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上料混料装置、塑料造粒系统及送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上料混料装置、塑料造粒系统及送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6207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料混料装置、塑料造粒系统及送料方法,属于塑料生产技术领域,该上料混料装置包括拌料装置,拌料装置上设有出料口;拌料装置中设置有滑轨,滑轨沿拌料装置的高度方向设置,出料口可移动设置在滑轨上。该上料混料装置的出料口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能够减少出料过程中物料回流至上料混料装置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生产,尤其涉及一种上料混料装置、塑料造粒系统及送料方法


技术介绍

1、塑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在日常生活、工业领域、农业方面都被大量使用。随着塑料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塑料制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将塑料原料制造成塑料颗粒。塑料颗粒可以被用来制造各种塑料袋、桶、盆、玩具、家具、文具等生活用具及各种塑料制品。另外,造粒后的产品的质量会更高,因为颗粒或粒状颗粒比粉碎颗粒更均匀,物料更稳定,间隙大小、熔胶密度相同,不易产生调整的难度。

2、现有的塑料厂商在塑料造粒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所有原料称量后全部倒入搅拌机拌料均匀,然后通过立式上料机将物料从搅拌机底部运送至上料口,物料从上料口进入造粒机的喂料仓后开始造粒。但是这种方式由于上料口与搅拌机底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且造粒机的喂料仓处容易堆积物料,造成喂料仓没有足够多的空间承接上料口处出来的物料。因此在上料机的物料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部分物料回落至搅拌机中的现象,这会导致进入造粒机中的物料的配比发生改变,后期制得的塑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3、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塑料造粒的加工方式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上料混料装置,该上料混料装置的出料口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能够减少出料过程中物料回流至上料混料装置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2、一种上料混料装置,包括拌料装置,所述拌料装置上设有出料口;所述拌料装置中设置有滑轨和升降装置,所述滑轨沿所述拌料装置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出料口通过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在所述滑轨上移动。

3、该上料混料装置的出料口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当出料口沿滑轨下行,出料口的位置被降低时,能够通过出料口高效送料又能够减少物料回流至拌料装置中;当出料口的位置被调高,被送出的物料不容易从出料口回流到回流至拌料装置中,保证下游生产的物料的配比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4、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和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移动。

5、通过升降驱动装置来驱动出料口在拌料装置上移动,能够实现出料口位置的自动调节,提高生产效率。

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拌料装置包括拌料仓和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一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桨设置在所述拌料仓中,所述第一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拌料仓外,所述第一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搅拌桨连接。

7、所述第一搅拌机构能够在拌料仓中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用于生产的物料混合均匀,有助于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拌料仓的侧壁设置有避让口,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避让口相对的两侧壁,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9、所述避让口的底部与所述拌料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伸缩板。

10、伸缩板在出料口上升时伸长,在出料口下降时缩短,伸缩板能够填充避让口的缺位,使得拌料仓能够形成闭合的整体结构。

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拌料仓上设置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的出口与所述拌料仓内部连通,所述进料仓的出口处设置有电磁阀;

12、所述拌料仓的底部设置有重力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13、重力感应器通过感知拌料仓的重量变化来获取进入拌料仓中的物料的量,电磁阀能够控制进料仓自动向拌料仓进料。

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塑料造粒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上料混料装置;

15、还包括上料仓以及造粒机,所述上料混料装置的所述出料口与所述上料仓的进口连通,所述上料仓的出口与所述造粒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上料仓的出口处设置有流速感应器。

16、该塑料造粒系统通过上料混料装置进行物料混合,再通过上料仓上料,并将物料送入造粒机进行造粒。不同的装置之间相互结合形成整体联动的生产系统,能够提高塑料造粒的效率,提高后期塑料产品的质量。

1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口与所述上料仓的进口之间设置有料筒,所述料筒的进口端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料筒的出口端与所述上料仓的进口连通;

18、所述料筒内壁设置有扰料凸起,所述扰料凸起由所述料筒的进口端向所述料筒的出口端倾斜。

19、料筒用于传递物料,而且扰料凸起能够防止料筒中的物料从出口回流至进口端,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

2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料仓上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搅拌桨和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桨设置在所述上料仓中,所述第二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上料仓外,所述第二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桨的轴线水平设置。

21、在上料仓对物料进行二次搅拌,能够再次提高物料均匀性,这种多级混料的方式可使物料更加均匀,可避免后续生产的产品质量差异性过大。

2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料仓中设置有感应物料高度的红外感应器。

23、红外感应器能够感知上料仓中物料的量,而流速感应器能够获取上料仓的出口的物料流出速度,以便工作人员根据流出速度判断何时向上料仓中添加物料,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2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送料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塑料造粒系统来实施,所述送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获取上料仓中物料的量以及上料仓的储料速度,得到上料仓中物料的量使用完全的所需时间t;

26、向上料混料装置中添加物料,并在到达所需时间t时,控制上料混料装置的出料口出料。

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上料混料装置,该上料混料装置包括拌料装置,拌料装置上设有出料口;拌料装置中设置有滑轨和升降装置,滑轨沿拌料装置的高度方向设置,出料口通过升降装置可移动设置在滑轨上。该上料混料装置的出料口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在使用过程中,当上料混料装置下游的装置有足够的空间承接拌料装置的物料时,可以控制出料口沿滑轨下行,降低出料口的位置,达到高效送料又能够减少物料回流至拌料装置中的目的,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当上料混料装置下游的装置存储空间较小,不能承接较多的物料时,此时可以控制出料口沿滑轨上行,出料口的位置被调高,因此被送出的物料不容易从出料口回流到回流至拌料装置中,保证下游生产的物料的配比不会发生改变,从而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29、本申请还提供包括上料混料装置的塑料造粒系统,该塑料造粒系统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高效、顺畅地为造粒机提供物料,而且进入造粒机的物料的配比不容易发生改变,有助于提高塑料造粒的效率,保证后期塑料制品的质量。

30、本申请还提供基于上述塑料造粒系统来实施的送料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混料装置,包括拌料装置(1),所述拌料装置(1)上设有出料口(1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6.一种塑料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上料混料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

10.一种送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塑料造粒系统来实施,所述送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混料装置,包括拌料装置(1),所述拌料装置(1)上设有出料口(1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6.一种塑料造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杨杨伟业陈进王琳袁孟勇田永仓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