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4277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3
本技术公开了接地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接地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杆的一侧固定有接线端,所述接地杆的内部固定有方管,所述接地杆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接地杆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接地杆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三,所述方管的外侧开设有滑槽四,所述方管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滑槽二的内侧滑动有防滑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滑槽三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便于控制调节和固定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地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1、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2、风力发电的发电机组需要使用到接地装置将发电机组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但传统的接地装置中的接地端大多数采用的是将导体插入地下,但当导体插入较为松软的土壤中时,经常会出现导体容易倾倒或容易被拔出的情况,使得对于导体的固定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能够解决传统的接地装置中的接地端大多数采用的是将导体插入地下,但当导体插入较为松软的土壤中时,经常会出现导体容易倾倒或容易被拔出的情况,使得对于导体的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接地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杆的一侧固定有接线端,所述接地杆的内部固定有方管,所述接地杆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接地杆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接地杆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三,所述方管的外侧开设有滑槽四,所述方管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滑槽二的内侧滑动有防滑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滑槽三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可带动防滑机构运动,使防滑机构可增加接地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接地杆不易被拔出,同时通过设置的传动机构,使驱动机构同时能够带动限位机构,使限位机构可对接地杆进行限位固定,使接地杆的稳定性更好。

5、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滑动安装在方管内,所述传动杆的上端固定有齿条一,所述接地杆的内侧转动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外侧固定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滑槽一滑动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设置的滑槽一,使得转动板可在滑槽一内滑动调节。

7、可选的,所述齿轮一和转动板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齿轮一均与齿条一相互啮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设置的齿轮一与齿条一的相互啮合,使得齿轮一的转动可带动齿条一的滑动调节。

9、可选的,所述防滑机构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方管的外侧表面,所述伸缩杆的远离方管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的一侧转动有连接杆一。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设置的防滑机构,用于增加接地杆表面的摩擦力。

11、可选的,所述防滑板与滑槽二之间呈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的远离防滑板一端转动安装在传动杆的一侧表面,所述连接杆一与滑槽四之间呈滑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一,使得传动杆与防滑板之间构成同步运动。

13、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条二,所述齿条二固定在传动杆的一侧表面,所述方管的内侧转动有齿轮二,所述方管的内侧滑动有齿条三,所述齿条二和齿条三均与齿轮二相互啮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设置的齿轮二,使得齿条二和齿条三之间构成相向运动结构。

15、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齿条三一侧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侧转动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的远离滑动杆一端转动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滑槽三之间呈滑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二,使得滑动杆和限位板之间构成同步运动。

1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8、通过设置的转动板,使转动板的转动可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即可带动齿条一的滑动调节,使齿条一可带动传动杆进行上下滑动,在连接杆一的作用下,传动杆可带动防滑板进行伸缩调节,使防滑板可伸出接地杆外侧,从而增大接地杆与土壤的摩擦力;同时,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传动杆可带动滑动杆滑动调节,使滑动杆在连接杆二的作用下,带动限位板转动,使限位板可转动至接地杆的外侧,使限位板对接地杆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接地杆的整体稳定效果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杆(1)的一侧固定有接线端(11),所述接地杆(1)的内部固定有方管(12),所述接地杆(1)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一(13),所述接地杆(1)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二(14),所述接地杆(1)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三(15),所述方管(12)的外侧开设有滑槽四(16),所述方管(12)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滑槽二(14)的内侧滑动有防滑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4),所述滑槽三(1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传动杆(21),所述传动杆(21)滑动安装在方管(12)内,所述传动杆(21)的上端固定有齿条一(22),所述接地杆(1)的内侧转动有齿轮一(23),所述齿轮一(23)的外侧固定有转动板(24),所述转动板(24)与滑槽一(1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23)和转动板(24)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齿轮一(23)均与齿条一(22)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机构(3)包括伸缩杆(31),所述伸缩杆(31)的一端固定在方管(12)的外侧表面,所述伸缩杆(31)的远离方管(12)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滑板(32),所述防滑板(32)的一侧转动有连接杆一(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32)与滑槽二(14)之间呈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33)的远离防滑板(32)一端转动安装在传动杆(21)的一侧表面,所述连接杆一(33)与滑槽四(16)之间呈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齿条二(41),所述齿条二(41)固定在传动杆(21)的一侧表面,所述方管(12)的内侧转动有齿轮二(42),所述方管(12)的内侧滑动有齿条三(43),所述齿条二(41)和齿条三(43)均与齿轮二(42)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固定在齿条三(43)一侧的滑动杆(51),所述滑动杆(51)的一侧转动有连接杆二(52),所述连接杆二(52)的远离滑动杆(51)一端转动有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与滑槽三(15)之间呈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杆(1)的一侧固定有接线端(11),所述接地杆(1)的内部固定有方管(12),所述接地杆(1)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一(13),所述接地杆(1)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二(14),所述接地杆(1)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三(15),所述方管(12)的外侧开设有滑槽四(16),所述方管(12)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滑槽二(14)的内侧滑动有防滑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4),所述滑槽三(1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传动杆(21),所述传动杆(21)滑动安装在方管(12)内,所述传动杆(21)的上端固定有齿条一(22),所述接地杆(1)的内侧转动有齿轮一(23),所述齿轮一(23)的外侧固定有转动板(24),所述转动板(24)与滑槽一(1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23)和转动板(24)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齿轮一(23)均与齿条一(22)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接地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善义赵海荣陈瑞鹏高建宏陈伟黄涛李聪赵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