座内;转套,所述转套与分隔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套上转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伸缩搅拌机构;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安装与处理箱内底部,且输出端与转套固定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转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伸缩搅拌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转动机构;所述堵料座连接有驱动其移动的导通控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六价铬处理,尤其涉及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1、中国是世界铬化工第一生产大国,近年来,电镀、制革和化工等行业排放大量的含铬废液和废渣导致大面积的土壤污染。染土壤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淋洗修复法、化学还原法、电动修复法、以及微生物修复法,其中,化学还原法因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是目前技术最成熟、体系最完善、工程应用最广泛的铬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2、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将土壤与修复剂混合,利用化学反应对其进行处理进化,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缺陷,旋转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离心现象,导致靠近旋转轴心位置的土壤净化效果较差。

3、因此,如何提供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包括:

3、处理箱;

4、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固定于处理箱内;

5、卸料座,所述堵料座设置于分隔板上;

6、堵料座,所述堵料座较短的一端由分隔板的下方嵌套于卸料座内;

7、卸料腔,所述卸料腔设置于卸料座内;

8、转套,所述转套与分隔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套上转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伸缩搅拌机构;

9、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安装与处理箱内底部,且输出端与转套固定连接;

10、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转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伸缩搅拌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转动机构;

11、所述堵料座连接有驱动其移动的导通控制机构。

12、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13、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处理箱转动连接;

14、第一圆柱直齿轮,所述第一圆柱直齿轮安装于第二转轴上;

15、第二圆柱直齿轮,所述第二圆柱直齿轮安装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圆柱直齿轮与第一圆柱直齿轮啮合连接;

16、内齿轮,所述内齿轮与第二转轴啮合连接;

17、引导座,所述引导座固定于处理箱内壁上,所述引导座通过连接滑块与内齿轮转动连接;

18、所述内齿轮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转轴连接。

19、优选地,所述伸缩搅拌机构包括:

20、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转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位于转套内的一端通过齿轮副与转套连接;

21、撞击套,所述撞击套与转动杆滑动连接;

22、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均匀固定于撞击套上;

23、所述转动杆端面通过第三弹性件与撞击套内壁弹性连接;

24、所述撞击套与转动杆之间通过卡接机构连接。

25、优选地,所述卡接机构包括:

26、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转动杆滑动连接,所述卡接块一端嵌套于撞击套内且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斜面;

27、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卡接块底壁、转动杆内壁固定连接;

28、斜楔槽,所述斜楔槽设置于卡接块靠近转动杆的一侧;

29、第一挤压杆,所述第一挤压杆与转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挤压杆一端延伸至斜楔槽内;

30、所述第一挤压杆连接有控制其移动的调节机构。

31、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32、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于第一挤压杆位于转动杆外的一端上;

33、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滑动设置于第一转轴内;

34、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设置有供连接杆滑动的通槽;

35、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安装板移动。

36、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37、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与转套、处理箱滑动连接;

38、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于移动杆位于处理箱外的一端;

39、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安装于处理箱外壁上,所述升降件输出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40、优选地,所述导通控制机构包括:

41、连接滑杆,所述连接滑杆与卸料座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滑杆与堵料座固定连接;

42、第一斜楔块,所述第一斜楔块固定于连接滑杆位于卸料座外一端;

43、弹性挤压组件,所述弹性挤压组件设置于第一斜楔块远离连接滑杆的一侧;

44、所述弹性挤压组件连接有驱动其运行的驱动机构。

45、优选地,所述弹性挤压组件包括:

46、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分隔板固定连接;

47、第二挤压杆,所述第二挤压杆与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挤压杆与第一斜楔块相对;

48、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定于第二挤压杆远离第一斜楔块的一端;

49、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定位板固定连接;

50、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第二挤压杆靠近第一斜楔块的一端,所述固定块抵接于固定板。

51、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设置有用于容纳驱动机构的容纳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52、第三挤压杆,所述第三挤压杆与第一转轴滑动连接;

53、斜楔杆,所述斜楔杆固定于第三挤压杆位于容纳腔内的一端,所述斜楔杆下端为斜楔状;

54、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固定于移动杆上并与斜楔杆相对。

5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56、s1、通过将土壤与修复剂通入处理箱内,然后启动驱动箱,驱动箱带动转套旋转,转套带动伸缩搅拌机构旋转,对土壤、修复剂混合搅拌;

57、s2、通过第一转轴带动连接组件旋转,连接组件驱动内齿轮旋转,内齿轮通过连接滑块沿着引导座转动,内齿轮驱动第一圆柱直齿轮同向旋转,第一圆柱直齿轮驱动第二圆柱直齿轮反向旋转,第二圆柱直齿轮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从而驱动伸缩搅拌机构旋转;

58、s3、启动升降件运行,升降件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带动安装板移动,安装板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第一挤压杆移动,第一挤压杆朝向转动杆移动,第一挤压杆挤压斜楔槽,从而使得卡接块缩入至转动杆内,此时撞击套可以沿着转动杆自由滑动,转动杆在离心作用下对处理箱内壁敲击;

59、s4、通过移动杆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带动第二斜楔块移动,第二斜楔块挤压斜楔杆移动,斜楔杆带动第三挤压杆朝远离转套的方向移动,第三挤压杆挤压定位板移动,定位板挤压第二弹性件并带动第二挤压杆移动,第二挤压杆挤压第一斜楔块移动,第一斜楔块朝向远离分隔板的方向移动,第一斜楔块带动连接滑杆移动,连接滑杆从而带动堵料座移动,堵料座脱离卸料座,此时土壤淤泥从卸料座与堵料座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分隔板下方。

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处理箱、分隔板、卸料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搅拌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控制机构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挤压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设置有用于容纳驱动机构的容纳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10.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搅拌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六价铬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张维琦徐超樊强李泰平吴腾马志帅詹亚查君珍陈友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东新建邦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