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及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7376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及施工方法,属于管路施工防沉降技术领域,该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包括多组雨污管道和防沉降部,所述雨污管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安装,所述防沉降部包括支撑层和固定板,所述支撑层包括支架和侧壁板,所述支架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加固锚脚,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侧壁板,所述侧壁板上排列开设有多组加固孔,所述加固孔内部安装有加固锚管,所述固定板底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板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块相适配的插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插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加强对室外雨污管道的底部支撑牢固度,防止地质沉降对管道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路施工防沉降,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问题日益显现,这导致基质回填技术在地下管道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排水系统中,雨污管路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将雨水和污水从建筑物或道路排放到下水道系统中的任务。然而,由于地下管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常常十分复杂,传统的管道回填方式往往难以满足高质量、高强度和抗沉降的要求。

2、传统的管道回填方式通常采用天然土壤或砂石填充,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长久以来由于管道的重量使得周边土壤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管道容易遭受变形和破裂的威胁。并且城市地质条件的不均匀性会导致土壤的沉降非均匀,这会给管道施加非均匀的压力,从而增加破裂和泄漏的风险。其次,天然土壤对于管道的支撑性能有限,难以满足工程的长期稳定性要求。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土壤的支持能力可能不足,无法提供持久的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及施工方法,能够加强对室外雨污管道的底部支撑牢固度,防止地质沉降对管道造成破坏。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包括多组雨污管道和防沉降部,其中,所述雨污管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安装,所述防沉降部包括支撑层和固定板,所述支撑层包括支架和侧壁板,所述支架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加固锚脚,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侧壁板,所述侧壁板上排列开设有多组加固孔,所述加固孔内部安装有加固锚管,所述固定板底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板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块相适配的插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插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设置多组雨污管道并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固定,构成完整的雨污管路;通过设置多组防沉降部用于分别支撑每一组雨污管道,通过设置支架和支撑板起到支撑固定的效果;通过设置侧壁板、加固孔和加固锚管用于搭配轻质回填层起到加固防沉降的作用。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其中,所述支撑层还包括轻质回填层,所述轻质回填层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以及所述加固锚管的内部,所述加固锚管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组件与所述加固孔安装固定。

7、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轻质回填层,作为填充加固锚管内部以及支撑板顶部的回填材料,用于填充缝隙,并且有助于减轻土体的重量,防止支架向下沉降。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尺寸与所述雨污管道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固定板用于承载放置所述雨污管道,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管路连接器,所述管路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的内径尺寸与所述防沉降部两端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卡接头用于使所述管路连接器将相邻的两组所述雨污管道进行连接固定。

9、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卡接头用于卡接固定雨污管道的两端,通过设置管路连接器用于将相邻的两组的雨污管道进行卡接固定,构建完整的雨污管路。

10、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头内部设置有紧固通道,所述紧固通道内部设置有紧固带,所述紧固带的一端与所述紧固通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带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所述紧固通道的外部通过转轴器与调节栓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栓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卡接头上对应所述调节栓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调节栓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调节栓与所述螺纹孔可调节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栓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柄,所述调节柄与所述调节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栓的另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器通过转动槽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器与所述紧固带伸出的一端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紧固通道,使紧固通道内部的紧固带能够起到缩紧加固的作用,通过使紧固带一端通过转轴器与调节栓旋转连接,当旋转调节柄带动调节栓向外调节时,带动紧固带缩紧从而实现紧固效果。

13、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卡座和卡槽,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侧壁板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加固锚管对应所述卡槽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卡座,所述卡座用于将所述加固锚管对应所述卡槽位置进行安装固定。

14、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卡座和卡槽,用于方便对加固锚管进行安装固定,方便对加固锚管内部进行灌注,通过设置加固锚管和轻质回填层,用于向周边土壤分散压力,防止地质沉降。

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0:根据设计铺设路径进行测量放线标记,并根据标记路径挖掘架管沟渠;

17、s20:在架管沟渠内部安装支撑层,并在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固定板;

18、s30:将雨污管道放置在固定板上,使用连接组件进行安装固定。

1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施工方法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20、进一步的,所述根据设计铺设路径进行测量放线标记,并根据标记路径挖掘架管沟渠的具体步骤包括:

21、第一步:首先根据布设管路的设计路径使用放线工具在地面表层进行标记;

22、第二步:根据标记地面上的地质特征使用相应的挖掘机械根据管路布设深度进行挖掘;

23、第三步:在架管沟渠挖掘完成后,需对沟渠内表层进行整平,通过基质回填然后逐步压实,使其表面恢复平整。

24、进一步的,所述在架管沟渠内部安装支撑层,并在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固定板的具体步骤包括:

25、第一步:首先在架管沟渠内架设支架,使支架底端的加固锚脚深入架管沟渠底层;

26、第二步:在支架上端通过对应螺栓孔位固定安装支撑板,使支撑板两侧的侧壁版与架管沟渠的两侧壁贴合;

27、第三步:对应侧壁板上的加固孔位置径直向两侧的架管沟渠侧壁进行开洞;

28、第四步:开洞完成后将加固锚管一端伸入至洞内,并将其另一端的卡座对应侧壁版上卡槽的位置进行固定安装;

29、第五步:安装完成后向加固锚管内部灌注气泡混凝土,并向支撑板顶部同样浇注气泡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浇注位置应低于支撑板顶端插块的螺孔位置,构建轻质回填层;

30、第六步:待气泡混凝土凝固干透后,将固定板对应支撑板顶端的插块使用固定螺栓进行安装。

31、进一步的,所述将雨污管道放置在固定板上,使用连接组件进行安装固定的具体步骤包括:

32、第一步:将雨污管道放置在固定板上,使雨污管道与固定板半包围接触,并使用绑带进行固定;

33、第二步:将管路连接器一端的卡接头与雨污管道的一端卡接,并将管路连接器另一端的卡接头与相邻的雨污管道的一端卡接固定;

34、第三步:通过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包括多组雨污管道(10)和防沉降部(11),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污管道(10)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安装,所述防沉降部(11)包括支撑层(12)和固定板(13),所述支撑层(12)包括支架(14)和侧壁板(15),所述支架(14)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架(14)的底端设置有加固锚脚,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侧壁板(15),所述侧壁板(15)上排列开设有多组加固孔(16),所述加固孔(16)内部安装有加固锚管(17),所述固定板(13)底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板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块相适配的插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插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2)还包括轻质回填层(18),所述轻质回填层(18)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以及所述加固锚管(17)的内部,所述加固锚管(17)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组件与所述加固孔(16)安装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板(13)的内壁尺寸与所述雨污管道(10)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固定板(13)用于承载放置所述雨污管道(10),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管路连接器(19),所述管路连接器(1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头(20),所述卡接头(20)的内径尺寸与所述防沉降部(11)两端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卡接头(20)用于使所述管路连接器(19)将相邻的两组所述雨污管道(10)进行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20)内部设置有紧固通道(21),所述紧固通道(21)内部设置有紧固带(22),所述紧固带(22)的一端与所述紧固通道(21)固定连接,所述紧固带(22)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所述紧固通道(21)的外部通过转轴器(23)与调节栓(24)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栓(24)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卡接头(20)上对应所述调节栓(24)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调节栓(24)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调节栓(24)与所述螺纹孔可调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栓(24)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柄(25),所述调节柄(25)与所述调节栓(24)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栓(24)的另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器(23)通过转动槽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器(23)与所述紧固带(22)伸出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卡座(26)和卡槽(27),所述卡槽(27)开设在所述侧壁板(15)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加固锚管(17)对应所述卡槽(27)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卡座(26),所述卡座(26)用于将所述加固锚管(17)对应所述卡槽(27)位置进行安装固定。

7.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计铺设路径进行测量放线标记,并根据标记路径挖掘架管沟渠的具体步骤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架管沟渠内部安装支撑层,并在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固定板的具体步骤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雨污管道放置在固定板上,使用连接组件进行安装固定的具体步骤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包括多组雨污管道(10)和防沉降部(11),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污管道(10)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安装,所述防沉降部(11)包括支撑层(12)和固定板(13),所述支撑层(12)包括支架(14)和侧壁板(15),所述支架(14)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架(14)的底端设置有加固锚脚,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所述侧壁板(15),所述侧壁板(15)上排列开设有多组加固孔(16),所述加固孔(16)内部安装有加固锚管(17),所述固定板(13)底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板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块相适配的插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插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2)还包括轻质回填层(18),所述轻质回填层(18)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以及所述加固锚管(17)的内部,所述加固锚管(17)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组件与所述加固孔(16)安装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板(13)的内壁尺寸与所述雨污管道(10)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固定板(13)用于承载放置所述雨污管道(10),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管路连接器(19),所述管路连接器(1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头(20),所述卡接头(20)的内径尺寸与所述防沉降部(11)两端的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卡接头(20)用于使所述管路连接器(19)将相邻的两组所述雨污管道(10)进行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回填室外防沉降雨污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20)内部设置有紧固通道(21),所述紧固通道(21)内部设置有紧固带(22),所述紧固带(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高亚朱霄霄王振兴冀剑飞韩顺让于德厚王恩来孙广耀高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