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毛细管材的内表面酸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3863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毛细管材的内表面酸洗方法,包括步骤:一、待酸洗管材整理及固定:将多根直立的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底端对齐且下部通过密封垫圈一进行紧箍固定后,形成一个直立的金属毛细管束;二、插管,插管过程中,确保密封垫圈一始终固定在所述金属毛细管束下部且其四周外壁始终与立式酸洗筒的内壁紧密接触;三、酸洗:待多根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均完全浸入酸洗液中后,按照常规酸洗方法,完成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内表面的酸洗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合理、投入成本低、酸洗步骤简单且实现方便、酸洗效果好、能简便实现内径小于或等于2mm的金属毛细管材的酸洗过程,同时能实现一次同时对多支金属毛细管材的内表面进行酸洗的酸洗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管材的表面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毛细管材的内表 面酸洗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管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或成品出厂前,一般均需要经过表面酸洗,管材加工 过程中的酸洗工序通常安排在中间热处理(或称退火)前后。其中,热处理前酸洗的主要 目的是去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层,同时起到除油的作用;热处理后酸洗,主要用以去除 热处理阶段生成的氧化层,避免氧化夹杂存在于后续加工当中影响管材性能。而成品酸洗 一般为光亮酸洗,目的在于提高管材的表面质量。对于内径在2mm以上的管材,表面张力作用影响微小,酸液可以顺利在管材内流 动,实现酸洗过程;但当管材内径小于2mm时,液体表面张力作用明显增强,酸液很难在管 内流动,或无法流入管材内部,原因在于当酸液与管材内部气体相接触时,会形成一个表面 层,处于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所以它们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力的作用,使 得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同时,受到液体分子间内聚力的影响,使得液面自动收缩,从而 使酸液尽可能地缩小它的表面面积,不流入毛细管材内部,从而使得酸洗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毛细 管材的内表面酸洗方法,其设计新颖合理、投入成本低、酸洗步骤简单且实现方便、酸洗效 果好、能简便实现内径小于或等于2mm的金属毛细管材的酸洗过程,同时能实现一次同时 对多支金属毛细管材的内表面进行酸洗的酸洗过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毛细管材的内表面酸 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待酸洗管材整理及固定将多根直立的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底端对齐且 下部通过密封垫圈一进行紧箍固定后,形成一个直立的金属毛细管束;多根待酸洗金属毛 细管材的材质、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步骤二、插管,其插管过程如下201、插管将步骤一中所述金属毛细管束由上至下直插入内部装有酸洗液且呈水 平放置的立式酸洗筒内,直至所述金属毛细管束底端与立式酸洗筒内所装酸洗液相接触; 所述立式酸洗筒为上部开口的圆柱筒且其内腔高度不低于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的高度,所 述密封垫圈一的外径与立式酸洗筒的内径相同;所述酸洗液为对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所用 材质进行酸洗的通用酸洗液;202、短时间停留当所述金属毛细管束底端与立式酸洗筒内所装酸洗液相接触 时,停止插管且停留t秒后再继续进行插管,所停留的时间t秒为根据毛细现象所述酸洗液 进入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内部所需要的时间;4203、压管待停留t秒后,再采用压板由上至下将所述金属毛细管束垂直压入立 式酸洗筒内,直至多根所述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均完全浸入立式酸洗筒内所装的酸洗液 中;且压管过程中,应确保密封垫圈一始终固定在所述金属毛细管束下部且其四周外壁始 终与立式酸洗筒的内壁紧密接触;步骤三、酸洗待步骤203中所述的多根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均完全浸入酸洗液 中后,按照常规对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所用材质进行酸洗的方法,完成待酸洗金属毛细管 材内表面的酸洗过程。上述,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待酸洗金属 毛细管材为内径< 2mm的金属毛细管材。上述,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密封垫圈 一由泡沫橡胶制成。上述,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密封垫圈 一为由硅胶制成的硅胶密封垫。上述,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通过密封 垫圈一对多根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的下部进行紧箍固定后,还需采用密封垫圈二对多根待 酸洗金属毛细管材的上部进行紧箍固定;所述密封垫圈二的外径与立式酸洗筒的内径相 同。上述,其特征是步骤三中所述酸洗过程结 束后,将所述金属毛细管束自立式酸洗筒内拔出且将其倒置后,再按照步骤二至步骤三中 所述的插管和酸洗方法对所述金属毛细管束重复进行一次酸洗。上述,其特征是步骤201中所述立式酸洗 筒内所装酸洗液的体积Vtl > s · h-Vi,式中s为立式酸洗筒的内腔的横截面积,h为待酸洗 金属毛细管材的高度,V1为多根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的总体积。