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7387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碳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脱单单元与喷淋单元,脱单单元与喷淋单元通过脱单尾气管相连,喷淋单元包括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脱单尾气管上设有压力监测器,脱单尾气管的排气端并联有尾气主管和尾气支管,尾气主管连接第一喷淋塔,尾气主管上设有积液器,积液器用于汇聚所述尾气主管内的液相组份,尾气支管连接第二喷淋塔,尾气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在监测到脱单尾气管内气压变动时能快速响应,稳定脱单尾气管内的气压,保证聚合液的脱单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生产,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聚合反应是碳纤维原丝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聚合反应中使用丙烯腈(an)为第一单体,与第二或第三共聚单体发生共聚反应,由于该共聚反应不能100%完成,导致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液中会含有一部分未反应的丙烯腈单体,因此还需要将聚合液进行脱单处理,在脱单处理环节中会产生含有丙烯腈成分的尾气,为了达到环保要求,需要对尾气中的丙烯腈进行吸收处理,使丙烯腈含量达标后排放,目前,脱单处理环节产生的尾气是通过脱单尾气管线直接排入到尾气洗涤塔内,但是由于脱单处理环节产生的尾气中难免会夹杂有部分液相组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液相组份往往会在脱单尾气管线中积聚,阻碍尾气正常排放,造成尾气管线内的气压波动,影响聚合液的脱单效果,造成聚合液脱单质量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脱单尾气管线受液相组份堵塞,容易造成尾气排放气压不稳,造成聚合液脱单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脱单单元与喷淋单元,所述脱单单元与所述喷淋单元通过脱单尾气管相连;

3、所述喷淋单元包括喷淋液罐、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所述喷淋液罐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塔和所述第二喷淋塔连接,为所述第一喷淋塔与所述第二喷淋塔供给喷淋液;p>

4、所述脱单尾气管上设有压力监测器,所述脱单尾气管的排气端并联有尾气主管和尾气支管,所述尾气主管连接所述第一喷淋塔,所述尾气主管上设有积液器,所述积液器用于汇聚所述尾气主管内的液相组份,所述尾气支管连接所述第二喷淋塔,所述尾气支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积液器包括积液主体,所述积液主体的内部设有积液腔,所述积液主体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均连通于所述积液腔的上部。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沿所述积液主体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积液主体的两侧,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段和倾斜段,且所述倾斜段向下倾斜连接在所述积液主体上。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气管上的所述倾斜段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纵向设置,将所述倾斜段内的过流通道分为左侧通道和右侧通道,所述左侧通道的过流面积自所述水平段一侧向所述积液主体一侧逐渐变大,所述右侧通道的过流面积自所述水平段一侧向所述积液主体一侧逐渐变小,所述倾斜段与所述积液主体的连接处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上连接有轻质小球,所述轻质小球位于所述积液腔内。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积液腔的底部设有除液口,所述除液口上铰接有封口塞,所述轻质小球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轻质小球串联在同一所述牵引绳上,并对应漂浮于所述积液腔的前中后三个区域范围内,位于中部的所述轻质小球与所述封口塞之间连接有拉绳,当所述积液腔内的积液小于预定存量时,所述拉绳处于松弛状态,当所述积液腔内的积液大于预定存量时,位于中部的所述轻质小球通过浮力拉动所述拉绳,打开所述封口塞。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脱单单元包括:

10、脱单塔,所述脱单塔上设有供单体排出的第一排放管;

11、塔顶吸收器,所述塔顶吸收器的内部设有吸收腔,所述吸收腔的顶部设有用于喷淋吸收液的喷淋头,所述吸收腔的中部设有冷凝盘管,所述冷凝盘管内流动有冷凝液,所述吸收腔的上侧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排放管的排放端的进腔口,所述吸收腔的下侧端设有用于引导单体排出的出腔口,所述吸收腔的底部设有用于引导吸收液排出的排液口;

12、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上设有连接所述排液口的第一进液管以及连接所述喷淋头的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设有第一增压泵;

13、循环水真空泵,所述循环水真空泵的吸气口与所述出腔口之间通过第二排放管相连接;

14、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上设有第二进液管与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真空泵的出水口上,所述第二排液管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真空泵的进水口上,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设有第二增压泵,所述脱单尾气管进气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罐体上。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喷淋塔与所述第二罐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喷淋塔内的喷淋液排入所述第二罐体,所述第二喷淋塔与所述第一罐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二导液管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喷淋塔内的喷淋液排入所述第一罐体。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罐体与所述第二罐体之间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罐体与所述第二罐体的通气管。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排液管的排液端并联有排液主管和排液支管,所述排液主管连接所述循环水真空泵的进水口,所述排液支管连接所述第一罐体,所述排液支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一方面通过在尾气主管上设置积液器,可使尾气主管内的液相组份汇聚到积液器内,从而减少液相组份在尾气主管内积聚形成阻塞,引起脱单尾气管内气压波动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加了尾气支管和第二喷淋塔,当积液器内积液超过一定存量,导致脱单尾气管内气压升高时,可通过打开第一控制阀使尾气支管对尾气进行分流,从而使脱单尾气管内的气压恢复稳定,减小了对聚合液脱单作业的影响,保证了聚合液的脱单质量。

