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64084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溴氰虫酰胺5~35%,分散剂1~20%,助分散剂1~5%,润湿剂1~5%,防腐剂0.1~1%,消泡剂0.1~1%,防冻剂1~10%,助悬浮剂1~5%,余量为水;所述纳米水悬浮剂的粒径为D50:200~400nm,或D90:300~700nm,或D98:600~900nm。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纳米农药水悬浮剂的粒径分布在200~900nm之间,有助于原药活性成分渗透穿过植物组织或虫体的组织膜,促进原药活性成分对靶标的杀虫效果;通过分散剂、助分散剂及润湿剂的合理组合及平衡,形成良好的分散性,同时具有优异的润湿性能,加大在靶标上的附着力和沉积量,从而提高农药活性成分的药效和利用率,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及使用次数,减少农残和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特别涉及一种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水悬浮剂又称胶悬浮剂,指在添加助剂(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ph调节剂、防腐剂和消泡剂等)的作用下,将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原药分散到水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现有水悬浮剂粒径范围通常在控制在5微米左右,即d90≤5微米,属于热力学不稳定多分散体系,可与水任意比例均匀混合分散,加工使用方便。该剂型是以水基质,几乎不添加有机溶剂,所以使用安全、环保、便利等优点。

2、但也有许多不足,表现在制剂加工及产品销售过程中,水悬浮剂普遍存在:⑴分散性问题,粒子间的相互吸引引起原药颗粒间的絮凝和聚集,直接影响产品的货架期;⑵奥氏熟化问题,奥氏熟化作用导致农药颗粒在贮存过程中粒径大小分布的变化,其中粒径长大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等;⑶悬浮剂稳定性问题,在重力场作用下导致悬浮体系的分层和粒子沉积现象。其中,产生奥氏熟化问题的原因在于农药粒子大小和农药活性成分各晶态间溶解度有关。因此,若想降低奥氏熟化作用,必须降低产品粒径大小和分布范围。

3、同时,现有提高水悬浮剂稳定性的具体措施包括:⑴选择水溶性小、晶体稳定的固体农药加工成水悬浮剂;⑵控制研磨后农药粒子粒径大小和分布,其粒径一般控制在5微米以内,粒径分布尽可能窄;⑶合理控制水悬浮剂的粘度,在不影响水悬浮剂分散性、流动性等指标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助悬浮剂等。

4、现有溴氰虫酰胺水悬浮剂的粒径普遍在5微米以内,即d90≤5微米,粒径仍然偏大,不利于活性成分侵占和攻击靶标,生物活性和靶标利用率低,影响药效发挥,尤其是作物病虫害爆发的时候需要多次施药,导致作物农药残留超标,进而造成环境污染及食用安全风险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溴氰虫酰胺水悬浮剂的粒径的偏大导致溴氰虫酰胺生物活性和靶标利用率低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溴氰虫酰胺5~35%,分散剂1~20%,助分散剂1~5%,润湿剂1~5%,防腐剂0.1~1%,消泡剂0.1~1%,防冻剂1~10%,助悬浮剂1~5%,余量为水;

3、所述纳米水悬浮剂的粒径为d50:200~400nm,或d90:300~700nm,或d98:600~900nm。

4、更优选地,其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溴氰虫酰胺10~20%,分散剂7~15%,助分散剂2~4%,润湿剂1~2%,防腐剂0.1~0.3%,消泡剂0.1~0.3%,防冻剂1~6%,助悬浮剂1~3%,余量为水。

5、更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分散剂,或磷酸酯类分散剂,或聚醚硫酸盐类分散剂。

6、更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与聚醚硫酸盐混合型分散剂,或磷酸酯与聚醚硫酸盐混合型分散剂。

7、更优选地,所述助分散剂为eo-po嵌段聚醚共聚物类分散剂。

8、更优选地,所述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

9、更优选地,所述防腐剂为苯并异噻唑啉酮防腐剂。

10、更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改性聚醚类消泡剂。

11、更优选地,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乙二醇及尿素中的一种。

12、更优选地,所述助悬浮剂为黄原胶、硅酸镁铝、纤维素及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黄原胶在使用时需配成水溶液使用。

13、更优选地,所述黄原胶配制成1.0~2.0%的水溶液使用。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水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将溴氰虫酰胺5~35%、分散剂1~20%、助分散剂1~5%、润湿剂1~5%、助悬浮剂1~5%总量的90%以上、防冻剂1~10%、消泡剂0.1~1%总量的40~60%和水总量的60~80%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带有氧化锆珠的纳米砂磨机中砂磨,待粒径达到200~900nm后,加入剩余的40~60%消泡剂、剩余的助悬浮剂、防腐剂和剩余的水,搅拌分散均匀,即得纳米农药悬浮剂。

