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自修复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6646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自修复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自修复外加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β‑环糊精/络合剂包合物10~20份、煅烧磷石膏15~30份、碳酸钠浸渍硅藻土50~7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成功将络合剂引入到β‑环糊精内腔,形成β‑环糊精/络合剂包合物,使络合剂缓慢释放,保持对裂缝的自修复效果长久有效,并避免络合剂对水泥的缓凝作用,再通过煅烧磷石膏和碳酸钠浸渍硅藻土为自修复过程提供游离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提高络合自修复效果,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自修复外加剂具有优秀的、长效的裂缝自修复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自修复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主要包括防水砂浆和防水混凝土。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具有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墙面防水和地下防水工程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适应变形的能力差,易产生裂缝而导致渗漏,限制了其应用。为提高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的长期抗渗性,在刚性防水材料中添加具有裂缝自修复功能外加剂的技术越来越受重视。现有刚性防水材料裂缝自修复外加剂主要有:微胶囊、微生物和络合剂等。

2、微胶囊自修复的作用机理是将粘结剂包覆在胶囊中,当刚性防水材料出现裂缝时,裂缝尖端应力使胶囊破裂释放出粘结剂,实现对裂缝的修复。微生物自修复的作用机理是利用微生物与营养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对裂缝进行修复。微胶囊和微生物均属于消耗型外加剂,对裂缝的自修复作用难以长久有效。

3、络合剂自修复的作用机理是利用络合剂与刚性防水层中的游离钙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的钙络合物随水迁移至裂缝中,钙络合物再与裂缝液中的碳酸根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以修复裂缝,而络合剂恢复原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自修复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β-环糊精/络合剂包合物10~20份、煅烧磷石膏15~30份、碳酸钠浸渍硅藻土50~7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自修复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β-环糊精/络合剂包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各原料的质量份数为:β-环糊精100份、水200~300份、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0~20份、络合剂30~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自修复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自修复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β-环糊精/络合剂包合物10~20份、煅烧磷石膏15~30份、碳酸钠浸渍硅藻土50~7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自修复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β-环糊精/络合剂包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各原料的质量份数为:β-环糊精100份、水200~300份、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0~20份、络合剂30~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自修复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自修复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加入后的加热温度为70~80℃,搅拌速率为150~200rpm,搅拌时间为20~30min;所述络合剂加入后的加热温度为70~80℃,搅拌速率为200~300rpm,搅拌时间为30~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刚性防水材料自修复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β-环糊精/络合剂包合物的粒径为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剑英庄荣华马钰朝付世祥曾尚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