19、本专利技术的目还提供应用于上述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获取脱单尾气管的实时气压值,将实时气压值与安全气压值作比较,当实时气压值大于安全气压值时,开启第一控制阀使尾气支管连通进行分压,待实时气压值小于安全气压值后,将积液器中的积液排空,关闭第一控制阀。

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当脱单尾气管内气压出现变动时,能够快速响应,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使尾气支管进行分压,从而稳定脱单尾气管内的气压,保证聚合液的脱单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单单元(1)与喷淋单元(3),所述脱单单元(1)与所述喷淋单元(3)通过脱单尾气管(2)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器(5)包括积液主体(51),所述积液主体(51)的内部设有积液腔(511),所述积液主体(51)上设有进气管(52)和出气管(53),且所述进气管(52)与所述出气管(53)均连通于所述积液腔(511)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2)与所述出气管(53)沿所述积液主体(51)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积液主体(51)的两侧,所述进气管(52)与所述出气管(53)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段(521)和倾斜段(522),且所述倾斜段(522)向下倾斜连接在所述积液主体(5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2)上的所述倾斜段(522)内设有隔板(54),所述隔板(54)纵向设置,将所述倾斜段(522)内的过流通道分为左侧通道(5221)和右侧通道(5222),所述左侧通道(5221)的过流面积自所述水平段(521)一侧向所述积液主体(51)一侧逐渐变大,所述右侧通道(5222)的过流面积自所述水平段(521)一侧向所述积液主体(51)一侧逐渐变小,所述倾斜段(522)与所述积液主体(51)的连接处设有牵引绳(55),所述牵引绳(55)上连接有轻质小球(56),所述轻质小球(56)位于所述积液腔(51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腔(511)的底部设有除液口,所述除液口上铰接有封口塞(58),所述轻质小球(5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轻质小球(56)串联在同一所述牵引绳(55)上,并对应漂浮于所述积液腔(511)的前中后三个区域范围内,位于中部的所述轻质小球(56)与所述封口塞(58)之间连接有拉绳(57),当所述积液腔(511)内的积液小于预定存量时,所述拉绳(57)处于松弛状态,当所述积液腔(511)内的积液大于预定存量时,位于中部的所述轻质小球(56)通过浮力拉动所述拉绳(57),打开所述封口塞(5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单单元(1)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塔(32)与所述第二罐体(14)之间连接有第一导液管(321),所述第一导液管(321)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喷淋塔(32)内的喷淋液排入所述第二罐体(14),所述第二喷淋塔(33)与所述第一罐体(13)之间连接有第二导液管(331),所述第二导液管(331)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喷淋塔(33)内的喷淋液排入所述第一罐体(1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13)与所述第二罐体(14)之间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罐体(13)与所述第二罐体(14)的通气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液管(106)的排液端并联有排液主管(1061)和排液支管(1062),所述排液主管(1061)连接所述循环水真空泵(15)的进水口,所述排液支管(1062)连接所述第一罐体(13),所述排液支管(1062)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8)。

10.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单单元(1)与喷淋单元(3),所述脱单单元(1)与所述喷淋单元(3)通过脱单尾气管(2)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器(5)包括积液主体(51),所述积液主体(51)的内部设有积液腔(511),所述积液主体(51)上设有进气管(52)和出气管(53),且所述进气管(52)与所述出气管(53)均连通于所述积液腔(511)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2)与所述出气管(53)沿所述积液主体(51)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积液主体(51)的两侧,所述进气管(52)与所述出气管(53)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段(521)和倾斜段(522),且所述倾斜段(522)向下倾斜连接在所述积液主体(5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2)上的所述倾斜段(522)内设有隔板(54),所述隔板(54)纵向设置,将所述倾斜段(522)内的过流通道分为左侧通道(5221)和右侧通道(5222),所述左侧通道(5221)的过流面积自所述水平段(521)一侧向所述积液主体(51)一侧逐渐变大,所述右侧通道(5222)的过流面积自所述水平段(521)一侧向所述积液主体(51)一侧逐渐变小,所述倾斜段(522)与所述积液主体(51)的连接处设有牵引绳(55),所述牵引绳(55)上连接有轻质小球(56),所述轻质小球(56)位于所述积液腔(51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an基碳纤维聚合液脱单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腔(511)的底部设有除液口,所述除液口上铰接有封口塞(58),所述轻质小球(5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增周元铭赵志刚马春雷刘站江王士龙李川朱国岐孙建蕾
申请(专利权)人: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