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4177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包括:船体和设置在所述船体顶部的储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顶部的摆动喷药组件;所述摆动喷药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船体顶部的固定框,设置在所述固定框顶部的第一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转动轴。通过将喷头置于船体的底部,并通过水泵的配合,可以使得药物在水下进行投放,避免投放的药物浮于水面上导致的药物蒸发,使得治理未达到预期效果,同时通过船体顶部设置的摆动喷药组件,可以使底部的喷头实现往复摆动的效果,进而无需反复挪动船体,即可将喷头对多个方向进行出药,从而扩大了投放药物的范围,提高了工作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污染治理,尤其涉及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进程的加快,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特别对于水质的破坏也日益加剧,由于环境的污染,我们周围的很多河湖中都会出现水体黑臭、水质变差和蓝藻频发的现象,因此对于水污染的治理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水体常规的治理方法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其中,生物修复技术通过生物手段处理被污染的水体达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如向污染河湖里投放生物菌药剂等,因此需要使用到加药装置进行投放。

2、专利号为cn214611577u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流域治理加药装置,使用时,把药物与水倒进进料斗的内部,堵盖盖住进料斗,启动电机带动搅拌棒转动,药与水进行均匀搅拌混合,通过远程控制无人机工作,通过电磁阀控制喷头的开关,药水通过连接管下落到撒药器的内部,通过喷头喷洒出去,同时搅拌轴通过连杆带动连接管转动,连接管带动撒药器转动,撒药器的转动增大了撒药水的面积。

3、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虽然通过无人机完成了对河湖水域的药物投放,但是喷淋的药物大都浮于水面上,可能会出现喷淋的药物蒸发,或者不能与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充分的混合,使得治理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并且现有技术中对河湖加药的装置进行对药物的投放时,多数为船体上安装出药喷头进行投放,喷头进行出药往往是固定喷出在一个方向,对不同范围进行喷出投放时需要挪动船体,使用时便捷性较低,降低了工作时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包括:船体和设置在所述船体顶部的储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顶部的摆动喷药组件;

3、所述摆动喷药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船体顶部的固定框,设置在所述固定框顶部的第一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面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和扇形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

4、所述船体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固定框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船体底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固定有喷头。

5、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船体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储水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头的一端连接。

6、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和船体的内侧转动连接。

7、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船体的内侧转动连接。

8、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搅拌组件,所述混合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箱顶部的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转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侧面的若干搅拌杆;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储水箱内侧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转动杆的侧面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储水箱的内侧转动连接。

9、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杆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在搅拌时对结块的药剂进行分散的若干分散孔。

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搅拌叶片倾斜设置,且呈圆周阵列的方式分布在所述转盘的顶部。

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和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连接。

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内部贯通至所述储水箱的内部。

13、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的侧面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储水箱内部剩余水量的刻度表。

14、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通过将喷头置于船体的底部,并通过水泵的配合,可以使得药物在水下进行投放,避免投放的药物浮于水面上导致的药物蒸发,使得治理未达到预期效果,同时通过船体顶部设置的摆动喷药组件,可以使底部的喷头实现往复摆动的效果,进而无需反复挪动船体,即可将喷头对多个方向进行出药,从而扩大了投放药物的范围,提高了工作时的效率。

16、(2)本技术中,通过在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混合搅拌组件,在对药物在储水箱内进行混合时,通过搅拌杆和转盘上的搅拌叶片的配合,可以将水和药物进行混合,且通过搅拌叶片在转盘顶部倾斜设置,在转动时会形成螺旋状的搅拌水流,使得混合更加均匀,并通过在搅拌杆的表面开设若干分散孔,在搅拌过程中可以对结块的药剂进行快速的分散,提高了搅拌时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和设置在所述船体(1)顶部的储水箱(2),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1)顶部的摆动喷药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顶部设置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管(41),所述连接管(41)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储水箱(2)的内部,所述水泵(4)的输出端设置有软管(42),所述软管(42)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头(39)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3)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固定框(3)的内侧和船体(1)的内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6)与所述主动齿轮(32)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杆(36)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船体(1)的内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搅拌组件,所述混合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箱(2)顶部的第二电机(5),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5)输出端的转动杆(51),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杆(51)侧面的若干搅拌杆(52);所述转动杆(51)靠近所述储水箱(2)内侧底部的侧面设置有转盘(53),所述转盘(53)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54),所述转动杆(51)的侧面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储水箱(2)的内侧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52)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在搅拌时对结块的药剂进行分散的若干分散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搅拌叶片(54)倾斜设置,且呈圆周阵列的方式分布在所述转盘(53)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31)和所述第二电机(5)均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固定框(3)的顶部和所述储水箱(2)的顶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6),所述进水口(6)的内部贯通至所述储水箱(2)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储水箱(2)内部剩余水量的刻度表(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和设置在所述船体(1)顶部的储水箱(2),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1)顶部的摆动喷药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顶部设置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管(41),所述连接管(41)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储水箱(2)的内部,所述水泵(4)的输出端设置有软管(42),所述软管(42)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头(39)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3)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固定框(3)的内侧和船体(1)的内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6)与所述主动齿轮(32)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杆(36)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船体(1)的内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湖水治理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搅拌组件,所述混合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水箱(2)顶部的第二电机(5),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5)输出端的转动杆(51),以及设置在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刘欣谢文琪郭有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逐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