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装配式活动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465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装配式活动房屋,由地梁(1)、数榀刚架(2)、围护的墙板屋面板(31)、柱间交叉抗风支撑(41)、屋面梁间拉条(42),立柱(21)与屋面梁(23)之间的节点处拼装前由铰链(91)连接,墙板(31)以及屋面板(32)采用夹层结构,横向插入两侧刚架立柱(21)与屋面梁(23)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房屋的安装与拆卸简单方便,克服了以往活动房屋在安装上工序繁琐,零部件杂乱,连接复杂的不足。房屋骨架型材及板材加工制作简单,均可一次成型。另外,除部分连接件外,均可采用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具备坚固耐用、保温性能好、电磁屏蔽及防腐蚀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装配式活动房屋,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型材作 为活动房屋骨架,复合材料夹层板材横向插入骨架间作为其围护结构,现场装配快速的新 型活动房屋。
技术介绍
活动房屋是一种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或运至现场就使用,能满足宿 营、办公或专业技术工作要求的野营住房。使用领域涉及部队野外军事活动、铁路工程、地 质勘探等。目前,随着相关行业对活动房的需求日益增多,对活动房的结构和性能提出了新 的要求,诸如保温隔热、防火、电磁屏蔽、抗腐蚀、抗老化、耐久性强、便于反复拆装等。但国 内现有活动房屋在保温隔热、防腐性能和舒适性等大多不能满足需要,且长期使用易出现 变形、漏雨等情况,还存在较大的火灾安全隐患,整体保障层次较低,且大多只能作为一次 性临时建筑,板材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基本上不能反复拆装,经济性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 几个方面一、板材性能差,不具备保温隔热效果,阻燃性能不佳,强度、刚度底,芯材与面层 的连接力弱。二、各种金属面层、型材长期使用易锈蚀、抗腐蚀性能差,影响正常使用,甚至 影响到结构的承载力。三、骨架结构自重大,搬运和架设困难,结构连接点构造复杂,工人需 要培训才能掌握安装方法,大宗活动房构件拆除过程中易损坏,故不利于反复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活动房屋结构连接繁杂,不便拆装,构件在反复使用过 程中易损坏等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快速装配式房屋。该活动房屋保温性能好并具备电磁屏 蔽功能,骨架与围护板材的安装与拆卸简单方便,易于掌握,结构整体稳定性好,其型材及 板材隔热、防火、坚固耐用及防腐蚀,且加工制作简单,可采用一次性成型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装配式活动房 屋,包括地梁1、数榀刚架2、围护的墙板31和屋面板32、柱间交叉支撑41、屋面梁间拉条42 以及一些连接件,立柱21与屋面梁23之间、角柱22与屋面梁23之间的节点处拼装前由铰 链91连接,方便折叠,安装时采用刚性连接件固定,墙板31以及屋面板32采用夹层结构或 者复合材料夹层板,横向插入两侧刚架立柱21与屋面梁23之间。地梁1采用玻璃钢拉挤方管,梁间设置横向支撑梁,转角处采用连接件4和连接件 5固定以提高地梁整体性。刚架包括立柱21、角柱22和屋面梁23,采用玻璃钢拉挤成型,成 异形截面型材,或采用现有玻璃钢型材粘接而成,或采用两种方式的组合而成。待数榀刚架 2安装完毕后,设置柱间交叉抗风支撑41、屋面梁间拉条42等。墙板31以及屋面板32采 用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四周的墙板31在两榀刚架立柱21间自立柱21顶部沿立柱21长度 方向向下水平插入,直至立柱21顶。屋面板32在两榀刚架屋面梁23间自梁檐口端部沿梁 长度方向向屋脊方向插入,直至屋面梁23檐口端部,端部采用铝合金扣件封边,阻止屋面 板下滑。所述的立柱21、角柱22、屋面梁23、地梁1等均采用玻璃钢拉挤构件,具备良好的 物理力学性能。所述的刚架、地梁1均采用可折叠形式,安装中采用连接件固定。所述的墙板31、屋面板32由芯材34铺设上下玻璃纤维面层33构成,采用手糊工 艺、真空袋成型工艺、真空导入树脂成型工艺或RTM等工艺成型。所述的墙板31、屋面板32各自水平接缝处采用板边挑耳搭接、斜缝对接以及附加 H型材对接的形式,且不同的接缝方式均在接缝处设置防水密封条。所述的刚架型材立柱21、角柱22和屋面梁23截面侧面有供所述墙板31、屋面板 32横向插入的凹槽。所述的刚架柱即立柱21、角柱22或屋面梁23可在外侧粘结型材形成组合截面以 提高刚度,满足使用要求。所述的刚架梁柱即立柱21和屋面梁23,角柱22和屋面梁23节点处采用铰链91 永久相连,形成M形可折叠骨架,现场安装时先将M形梁柱骨架张开平置于地面,形成刚架 形状后在节点处用刚性连接件11、12和13固定。