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609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站,包括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之间的中间水箱,所述第一塔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塔体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中间水管,所述第一中间水管远离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中间水箱的上端连接,所述中间水箱的下端连接有第二中间水管,所述第二中间水管远离中间水箱的一端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远离第二中间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可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空冷塔冷却效率较低,特别是夏季高温时段,难以满足冷却负荷要求;二是闭式冷却塔耗水量较大,在干旱缺水地区难以大范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换热站


技术介绍

1、空冷塔是冷却塔的一种,空冷塔内布置有散热器,通过环境空气与散热器内循环水进行间壁式换热,空气与水不直接接触;换热过程无水的蒸发损耗,但冷却效率较低,特别是夏季高温时段,难以满足冷却负荷要求。闭式冷却塔也是冷却塔的一种,塔内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有风机、除水器、喷淋装置、散热盘管,在冬季可不开喷淋,此时换热过程类似于空冷塔;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开启喷淋,喷淋水直接喷淋至散热盘管外侧,通过管外喷淋水蒸发以及喷淋水与管内循环水间的显热换热,实现冷却管内循环水的目的,换热效率高;但是闭式冷却塔耗水量较大,在干旱缺水地区难以大范围使用。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兼顾冷却效果和蒸发水耗的新型换热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站。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之间的中间水箱,所述第一塔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塔体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中间水管,所述第一中间水管远离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中间水箱的上端连接,所述中间水箱的下端连接有第二中间水管,所述第二中间水管远离中间水箱的一端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远离第二中间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塔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上端设置有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一排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塔体的下端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集水槽上方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上部设置有第一布水管,所述第一布水管与第一水泵连接,所述第一布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喷嘴。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铰链门,所述集水槽设置在铰链门下部,第一喷嘴设置在铰链门上部,填料设置在集水槽和第一喷嘴之间。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集水槽设置在第一塔体的底部,所述填料位于第一塔体内部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一喷嘴位于填料上方。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整体呈v型设置,所述换热器的夹角为r,20°≤r≤60°,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检修通道。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塔体的侧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中间水管上设置有温度计、第二控制阀和第二水泵。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中间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水泵和第三控制阀。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塔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上端设置有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排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风机。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塔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池,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布水管,所述第二布水管与集水池连通,所述第二布水管上方朝向第二换热器设置有多个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布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水泵,所述第四水泵连接有第四控制阀。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可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空冷塔冷却效率较低,特别是夏季高温时段,难以满足冷却负荷要求;二是闭式冷却塔耗水量较大,在干旱缺水地区难以大范围使用。本专利中,第一塔体增加了进风预冷系统,与传统的空冷塔相比,初投资可节省换热面积5-20%,运行性能可提升30-80%;由于本换热站可根据环境条件进行多模式运行,以最大程度充分利用干空气能进行空冷,故与传统的闭式冷却塔相比,可节水20-100%,100%即为单纯空冷工况运行。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之间的中间水箱,所述第一塔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塔体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中间水管,所述第一中间水管远离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中间水箱的上端连接,所述中间水箱的下端连接有第二中间水管,所述第二中间水管远离中间水箱的一端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远离第二中间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上端设置有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一排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塔体的下端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集水槽上方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上部设置有第一布水管,所述第一布水管与第一水泵连接,所述第一布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喷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铰链门,所述集水槽设置在铰链门下部,第一喷嘴设置在铰链门上部,填料设置在集水槽和第一喷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设置在第一塔体的底部,所述填料位于第一塔体内部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一喷嘴位于填料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翅片管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整体呈V型设置,所述换热器的夹角为R,20°≤R≤60°,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检修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塔体的侧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水管上设置有温度计、第二控制阀和第二水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间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水泵和第三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上端设置有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排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池,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布水管,所述第二布水管与集水池连通,所述第二布水管上方朝向第二换热器设置有多个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布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水泵,所述第四水泵连接有第四控制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塔体和第二塔体之间的中间水箱,所述第一塔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塔体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中间水管,所述第一中间水管远离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中间水箱的上端连接,所述中间水箱的下端连接有第二中间水管,所述第二中间水管远离中间水箱的一端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远离第二中间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上端设置有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一排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塔体的下端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集水槽上方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上部设置有第一布水管,所述第一布水管与第一水泵连接,所述第一布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喷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铰链门,所述集水槽设置在铰链门下部,第一喷嘴设置在铰链门上部,填料设置在集水槽和第一喷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设置在第一塔体的底部,所述填料位于第一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伟何锁盈高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凯翔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