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35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该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五味子6~12g,黄芩6~12g,大黄3~9g,柴胡6~12g,车前子9~15g,甘草3~9g,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中兽药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煎煮药液;B、浓缩滤液;C、灌装、灭菌。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纯中药制剂,治疗肝炎效果确切,更重要的是不存在传播病原微生物的危险,由于采用纯中药为原料,经提取后,运输,使用方便,不存在药物残留问题,为生产绿色环保型禽畜产品提供了前提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禽类肝炎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在现代养殖过程中,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动物健康最大因素,部分传染性疾病能够导致动物大批死亡,其主要原因或是病原微生物在器官内的繁殖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从而造成各器官功能的丧失,特别是对肝脏损害极易引发肝炎造成死亡;或者是病原微生物产生大量毒素,这些毒素往往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导致肝损伤,继发肝炎造成死亡。在生产中为了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以及维持动物生命健康,会在饲料中加入各种添加剂,如抗生素,抗寄生虫药物,杀菌药物等,这些药物在肠道内吸收,被送往肝脏分解代谢,大剂量、长时间的使用饲料添加剂常常引起肝脏解毒系统和抗氧化系统损伤,出现淤血、出血现象,引发肝炎;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饲养户随意加大药物剂量,超剂量使用药物更容易引起肝脏疾病的发生。到目前为止,人们的治疗肝炎注意力还主要集中在抗菌消炎等方面,而忽视调节恢复机体自身的功能,并且,在市面上还未出现治疗动物肝炎的药物,而中医治疗肝脏病一直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从中医药治疗肝炎是可行的。中医认为,肝属木,性主动、主升,与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保持全身气机畅通,通而不滞,散而不郁,气血调和,内府功能正常。肝脏发生炎症,会出现肝失疏泄,一方面可以出现肝疏泄功能减退,出现气机不畅,肝脏瘀滞;另一方面会出现肝气上逆。肝还是藏血的器官,有调节血流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脏发生病变,会引起全身血液分配和流动性变化,累及其他器官,现代医学认为,肝脏是解毒的重要器官,存在大量的酶,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来有害物质的损害。在现代养殖中,人们过多看重抗生素抗菌杀菌的作用,忽视了对家禽生命本身的关注,在防治疾病过程中,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维持动物的生命活动或减缓药物对畜禽机体的损害。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添加改善肝脏生理功能的药物,可以很好解决以上问题,并且带来好的效果。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我们研发了对肝脏实症治疗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能够改善肝脏生理功能,以配合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抗生素的疗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该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五味子6~12g,黄芩6~12g,大黄3~9g,柴胡6~12g,车前子9~15g,甘草3~9g。以下是本专利技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五味子6g,黄芩6g,大黄3g,柴胡6g,车前子9g,甘草3g。-->另一种改进:五味子12g,黄芩12g,大黄9g,柴胡12g,车前子15g,甘草9g。另一种改进:五味子9g,黄芩9g,大黄6g,柴胡9g,车前子12g,甘草6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药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煎煮药液:A、煎煮药液:1)、将上述各中药按重量配比混合,放置于中药提取罐中,加各中药总重量的8~10倍量、40℃~80℃的温水,浸泡1~6小时,100℃煎煮1~2小时,过滤,回收滤液;2)、将药渣二次加各中药总重量的6~8倍量温水,100℃煎煮1~2小时,过滤,回收滤液;3)、将两次回收滤液进行混合;B、浓缩滤液:将步骤A中混合液在温度值40℃-80℃,压力为负0.02MPa~0.08MPa的条件下进行浓缩,浓缩液与原滤液的密度比为1∶1.09~1.25;C、灌装、灭菌。用法用量:本品饮水使用,每100mL兑水10kg,视病情可加重使用。本组方是在中兽医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研制的用于治疗由于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引起以黄疸,肝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肝炎。中医上,肝炎主要辨证为肝胆湿热证,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引起黄疸,食欲减退,精神活动异常等功能紊乱现象,同时,肝失疏泄,体液代谢紊乱引起水肿,腹水等水液代谢障碍,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引起视物不清。