所述的交叉抗风支撑41设置在活动房端部两侧第一跨柱间,安装时采用螺钉与 型材立柱、角柱连接,其他柱间在柱顶设置一道水平拉条。所述的屋面梁间拉条42为玻璃钢拉挤片材,安装时采用螺钉连接于屋面梁23间。 采用柱间交叉支撑41、梁间拉条42等措施提高刚架整体稳定性。所述活动房屋利用集装箱作为载体运输,拼装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将集装箱作 为活动房一部分,且该活动房并可根据实际需要沿纵向按模数扩展。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房屋骨架型材及板材加工制作 简单,均可一次成型。除部分连接件外,骨架型材均可采用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具备坚固 耐用、保温性能好、电磁屏蔽及防腐蚀特性。且截面可设计性强,可以满足结构受力和正常 使用功能的需要,同时材料相对轻质的特性解决了以往活动房运输与安装不便的问题。同 时,房屋的安装便捷快速,轻便的M形折叠梁柱骨架仅靠一人便可快速在地面利用连接件 固定形成一榀刚架,通过两人可将刚架立起插入地梁并固定,墙板在两榀刚架立柱间自立 顶部沿立长度方向向下插入两侧柱凹槽,直至立柱顶,墙板利用自身重力在水平接缝处可 基本挤压密封,屋面板在两榀刚架屋面梁间自梁檐口端部沿梁长度方向向屋脊方向插入两 侧梁凹槽,直至屋面梁檐口端部,且最后一块屋面板可进一步压实墙板。本专利技术的房屋安装 时能够克服以往活动房屋在安装上工序繁琐,零部件杂乱,连接复杂的不足。采用的板材也 可具备保温隔热、防腐电磁屏蔽、耐腐蚀等各项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各种复杂环境对 活动房屋的要求,克服现有活动房屋在耐久性和使用功能上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房屋的结构示意图。图2-1,图2-2和图2-3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房屋型材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房屋地梁连接件的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房屋地梁连接件的另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图5-1,图5-2和图5-3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房屋型材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1和图6-2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房屋型材梁柱铰链连接的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图7-1和图7-2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房屋型材梁柱铰链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房屋型材柱与地梁连接的一种结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房屋围护板材结构示意图。图10-1、图10-2和图10-3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房屋板材水平接缝处搭接示意图。图11-1和图11-2是本专利技术活动房屋板材横向插入两侧刚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特点与功能,现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 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装配式活动房屋。它由地梁1、数榀刚架 2、围护的墙板31、屋面板32、柱间交叉抗风支撑41、屋面梁间拉条42以及连接件所构成。参阅图3及图4,本专利技术地梁1采用可折叠拉挤方管,折叠处采用连接件5固定,转 角处采用连接件4固定,地梁1连接件可为方形5,或L形4,在每个面上均有一个以上螺钉 穿过的孔洞41、51,由于连接件具有一定的连接面积,因此取到的固定作用较好,改善整个 地梁的稳定性。地梁1在一定间距位置有突起件21’,便于立柱21、角柱22安装时的准确 定位。安装时,立柱21管内槽卡住突起件21’,后用螺钉穿过立柱21底部孔洞22’与地梁 1的孔洞23’固定型材柱,参阅图8。参阅图2-1、图2-2、图2-3及5-1,图5-2和图5_3,本专利技术刚架2包括立柱21、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装配式活动房屋,包括地梁(1)、数榀刚架(2)、围护的墙板(31)和屋面板(32)、柱间交叉抗风支撑(41)、屋面梁间拉条(42),其特征在于立柱(21)与屋面梁(23)之间的节点处拼装前由铰链(91)连接,墙板(31)以及屋面板(32)采用夹层结构,横向插入两侧刚架立柱(21)与屋面梁(2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庆陆伟东孙小鸾方海陈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