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强化18-8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奥氏体不锈钢是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钢种之一,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20世纪初期,maurer和strauss共同研制出18-8系奥氏体不锈钢。可以应用于高温服役环境的常用的18-8不锈钢牌号有304h、347h、316h、321h等牌号。但随着服役的环境的恶化,发现18-8系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下强度难以满足需求。后续,工程师们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进一步强化18-8系奥氏体不锈钢:添加微合金元素、进行特殊的热机械加工及热处理。基于此,衍生出更多高性能的18-8系奥氏体不锈钢。日本住友金属株式会社和三菱重工在304h奥氏体不锈钢基础上添加了3% cu和0.5% nb,开发出super304h奥氏体不锈钢,并需要通过时效处理析出nbcrn、nb(c,n)、m23c6和纳米级析出相来提高高温力学性能。347hfg则是通过特殊的热机械加工和热处理工艺,使晶粒度级别达到8级以上,有效地提高了347h抗氧化性和力学性能。这两种强化18-8系奥氏体不锈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18-8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准18-8系奥氏体不锈钢组分中加入大于0.05 wt.%且小于0.1 wt.%的金属Ti,并按照以下组分元素添加顺序进行冶炼:先加入纯铁、金属Ni,再加入目标含量40%~60%的金属Cr,接着加入金属Ti,最后加入剩余目标含量的金属Cr以及组分中的其他元素;在加入金属Ti之前,控制钢液中的自由氧含量为30~60 ppm,同时N元素含量不大于100 ppm;从而形成强化18-8系奥氏体不锈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强化18-8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加入金属Ti之前,钢液中的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18-8系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准18-8系奥氏体不锈钢组分中加入大于0.05 wt.%且小于0.1 wt.%的金属ti,并按照以下组分元素添加顺序进行冶炼:先加入纯铁、金属ni,再加入目标含量40%~60%的金属cr,接着加入金属ti,最后加入剩余目标含量的金属cr以及组分中的其他元素;在加入金属ti之前,控制钢液中的自由氧含量为30~60 ppm,同时n元素含量不大于100 ppm;从而形成强化18-8系奥氏体不锈钢。
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平,孙鲁研,彭彦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