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361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及控制方法,属于慢波传输线技术领域,包括第一信号线、与第一信号线并联的第二信号线、与第一信号线相接的多个悬挂电容、与多个悬挂电容相接的浮空金属地、位于第二信号线两侧的接地屏蔽层,控制浮空金属地和两侧接地屏蔽层连接的第一开关、控制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连接的第二开关,通过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控制,实现高延迟线路、低延迟线路、高特性阻抗线路、低特性阻抗线路之间的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采用数控技术在传输线上实现灵活的阻抗分布以及高低延迟,具有高阻抗比、高延迟差、低损耗、小尺寸的优点,能够适应不同频率范围的需求,可实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慢波传输线,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慢波传输线是一种特殊结构的传输线,通过在传输线中引入周期性结构或周期性耦合,可以减小传输线的相速度,减慢电磁波在传输线上的传播。一方面,慢波结构不仅可以增大传输线单位长度的时延,从而实现对射频信号的时延控制;另一方面,由于相速度与波长相关,高频的电磁波具有较短的波长,慢波结构还可以增强传输线路的慢波效应从而小型化传输线路。作为射频领域的一种常用技术,慢波传输线在功率放大器、射频滤波器、移相器、真时延、耦合器、天线、振荡器等射频电路和微波器件中都有广泛运用。

2、现有的慢波传输线结构一般是通过改变周围的电磁环境来进行调节特性阻抗,例如cn111048877b和cn115833774a的专利文献,均是通过在信号线垂直方向上添加辅助导体,改变信号线的周期性电容来实现慢波结构。然而,这在用于实现基于低特性阻抗慢波传输线的真时延电路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首先考虑到真时延电路中的高延迟状态,为了实现更低的特性阻抗,例如25欧姆,信号线四周层几乎都需要添加长条辅助导体,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并联的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相接的多个悬挂电容、与多个所述悬挂电容相接的浮空金属地、位于所述第二信号线两侧的接地屏蔽层,控制浮空金属地和两侧接地屏蔽层连接的第一开关、控制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连接的第二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电容分布于第一信号线的垂直方向,沿着第一信号线的水平方向周期性排列;所述悬挂电容一端连接第一信号线,另一端连接浮空金属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并联的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相接的多个悬挂电容、与多个所述悬挂电容相接的浮空金属地、位于所述第二信号线两侧的接地屏蔽层,控制浮空金属地和两侧接地屏蔽层连接的第一开关、控制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连接的第二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电容分布于第一信号线的垂直方向,沿着第一信号线的水平方向周期性排列;所述悬挂电容一端连接第一信号线,另一端连接浮空金属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第一信号线两侧平行位置;所述接地屏蔽层包括第一接地屏蔽和第二接地屏蔽层。

4.一种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的控制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实现,其特征在于:通过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控制,实现高延迟线路、低延迟线路、高特性阻抗线路、低特性阻抗线路之间的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控变阻抗慢波传输线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心怡王方凯车晓琴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