15、进一步地,将溴氰虫酰胺10~20%、分散剂7~15%、助分散剂2~4%、润湿剂1~2%、硅酸镁铝助悬浮剂1~2%、防冻剂1~6%、消泡剂0.1~0.3%总量的50%和水总量的80%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带有氧化锆珠的纳米砂磨机中砂磨,待粒径达到200~900nm后,加入剩余的消泡剂、黄原胶水溶液助悬浮剂0.1~1%、防腐剂和剩余的水,搅拌分散均匀,即得纳米农药悬浮剂。

16、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锆珠的粒径为0.1~0.4mm。

17、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锆珠的粒径为0.2~0.4mm。

18、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溴氰虫酰胺纳米水悬浮剂在防治甜菜夜蛾、蓟马、白粉虱、蚜虫中的应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⑴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纳米农药水悬浮剂的粒径分布在200~900nm之间,有助于原药活性成分渗透穿过植物组织或虫体的组织膜,促进原药活性成分对靶标的杀虫效果;通过分散剂、助分散剂及润湿剂的合理组合及平衡,形成良好的分散性,同时具有优异的润湿性能,通过降低在靶标的表面张力,提高纳米颗粒的亲水或亲油性,加大在靶标上的附着力和沉积量,从而提高农药活性成分的药效和利用率,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及使用次数,减少农残和对环境的污染。

21、⑵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组合各种分散剂、助分散剂、润湿剂及少量的助悬浮剂,能够显著改善水悬浮剂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和稳定性,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促进有效成分在靶标位置的渗透和吸收,改善农药活性成分在叶面或虫体表面的附着、沉积和展布的性能,使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提高30%以上,并能减少农药在植株和叶片表面的流失,改善农药活性成分对靶标发挥生物活性的方式和效率,直接透过植株并实现内部传到,或直接渗透虫体的蜡质层,显著提升杀虫效果。

22、⑶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在不显著提升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纳米农药水悬浮剂的制备,提升了药效,并加速了农药残留物在植物及水体等环境中的降解过程,改善了纳米农药水悬浮剂对生物体和环境的安全性,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降低了农产品残留和环境污染的风险,增强了新型农药制剂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溴氰虫酰胺5~35%,分散剂1~20%,助分散剂1~5%,润湿剂1~5%,防腐剂0.1~1%,消泡剂0.1~1%,防冻剂1~10%,助悬浮剂1~5%,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溴氰虫酰胺10~20%,分散剂7~15%,助分散剂2~4%,润湿剂1~2%,防腐剂0.1~0.3%,消泡剂0.1~0.3%,防冻剂1~6%,助悬浮剂1~3%,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分散剂,或磷酸酯类分散剂,或聚醚硫酸盐类分散剂,或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与聚醚硫酸盐混合型分散剂,或磷酸酯与聚醚硫酸盐混合型分散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分散剂为EO-PO嵌段聚醚共聚物类分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或二异丙基萘磺酸盐类润湿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苯并异噻唑啉酮防腐剂,所述苯并异噻唑啉酮防腐剂在使用时应配制成2%至3%的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浮剂为黄原胶、硅酸镁铝、纤维素及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黄原胶在使用时需配成水溶液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原胶配制成1.0~2.0%的水溶液使用。

9.一种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水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溴氰虫酰胺5~35%、分散剂1~20%、助分散剂1~5%、润湿剂1~5%、助悬浮剂1~5%总量的90%以上、防冻剂1~10%、消泡剂0.1~1%总量的40~60%和水总量的60~80%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带有氧化锆珠的纳米级砂磨机中砂磨,待粒径达到200~900nm后,加入剩余的40~60%消泡剂、剩余的助悬浮剂、防腐剂和剩余的水,搅拌分散均匀,即得纳米农药悬浮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搅拌均匀步骤添加硅酸镁铝助悬浮剂0.9~4.5%,待粒径达到200~900nm后添加黄原胶水溶液助悬浮剂0.1~0.5%。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珠的粒径为0.1~0.4mm。

12.一种溴氰虫酰胺纳米水悬浮剂在防治甜菜夜蛾、蓟马、白粉虱、蚜虫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溴氰虫酰胺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溴氰虫酰胺5~35%,分散剂1~20%,助分散剂1~5%,润湿剂1~5%,防腐剂0.1~1%,消泡剂0.1~1%,防冻剂1~10%,助悬浮剂1~5%,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溴氰虫酰胺10~20%,分散剂7~15%,助分散剂2~4%,润湿剂1~2%,防腐剂0.1~0.3%,消泡剂0.1~0.3%,防冻剂1~6%,助悬浮剂1~3%,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类分散剂,或磷酸酯类分散剂,或聚醚硫酸盐类分散剂,或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盐与聚醚硫酸盐混合型分散剂,或磷酸酯与聚醚硫酸盐混合型分散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分散剂为eo-po嵌段聚醚共聚物类分散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或二异丙基萘磺酸盐类润湿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苯并异噻唑啉酮防腐剂,所述苯并异噻唑啉酮防腐剂在使用时应配制成2%至3%的水溶液;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萍张吉利张新永李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派润上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