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食品成型设备、食品成型方法及所成型的食品技术_技高网

食品成型设备、食品成型方法及所成型的食品技术

技术编号:4063318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品成型设备、食品成型方法及所成型的食品,食品成型设备包括同步运行的两组柔性支撑部,所述柔性支撑部的成型面排布有模腔;柔性支撑部至少沿其运动方向具有柔性;两柔性支撑部中至少之一的方向改变以形成合模定型区、脱模区与注料成型区;合模定型区内,两柔性支撑部移动时保持成型面相对贴合,封闭模腔而形成成型空间;该食品成型设备主要是通过柔性支撑部之间的对置,并使之在运转移动的过程中自然发生开合而实现制品的投料、成型、脱模的连续成型工艺。该方案控制方便,结构简单,相比较现有技术易于制造使用和维护,而且可以通过在注料成型区中同时放入不同的原料,实现双色双料产品的批量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具体涉及一种食品成型设备、食品成型方法及所成型的食品


技术介绍

1、在糖果与面点等食品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粉末状、膏状或者浆状物料定型为特定的形状。类似的糖果制品包括梨膏糖制品、山楂制品以及芝麻糖制品等等。以山楂制品为例,可以分为生料工艺与熟料工艺。熟料工艺是将山楂蒸煮后趁热配料,然后在约80度的温度下向模具中灌浆生产,待其固化后得到产品。生料生产工艺则是使用蒸煮后的冷料经配料后刮片生产,得到产品。一般地,上述食品的工业化生产不仅要考虑原料膏体的的灌注与成型,也要关注成型后产品的脱模等问题。

2、现有的较为先进的用于糖果成型的自动化设备已经由公开号为cn205337466u的名为《糖果成型机》的技术专利公开。其提供了可移动的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具有铰接于模具基座上的模具a板和模具b板,通过开启机构与合拢机构分别控制模具a板与模具b板的绕模具基座的转动从而实现模具a板与模具b板之间的开合,并配合注料与脱模实现自动化的糖果灌注、成型、脱模的批量生产流程。但是,事实上,上述成型设备为了实现模具的打开并实现脱模,需要独立于模具的运动机构重新设置模具的打开与闭合机构,结构整体更加复杂,且需要实现对模具运动与开合的协调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简化现有的食品成型设备的结构,并简化食品成型工艺中的设备运行控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品成型设备、食品成型方法及所成型的食品。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食品成型设备,包括同步运行的两组柔性支撑部,所述柔性支撑部的成型面排布有模腔;

3、柔性支撑部至少沿其运动方向具有柔性以实现移动路径的改变;两柔性支撑部中至少之一的方向改变以形成合模定型区、脱模区与注料成型区;

4、合模定型区内,两柔性支撑部移动时保持成型面相对贴合,封闭模腔而形成成型空间;

5、脱模区位于合模定型区的沿运动方向的下游,两柔性支撑部在脱模区内逐渐远离打开成型空间并释放成型空间中的制品;

6、注料成型区位于合模定型区的沿移动路径的上游,两柔性支撑部在注料成型区内由彼此远离逐渐靠近,并接收原料进入模腔。

7、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包括沿其移动方向依次排布的成型模具,所述模腔设置在所述成型模具上。

8、优选地,在所述合模定型区中,两相对贴合的成型模具上的所述模腔之间的相对位置一一对应。

9、优选地,每一所述模腔在所述成型模具上形成单体容腔。

10、优选地,所述模腔分体设置于所述柔性支撑部的相邻的成型模具的相对靠近的侧边。

11、优选地,所述模腔形成分体的第一子模腔与第二子模腔,所述第一子模腔与所述第二子模腔沿分型面的对称线均分。

12、优选地,沿移动路径依次记同一模腔所成的分体容腔为第一子模腔和第二子模腔,第二子模腔先于第一子模腔经过运动路径上的同一点,则所述第一子模腔的分型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子模腔的分型面面积。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子模腔的分型面面积不小于第二子模腔分型面面积的1/4。

14、优选地,在所述柔性支撑部上以每两个相邻的成型模具为一组模具组,所述模腔仅设置于成型模具的内侧边,所述内侧边指模具组组内的两个成型模具的相靠近的侧边。

15、优选地,模具组内的两个成型模具在注料成型区内完成相互贴合;在其两个所述成型模具自注料成型区进入所述合模定型区的过程中,保持两个所述成型模具的相对位置姿态不变,保持贴合。

16、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由引导装置与柔性支撑部上的传动链导向运转;

17、引导装置周向周期性的间隔设置有突出部;突出部对应于柔性支撑部的每一模具组的首部链节或尾部链节设置,或者,突出部设置于连接两模具组的中间链节位置。

18、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避空部,避空部为连接相邻突出部根部的平面或者连接相邻的突出部根部的向着引导装置中心凹陷的内凹面。