本专利技术中,五味子、柴胡作为君药,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具有敛肺滋肾、宁心安神的功效,敛肺能调节气机通畅,减轻肝血淤滞;肝肾同源,滋肾亦能补肝。柴胡其性味苦凉,入肝、胆经,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气之功效,能够直接调节肝脏功能,同时能制五味子之温。黄芩,大黄,车前子作为使药。黄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减轻肝胆疾病中的湿热症状,大黄味苦,性寒,具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解决肝气郁结,引起的便秘,腹胀症状,同时与黄芩配合共同减轻黄疸症状。车前子,味甘,性微寒,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功效。能够治疗视物不清,水肿等症状,与大黄配伍,减少大黄用量,避免腹泻发生。甘草作为使药,能够调和诸药,同时对抗大黄引起的腹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保肝作用,五味子的醇提物、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和酯乙对用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和乙炔雌二醇环戊醚等化学物质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清转氨酶升高的作用。五味子醇提物能显著降低大剂量扑热息痛(400mg/kg)肝中毒所致的小鼠死亡率,并防止肝内谷胱甘肽的耗竭,增强肝微粒体代谢扑热息痛的速度,血中扑热息痛含量下降。北五味子粗多糖多次灌胃,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中丙二醛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亦能显著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正常小鼠的胆汁分泌和部分肝切除后肝的再生。柴胡中含有柴胡皂苷,柴胡皂苷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肝:①降低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保护肝细胞坏死,促肝细胞再生;②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内原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③降低脱氢酶的辅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降低激素样副作用的反应;④活化巨细胞,促进抗体、干扰素的产生;⑤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肝糖原,降低过氧化脂质,促进肝细胞再生;⑥增强NK细胞和LAK的活性。黄芩苷是黄芩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功能,能减轻肝炎发生时产生的过氧化物对肝脏细胞的损害,达到保肝的目的。大黄有利胆、保肝作用,大黄水、醇提取物及大黄煎剂均能使大鼠胆汁量明显增多,大黄素、大黄酸能促进胆红素及胆汁酸分泌,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使CCL4所致肝损伤大鼠ALT下降,减轻肝细胞变性与坏死,肝细胞内糖原含量显著上升,RNA含量增加或恢复正常。甘草制剂和甘草甜素对动物多种实验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甘草黄酮组分灌胃给药,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及肝内丙二醛含量增加,也可抑制乙醇引起的小鼠肝脏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和还原性谷胱甘肽的耗竭。甘草甜素或甘草次酸肌内注射,对CCL4引起的实验性肝硬化有抑制备用,可使肝胶原蛋白和血清γ-球蛋白含量降低,并使血清ALT水平降低,即可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和减轻间质炎症反应,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也可使肝坏死和脂肪样变性明显减轻。甘草酸二铵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研究表明,柴胡和五味子配合,能够增强五味子对抗CCl4引起慢性肝损伤。同时黄芩与柴胡配伍,能够提高黄芩提取物的含量。车前子单独使用没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但是能够与大黄发挥协同作用,减少大黄的用量。本专利技术治疗畜禽肝炎的药物组合物,是一种纯中药制剂,治疗肝炎效果确切,更重要的是不存在传播病原微生物的危险。为广大的养殖业提供一种主要用于治疗畜禽肝炎的药物,由于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该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五味子6~12g,黄芩6~12g,大黄3~9g,柴胡6~12g,车前子9~15g,甘草3~9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该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五味子6~12g,黄芩6~12g,大黄3~9g,柴胡6~12g,车前子9~15g,甘草3~9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五味子6g,黄芩6g,大黄3g,柴胡6g,车前子9g,甘草3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五味子12g,黄芩12g,大黄9g,柴胡12g,车前子15g,甘草9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五味子9g,黄芩9g,大黄6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清贵贾慧卿王江林朱国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诺达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