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465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2
本技术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包括:车把、分段式载物车板、连杆伸缩骨架、车轴、车轮和车轮内侧固定架,车把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车轮内侧固定架上,车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金属荷叶用于收缩或展开车把,在分段式载物车板之间设置有连杆伸缩骨架用于收缩或展开分段式载物车板,分段式载物车板设置在车轴的上方,车轮包括前置车轮和后置车轮,车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后置车轮,车轴包括第一车轴和第二车轴,第一车轴套设并相对固定在第二车轴的外侧,车轮内侧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前置车轮和后置车轮;本技术使用可伸缩折叠的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提高矿井辅助运输的时效性、灵活性、便携性及方便井下小件物料的运输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辅助运输,尤其涉及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


技术介绍

1、目前,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受环境空间、物品的大小及零散度、运输线路长度及运输先后顺序的影响,主要使用矿车和大型平板车进行人力辅助井下运输。矿车和大型平板车进行运输时需要使用煤矿井下轨道,因此在运输前需要规划运输路线和预估占用时间的运输单,运输调配人员再根据运输单调整运输时间和运输路线。但煤矿井下工作时经常需要运输小件货物,由此造成煤矿井下运输的时效性低、灵活性差,煤炭安全生产及辅助运输能力耗时耗力的问题。因此希望有一种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该运输板车解决了煤矿井下运输灵活性差,时效性低,安全生产成本升高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车把、分段式载物车板、连杆伸缩骨架、车轴、车轮和车轮内侧固定架,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把(1)、分段式载物车板(2)、连杆伸缩骨架(3)、车轴(4)、车轮(5)和车轮内侧固定架,车把(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车轮内侧固定架上,车把(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金属荷叶用于收缩或展开车把(1),在分段式载物车板(2)之间设置有连杆伸缩骨架(3)用于收缩或展开分段式载物车板(2),分段式载物车板(2)设置在车轴(4)的上方,车轮(5)包括前置车轮和后置车轮,车轴(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后置车轮,车轴(4)包括第一车轴(4-1)和第二车轴(4-2),第一车轴(4-1)套设并相对固定在第二车轴(4-2)的外侧,车轮内侧固定架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把(1)、分段式载物车板(2)、连杆伸缩骨架(3)、车轴(4)、车轮(5)和车轮内侧固定架,车把(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车轮内侧固定架上,车把(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金属荷叶用于收缩或展开车把(1),在分段式载物车板(2)之间设置有连杆伸缩骨架(3)用于收缩或展开分段式载物车板(2),分段式载物车板(2)设置在车轴(4)的上方,车轮(5)包括前置车轮和后置车轮,车轴(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后置车轮,车轴(4)包括第一车轴(4-1)和第二车轴(4-2),第一车轴(4-1)套设并相对固定在第二车轴(4-2)的外侧,车轮内侧固定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前置车轮和后置车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轴(4-1)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车轴(4-2)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车轴(4-1)的轴线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第一圆形定位通孔,在所述第二车轴(4-2)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圆形定位通孔相匹配的第二圆形定位通孔,在所述第二圆形定位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弹簧钢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轴(4-1)的右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和与所述螺纹相匹配的限位螺母,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车轴(4-1)和所述第二车轴(4-2)的相对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便携式井巷运输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轴(4-2)的左端设置有防撞缓冲垫片。

6.如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李慧贠翰福周钰杰张乾滕敬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