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587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包括自动排水阀和过滤装置;水管设有入水口;灌溉管连接于水管一侧,灌溉管设有灌溉口,灌溉口高度低于入水口;浮球在水管内上下浮动,并通过牵引绳连接于挡水板;挡水板一端铰接于水管,另一端抵接于灌溉管;出水口对应设于挡水板下方且连接于灌溉管;浮球在水管内具有高位和低位,其中,当浮球位于低位时,挡水板覆盖于出水口且水管与灌溉管导通;当浮球位于高位时,带动挡水板向上旋转隔断水管与灌溉管且出水口与灌溉管连通;固定装置设于浮球的上方,用于固定位于高位的浮球。可解决目前潮汐苗床采用人工排水的作业量大的问题,且在过滤过程中能避免杂质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装备,具体为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1、潮汐式灌溉系统是基于涨落原理而设计的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在工作时,配比好的营养液或水进入苗床,使苗床中的水位缓慢上升到合适的液位高度,幼苗营养液吸收。灌溉完成后,人工将出水口打开,营养液排回总液池。

2、目前在潮汐灌溉系统中,苗床出水口的开闭由人工进行控制,费时费力,在大规模育苗时会极大增加人工成本,且造成不同苗床种苗排水时间不一致,影响作物吸收效果。同时潮汐灌溉时,排水过程中营养液会将苗床中散落的基质带走,目前常见的筛网过滤方式极易造成堵塞,不易清理,严重影响基质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能够在潮汐灌溉过程中自动打开并保持出水口,节省人工成本。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包括竖向设置于苗床内的水管、灌溉管、浮球、牵引绳、挡水板、出水口和固定装置;

4、水管设有入水口;

5、灌溉管连接于水管一侧,灌溉管设有灌溉口,灌溉口高度低于入水口;

6、浮球在水管内上下浮动,并通过牵引绳连接于挡水板;

7、挡水板位于浮球下方,其一端铰接于水管,另一端抵接于灌溉管的下端;

8、出水口对应设于挡水板下方且连接于灌溉管;

9、浮球在水管内具有高位和低位,

10、其中,当浮球位于低位时,挡水板覆盖于出水口且水管与灌溉管导通;当浮球位于高位时,带动挡水板向上旋转隔断水管与灌溉管且出水口与灌溉管连通;

11、固定装置设于浮球的上方,用于固定位于高位的浮球。

12、进一步,水管内竖向设有隔断板,隔断板将水管分隔为第一管室和第二管室,入水口设于第一管室的侧壁,第二管室设有挡球板,挡球板位于浮球低位处,浮球通过自身重力紧靠于挡球板上并沿隔断板在第二管室内上下浮动。

13、进一步,第一管室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第一溢流口高于入水口,第二溢流口低于出水口。

14、进一步,浮球为可磁吸材质,固定装置为磁铁。

15、进一步,挡水板下方设有水平的挡板,挡板固接于水管且设于出水口一侧,挡水板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挡板对应布置。

16、进一步,水管下方设有总液池,总液池内设有叶轮、过滤筛网和造波装置,过滤筛网设于造波装置上;叶轮设于总液池头部且对应设于出水口下方,叶轮驱动连接于造波装置,用于通过造波装置驱使过滤筛网运动形成波浪形,总液池尾部设有杂质箱,杂质箱与过滤筛网末端对应布置。

17、进一步,造波装置包括沿过滤筛网依次布置的多个动力轴,叶轮和多个动力轴依次通过带传动连接,每个动力轴均穿设有长方形支撑块,过滤筛网设于长方形支撑块上方,相邻的长方形支撑块相对旋转90°。

18、进一步,多个动力轴高度由总液池头部向总液池尾部方向依次降低,多个长方形支撑块顶面的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

19、进一步,过滤筛网两端固接于总液池,过滤筛网中部通过自身重力抵接于长方形支撑块上。

20、进一步,总液池尾部铰接有导流板,导流板安装于杂质箱上方,导流板的板面上均匀设有多个长条形排水沟。

21、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2、苗床开始灌溉时,浮球在水管内处于低位,挡水板覆盖于出水口且水管与灌溉管导通,营养液由水管的入水口输入,经过灌溉管的灌溉口流出到苗床内进行灌溉。随着水位逐渐升高,水管内的浮球逐渐上升到高位并带动挡水板向上旋转隔断水管与灌溉管,使水管侧的营养液无法继续向灌溉管侧流动,此时出水口与灌溉管连通,苗床内的营养液依次通过灌溉管和出水口流回总液池,设于浮球的上方的固定装置固定住位于高位的浮球,使出水口持续保持为打开状态。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潮汐灌溉过程中自动打开并保持出水口,无需人工干预,节省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可以安装在苗床上,使其与苗床为一体,只需要市面上的普通苗床即可使用,并且方便更换,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于苗床内的水管、灌溉管、浮球、牵引绳、挡水板、出水口和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管内竖向设有隔断板,隔断板将水管分隔为第一管室和第二管室,入水口设于第一管室的侧壁,第二管室设有挡球板,挡球板位于浮球低位处,浮球通过自身重力紧靠于挡球板上并沿隔断板在第二管室内上下浮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室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第一溢流口高于入水口,第二溢流口低于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球为可磁吸材质,固定装置为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水板下方设有水平的挡板,挡板固接于水管且设于出水口一侧,挡水板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挡板对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管下方设有总液池,总液池内设有叶轮、过滤筛网和造波装置,过滤筛网设于造波装置上;叶轮设于总液池头部且对应设于出水口下方,叶轮驱动连接于造波装置,用于通过造波装置驱使过滤筛网运动形成波浪形,总液池尾部设有杂质箱,杂质箱与过滤筛网末端对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造波装置包括沿过滤筛网依次布置的多个动力轴,叶轮和多个动力轴依次通过带传动连接,每个动力轴均穿设有长方形支撑块,过滤筛网设于长方形支撑块上方,相邻的长方形支撑块相对旋转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动力轴高度由总液池头部向总液池尾部方向依次降低,多个长方形支撑块顶面的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筛网两端固接于总液池,过滤筛网中部通过自身重力抵接于长方形支撑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总液池尾部铰接有导流板,导流板安装于杂质箱上方,导流板的板面上均匀设有多个长条形排水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于苗床内的水管、灌溉管、浮球、牵引绳、挡水板、出水口和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管内竖向设有隔断板,隔断板将水管分隔为第一管室和第二管室,入水口设于第一管室的侧壁,第二管室设有挡球板,挡球板位于浮球低位处,浮球通过自身重力紧靠于挡球板上并沿隔断板在第二管室内上下浮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室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溢流口和第二溢流口,第一溢流口高于入水口,第二溢流口低于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球为可磁吸材质,固定装置为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水板下方设有水平的挡板,挡板固接于水管且设于出水口一侧,挡水板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挡板对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汐灌溉苗床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管下方设有总液池,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松王一驰张青邓弘轩马丽丹龚立豪严来旺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