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的高升力系统架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高升力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飞行器的高升力系统主要用于飞行器在起飞和着陆期间增加其升力、有效改善飞机失速条件,同时也改善了飞行器的爬升效率、进场速率。
2、传统的高升力系统基本上包含:操纵手柄、控制计算机、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操纵面、位置传感器以及传动部分的动力驱动装置、作动器、扭力杆组件和支撑轴承组件等组成。通过操纵手柄传输驾驶员的操纵指令到控制计算机,计算机经过解算后发出驱动指令至动力驱动装置,经液压驱动后通过传动线系将运动传递至操纵面,从而驱动缝翼或襟翼按设定的轨迹偏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高升力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高独立性、高完整性、高可靠性的特点。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升力系统,包括控制部分和传动部分;其中,控制部分包括操纵装置、控制单元ⅰ、控制单元ⅱ、左翼尖制动装置、右翼尖制动装置、左位置传感器和右位置传感器;传动部分包括动力驱动装置、扭力杆、支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升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分和传动部分;其中,控制部分包括操纵装置(1)、控制单元Ⅰ(2)、控制单元Ⅱ(3)、左翼尖制动装置(8)、右翼尖制动装置(9)、左位置传感器(10)和右位置传感器(11);传动部分包括动力驱动装置(4)、扭力杆(5)、支撑轴承(6)、作动器(7)、左内襟翼(12)、左外襟翼(13)、右内襟翼(14)和右外襟翼(15);左位、右置传感器(10)均为双通道配置,双通道对应电连接至控制单元Ⅰ、Ⅱ;左、右翼尖制动装置也均为双通道配置,双通道也对应电连接至控制单元Ⅰ、Ⅱ;控制单元Ⅰ、Ⅱ间通过总线连接;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4)的左、右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升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分和传动部分;其中,控制部分包括操纵装置(1)、控制单元ⅰ(2)、控制单元ⅱ(3)、左翼尖制动装置(8)、右翼尖制动装置(9)、左位置传感器(10)和右位置传感器(11);传动部分包括动力驱动装置(4)、扭力杆(5)、支撑轴承(6)、作动器(7)、左内襟翼(12)、左外襟翼(13)、右内襟翼(14)和右外襟翼(15);左位、右置传感器(10)均为双通道配置,双通道对应电连接至控制单元ⅰ、ⅱ;左、右翼尖制动装置也均为双通道配置,双通道也对应电连接至控制单元ⅰ、ⅱ;控制单元ⅰ、ⅱ间通过总线连接;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4)的左、右两侧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由支撑轴承(6)支撑的扭力杆(5),位于左侧的扭力杆(5)经作动器(7)分别与左内、外襟翼连接,位于右侧的扭力杆(5)也经作动器(7)分别与右内、外襟翼连接;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4)分别与控制单元ⅰ、ⅱ电连接;左翼尖制动装置(8)和左位置传感器(10)均安装于位于左侧的扭力杆(5)上,右翼尖制动装置(9)和右位置传感器(11)均安装于位于右侧的扭力杆(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升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纵装置(1)集成有正常操纵手柄(101)、正常/备用切换开关(102)和备用操纵手柄(103);正常/备用切换开关(102)能将系统切换至备用操纵模式,在备用操纵模式下能通过操纵备用操纵手柄(103)直接控制操纵面收放到所需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升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驱动装置(4)内集成有两个集成液压阀块(401)、两个液压马达(402)和一个差动齿轮箱(403);其中一个集成液压阀块(401)与一个液压马达(402)连接后再与控制单元ⅰ(2)连接构成一个独立的驱动通道;另一个集成液压阀块(401)与另一个液压马达(402)连接后再与控制单元ⅱ(3)连接构成另一个独立的驱动通道;两个独立驱动通道的液压马达(402)以差动速度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晨,喻燮晋,屈宗源,丁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