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5069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8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包括:底板,底板的底部设置轮体;固定杆,连接在底板上,且下部能够扎入和脱离地面;连接板,能够相对底板水平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乘坐箱,能够相对连接板升降移动的设置在连接板上乘坐箱;运输器,能够相对连接板升降移动的设置在连接板上。其有益效果是,移动至待安装位置后,将固定杆扎入地面以固定底板,避免工作人员安装过程中发生晃动。同时,乘坐箱能相对连接板升降,以带动乘坐箱内的工作人员安全的移动至巷道高处的安装位置处。连接板能相对底板水平移动,以扩大工作人员的安装范围。由运输器随时向乘坐箱内的工作人员运输辅助设备,并将工作人员卸下的辅助设备传输至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机电,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1、煤矿巷道顶壁或侧壁高处需安装手拉葫芦、照明灯和传感器等辅助设备,目前普遍由工作人员攀爬架设在巷道内的爬梯进行安装。但由于巷道地面凹凸不平,工作人员攀爬和安装的过程中难以保持稳定,易发生摔落等安全事故。同时,当需要安装例如手拉葫芦等重量较大的辅助设备时,参见专利文献cn219239135u
技术介绍
中记载,“现有地在进行机电安装时,由于缺少辅助升降装置,因此,大多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托举安装,而这种方式易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存在不具有辅助升降装置的缺陷,同时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难度”。

2、然而,虽然该现有技术已经不需要工作人员攀爬,但工作人员在上升和安装过程中仍然需要托举手拉葫芦等重量较大的辅助设备,甚至需多个工作人员辅助,因此,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和安装难度较大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支架,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工作人员攀爬爬梯安装辅助设施的方式存在易摔落等安全事故,以及工作人员托举重量较大的辅助设备存在难度较大、劳动强度较大以及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支架,包括:

6、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轮体;

7、固定杆,连接在所述底板上,且下部能够扎入和脱离地面;

<p>8、连接板,能够相对所述底板水平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9、乘坐箱,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板升降移动的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乘坐箱;

10、运输器,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板升降移动的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11、根据本技术,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竖直延伸的支撑架;

12、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转动连接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固定连接减速电机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套设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固定连接所述运输器。

13、根据本技术,所述运输器包括运输箱、运输平台或者机械夹爪。

14、根据本技术,所述固定杆的下部为锥体,所述固定杆的周壁设置螺纹,所述固定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安装孔内,所述固定杆的外周套设两个螺帽,两个所述螺帽分别抵靠所述底板的顶部和底部。

15、根据本技术于,所述固定杆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杆呈矩形阵列的分布于所述底板上。

16、根据本技术,所述底板上转动连接沿所述连接板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丝杠,所述丝杠上套设并螺纹连接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

17、根据本技术,所述底板上开设沿所述连接板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槽体,所述丝杠和所述移动块均设置在所述槽体内;

18、所述底板上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

19、根据本技术,所述丝杠、所述移动块和所述槽体的设置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丝杠、两个所述移动块和两个所述槽体均一一对应的设置;

20、两个所述槽体沿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21、根据本技术,两个所述丝杠的一端均固定连接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上套设第一皮带;

2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中的一个所述皮带轮。

23、根据本技术,所述连接板和所述乘坐箱之间设置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用于驱动所述乘坐箱升降。

24、(三)有益效果

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安装支架中的乘坐箱能够供工作人员乘坐。通过移动底部设置轮体的底板,能够带动安装支架整体移动至待安装位置。移动至待安装位置后,将固定杆扎入地面以固定底板,避免工作人员安装过程中发生晃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同时,乘坐箱能够相对连接板升降,以带动乘坐箱内的工作人员安全的移动至巷道高处的安装位置处,相较于工作人员攀爬爬梯的方式,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同时,连接板能够相对底板水平移动,以在底板固定于地面的情况下,仍能由连接板带动乘坐箱连同乘坐箱内的工作人员水平移动以扩大工作人员的安装范围,避免频繁将安装支架固定和脱离底板,进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在连接板上升降设置运输器,由运输器随时向乘坐箱内的工作人员运输包括手拉葫芦、照明灯和传感器等重量较大的辅助设备,并将工作人员卸下的辅助设备传输至地面,以提高装卸便捷性,并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安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顶部设置竖直延伸的支撑架(8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器(7)包括运输箱、运输平台或者机械夹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的下部为锥体,所述固定杆(2)的周壁设置螺纹,所述固定杆(2)螺纹连接在所述底板(1)的安装孔内,所述固定杆(2)的外周套设两个螺帽(21),两个所述螺帽(21)分别抵靠所述底板(1)的顶部和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杆(2)呈矩形阵列的分布于所述底板(1)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转动连接沿所述连接板(3)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丝杠(51),所述丝杠(51)上套设并螺纹连接移动块(52),所述移动块(5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沿所述连接板(3)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槽体(11),所述丝杠(51)和所述移动块(52)均设置在所述槽体(11)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51)、所述移动块(52)和所述槽体(11)的设置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丝杠(51)、两个所述移动块(52)和两个所述槽体(11)均一一对应的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丝杠(5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皮带轮(532),两个所述皮带轮(532)上套设第一皮带(53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和所述乘坐箱(4)之间设置升降架(6),所述升降架(6)用于驱动所述乘坐箱(4)升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顶部设置竖直延伸的支撑架(8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器(7)包括运输箱、运输平台或者机械夹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的下部为锥体,所述固定杆(2)的周壁设置螺纹,所述固定杆(2)螺纹连接在所述底板(1)的安装孔内,所述固定杆(2)的外周套设两个螺帽(21),两个所述螺帽(21)分别抵靠所述底板(1)的顶部和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杆(2)呈矩形阵列的分布于所述底板(1)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转动连接沿所述连接板(3)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丝杠(51),所述丝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昭李凌云朱永祥程兴龙王顺顺苏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