上述,其特征是步骤203中所述的压板为 上部设置有推把的下压挡板,所述下压挡板为圆形板且其直径不小于立式酸洗筒的内径, 步骤201中所述的立式酸洗筒水平放置在酸液回收盘上。上述,其特征是步骤201中所述的立式酸 洗筒为PVC塑料筒。上述,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待酸洗金 属毛细管材为纯钛管材、钛合金管材或镁合金管材,步骤202中短时间停留时,所停留的时 间t = 2 3秒。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所用酸洗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且投入成本低,使用操作简便。2、酸洗方法简单且操作方便,只需将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束下部用密封垫圈进行固 定后插入立式酸洗筒内部进行酸洗即可,所用的酸洗液和酸洗方法及酸洗时间均与常规酸 洗过程相同。3、设计合理,将传统卧式酸洗槽改为立式酸洗筒,配合硅胶密封垫,通过液体压力 和毛细现象的共同作用,迫使酸液进入金属毛细管材内部,完成酸洗过程,酸洗过程中,固 定在待酸洗管材头部(即上部)的硅胶密封垫起固定作用,固定在待酸洗管材尾部(即下部)的硅胶密封垫起密封和固定作用(其首先随待酸洗管材侵入酸液)。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 利用固定在待酸洗管材尾部的硅胶密封垫固定待酸洗管材且结合毛细现象,在外力作用下 (具体是在下压挡板的压力作用下),将酸洗筒中的酸洗液压入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内部, 完成酸洗过程。与传统酸洗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卧式酸洗槽改为立式酸洗筒,通过套在待酸 洗管材端部与酸洗筒等内径的硅胶密封垫限制酸液流动方向,将一束多支待酸洗的金属毛 细管束推入酸筒当中,结合毛细现象,使酸液进入毛细管内,实现内表面酸洗。其原理在于 套在待洗管材下部且与立式酸洗筒等内径的硅胶密封垫限制了酸洗液的流动方向,在管材 上部施加一推力,迫使酸液流入待酸洗管材内部;另外,由于毛细现象的存在,管内表层酸 液会对下层酸液施以一个拉力,使酸液沿着毛细管壁上升,当待酸洗管材持续受到外力的 推动作用浸入,使管内酸液持续上升,清洗管材内壁。因此,在这两种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使 得酸液进入金属毛细管材内部,完成酸洗过程。4、酸洗效果好,能简单、方便实现内径小于或等于2mm的金属毛细管材的酸洗过程。5、由于将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通过硅胶密封垫固定为一个金属管束,因而能实现 一次同时对多支金属毛细管材的内表面进行酸洗的酸洗过程。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合理、投入成本低、酸洗步骤简单且实现方便、酸洗效 果好、能简便实现内径小于或等于2mm的金属毛细管材的酸洗过程,同时能实现一次同时 对多支金属毛细管材的内表面进行酸洗的酸洗过程。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用下压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酸洗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 2-密封垫圈一 ; 3-立式酸洗筒;4-密封垫圈二;5-推把;6-酸液回收盘;7-下压挡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包括 以下步骤步骤一、待酸洗管材整理及固定将多根直立的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1底端对齐 且下部通过密封垫圈一 2进行紧箍固定后,形成一个直立的金属毛细管束;多根待酸洗金 属毛细管材1的材质、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实际进行酸洗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毛细管材的内表面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待酸洗管材整理及固定:将多根直立的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1)底端对齐且下部通过密封垫圈一(2)进行紧箍固定后,形成一个直立的金属毛细管束;多根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1)的材质、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步骤二、插管,其插管过程如下:  201、插管:将步骤一中所述金属毛细管束由上至下直插入内部装有酸洗液且呈水平放置的立式酸洗筒(3)内,直至所述金属毛细管束底端与立式酸洗筒(3)内所装酸洗液相接触;所述立式酸洗筒(3)为上部开口的圆柱筒且其内腔高度不低于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1)的高度,所述密封垫圈一(2)的外径与立式酸洗筒(3)的内径相同;所述酸洗液为对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1)所用材质进行酸洗的通用酸洗液;  202、短时间停留:当所述金属毛细管束底端与立式酸洗筒(3)内所装酸洗液相接触时,停止插管且停留t秒后再继续进行插管,所停留的时间t秒为根据毛细现象所述酸洗液进入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1)内部所需要的时间;  203、压管:待停留t秒后,再采用压板由上至下将所述金属毛细管束垂直压入立式酸洗筒(3)内,直至多根所述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1)均完全浸入立式酸洗筒(3)内所装的酸洗液中;且压管过程中,应确保密封垫圈一(2)始终固定在所述金属毛细管束下部且其四周外壁始终与立式酸洗筒(3)的内壁紧密接触;  步骤三、酸洗:待步骤203中所述的多根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1)均完全浸入酸洗液中后,按照常规对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1)所用材质进行酸洗的方法,完成待酸洗金属毛细管材(1)内表面的酸洗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强于振涛张亚峰袁思波尉北玲韩建业刘春潮刘少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