镗铣床拖板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545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镗铣床拖板驱动结构,包括减速机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在减速机箱体内设置有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和第三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上设有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轴上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特征是:所述第三齿轮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四齿轮轴连接,第三齿轮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与第五齿轮轴连接。在所述第四齿轮轴的端部设有第一大弧齿锥齿轮,在第五齿轮轴的端部设有第二大弧齿锥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拖板部件在拖板驱动的驱动下同步升降,提高了拖板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板驱动结构,尤其是一种镗铣床拖板驱动结构,属于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在机械加工、制造等领域需要经常使用镗铣床。镗铣床主要 由床身、工作台、主减速箱、电气控制箱、以及X轴、Y轴和Z轴导轨及其驱动装置构成。零 件一次装夹后,可自动完成铣、钻、铰、镗等多工序加工,适用于各行业大、中型零件的粗、粗加工。镗铣床拖板驱动装置会影响目标定位和加工的精度,在现有的机床中,主要存在 如下缺点拖板驱动两端很难做到同步升降,如易产生轴向窜动,影响加工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步升降、精度高的镗铣 床拖板驱动结构。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镗铣床拖板驱动结构,包括减速机箱体、第一箱 体和第二箱体,在减速机箱体内设置有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和第三齿轮轴,所述第一齿 轮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二 齿轮轴上设有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轴上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 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特征是所述第三齿轮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 四齿轮轴连接,第三齿轮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与第五齿轮轴连接。在所述第四齿轮轴的端部设有第一大弧齿锥齿轮,在第五齿轮轴的端部设有第二 大弧齿锥齿轮。所述第一大弧齿锥齿轮与第一箱体内的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大弧齿锥齿轮 与第二箱体内的第二锥齿轮啮合。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拖板部件在拖板驱动的驱动下同步升降,提高了拖板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镗铣床拖板驱动结构包括电动机1、减速机箱体2、第一联轴器3、第 一齿轮轴4、第二齿轮轴5、第三齿轮轴6、第一箱体7、第一大弧齿锥齿轮8、第二联轴器9、 第三联轴器10、第二大弧齿锥齿轮11、第二箱体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第三齿轮 15、第四齿轮轴16、第五齿轮轴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第四齿轮20等。本专利技术包括减速机箱体2、第一箱体7和第二箱体12,在减速机箱体2内设置有第一齿轮轴4、第二齿轮轴5和第三齿轮轴6,所述第一齿轮轴4通过第一联轴器3与电动机 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4上设有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轴5上设有第二齿轮 14和第四齿轮20,第三齿轮轴6上设有第三齿轮15 ;所述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4啮合, 第四齿轮20与第三齿轮15啮合;所述第三齿轮轴6的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9与第四齿轮轴16连接,第三齿轮6的 另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10与第五齿轮轴17连接;在第四齿轮轴16的端部设有第一大弧齿 锥齿轮8,在第五齿轮轴17的端部设有第二大弧齿锥齿轮11 ;在第一箱体7内设有第一锥齿轮18,在第二箱体12内设有第二锥齿轮19 ;所述第一大弧齿锥齿轮8与第一箱体7内的第一锥齿轮18啮合,所述第二大弧齿 锥齿轮11与第二箱体12内的第二锥齿轮19啮合。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在使用时,通过电动机1输出扭矩通过第一联轴器3传给第一 齿轮轴4,第一齿轮轴4上的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轴5上的第二齿轮15啮合带动第二齿 轮轴5转动,由第二齿轮轴5转动传递给第三齿轮轴6上的第三齿轮15,从而带动第三齿轮 轴6转动;再通过第三齿轮轴6两端的第二联轴器9和第三联轴器10分别带动第四齿轮轴 16和第五齿轮轴17上的第一大弧齿锥齿轮8和第二大弧齿锥齿轮11转动,弧齿锥齿轮为 齿线是圆弧的锥齿轮。由第一大弧齿锥齿轮8和第二大弧齿锥齿轮11带动第一箱体7和 第二箱体12里的第一锥齿轮18和第二锥齿轮19转动,从而实现拖板部件在拖板驱动的驱 动下实现同步升降。权利要求一种镗铣床拖板驱动结构,包括减速机箱体(2)、第一箱体(7)和第二箱体(12),在减速机箱体(2)内设置有第一齿轮轴(4)、第二齿轮轴(5)和第三齿轮轴(6),所述第一齿轮轴(4)通过第一联轴器(3)与电动机(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4)上设有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轴(5)上设有第二齿轮(14)和第四齿轮(20),第三齿轮轴(6)上设有第三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4)啮合,第四齿轮(20)与第三齿轮(15)啮合;其特征是所述第三齿轮轴(6)的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9)与第四齿轮轴(16)连接,第三齿轮(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10)与第五齿轮轴(17)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镗铣床拖板驱动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第四齿轮轴(16)的端 部设有第一大弧齿锥齿轮(8),在第五齿轮轴(17)的端部设有第二大弧齿锥齿轮(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镗铣床拖板驱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大弧齿锥齿轮(8) 与第一箱体(7)内的第一锥齿轮(18)啮合,所述第二大弧齿锥齿轮(11)与第二箱体(12) 内的第二锥齿轮(19)啮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镗铣床拖板驱动结构,包括减速机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在减速机箱体内设置有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和第三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轴上设有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轴上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特征是所述第三齿轮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四齿轮轴连接,第三齿轮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与第五齿轮轴连接。在所述第四齿轮轴的端部设有第一大弧齿锥齿轮,在第五齿轮轴的端部设有第二大弧齿锥齿轮。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拖板部件在拖板驱动的驱动下同步升降,提高了拖板的定位精度。文档编号B23P23/02GK101913096SQ201010245210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杨新伟 申请人:无锡中盈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镗铣床拖板驱动结构,包括减速机箱体(2)、第一箱体(7)和第二箱体(12),在减速机箱体(2)内设置有第一齿轮轴(4)、第二齿轮轴(5)和第三齿轮轴(6),所述第一齿轮轴(4)通过第一联轴器(3)与电动机(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4)上设有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轴(5)上设有第二齿轮(14)和第四齿轮(20),第三齿轮轴(6)上设有第三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4)啮合,第四齿轮(20)与第三齿轮(15)啮合;其特征是:所述第三齿轮轴(6)的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9)与第四齿轮轴(16)连接,第三齿轮(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10)与第五齿轮轴(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盈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