19、优选地,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与突出部同周期设置的支撑部,同一支撑部顶面为平面,且贴合对应的模具组中两个成型模具的下表面以支撑成型模具,保持模具组内成型模具共面。

20、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由正多边形带轮与柔性支撑部上的皮带导向运转,所述正多边形带轮的每一边与柔性支撑部上的每一模具组对应。

21、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上的所述成型模具与所述柔性支撑部上的传动链的每一链节一一对应,所述引导装置上的突出部在周向周期性设置,每两个成型模具设置一个突出部。

22、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具固定于所述柔性支撑部的传动链的单个链节上,设置于所述链节的一个销轴的上方。

23、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具固定于所述柔性支撑部的传动链的单个链节上,跨接于所述链节两端的销轴上;

24、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具至少在其与相邻的成型模具接触的侧面的底边具有过渡圆弧,柔性支撑部沿移动路径运动时,相邻的成型模具之间的过渡圆弧保持贴合以封闭两者间隙。

25、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具在其沿移动路径方向的两侧面底边具有过渡圆弧,所述过渡圆弧与其所在的成型模具的靠近该过渡圆弧的转轴同心;相邻的成型模具的相对的过渡圆弧的圆弧半径分别记为r1、r2;相邻的成型模具的相对的过渡圆弧对应的圆心的距离为l,满足r1+r2=l。

26、优选地,相邻的成型模具具有公共的转轴,相邻的成型模具具有在公共的转轴上交替设置的;相邻之间端面贴合,与相邻的成型模具的表面贴合。

27、优选地,所述注料成型区处设置有隔料板,隔料板将注料成型区位于两成型模具之间的空间分隔为第一储料仓与第二储料仓,第一储料仓与第二储料仓能够容纳不同的原料。

28、优选地,所述投料口的下沿设置在注料成型区内两相对的成型模具的模腔过渡的位置。

29、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料仓和/或所述第二储料仓中还设置有在所述柔性支撑部表面运动刮料装置。

30、优选地,还包括在成型模具进入注料成型区之前的路径上设置的涂敷脱模剂的涂敷工位,在所述涂敷工位向成型模具上的模腔涂敷脱模剂。

31、优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呈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

32、优选地,包括在所述柔性支撑部背面设置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与所述柔性支撑部之间滑移设置,且于所述柔性支撑部的法向向柔性支撑部的正面支撑柔性支撑部。

33、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弹性固定于机架。

34、优选地,包括脱模杆,所述脱模杆位于所述脱模区中,所述脱模杆靠近所述成型模具的成型面设置,在模腔携带制品在脱模区中运动时,所述脱模杆触碰所述制品,使之脱模。

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食品成型方法,其运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进行食品成型制作,其步骤包括:配制所需的原料,将所需的原料注入食品成型设备的投料口中,原料进入柔性支撑部的模腔中,随模腔进入合模定型区中封闭成型,成型后的产品随模腔进入脱模区中脱模,收集脱模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运行的两组柔性支撑部(11),所述柔性支撑部(11)的成型面排布有模腔(1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包括沿其移动方向依次排布的成型模具(111),所述模腔(113)设置在所述成型模具(11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合模定型区(A1)中,两相对贴合的成型模具(111)上的所述模腔(113)之间的相对位置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模腔(113)在所述成型模具(111)上形成单体容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113)分体设置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的相邻的成型模具(111)的相对靠近的侧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113)形成分体的第一子模腔(1131)与第二子模腔(1132),所述第一子模腔(1131)与所述第二子模腔(1132)沿分型面的对称线均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移动路径(F)依次记同一模腔(113)所成的分体容腔为第一子模腔(1131)和第二子模腔(1132),第二子模腔(1132)先于第一子模腔(1131)经过运动路径上的同一点,则所述第一子模腔(1131)的分型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子模腔(1132)的分型面面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腔(1131)的分型面面积不小于第二子模腔(1132)分型面面积的1/4。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支撑部(11)上以每两个相邻的成型模具(111)为一组模具组(11G),所述模腔(113)仅设置于成型模具(111)的内侧边,所述内侧边指模具组(11G)组内的两个成型模具(111)的相靠近的侧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模具组(11G)内的两个成型模具(111)在注料成型区(A3)内完成相互贴合;在其两个所述成型模具(111)自注料成型区(A3)进入所述合模定型区(A1)的过程中,保持两个所述成型模具(111)的相对位置姿态不变,保持贴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由引导装置(13)与柔性支撑部(11)上的传动链导向运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突出部(131)之间形成避空部(131A),避空部(131A)为连接相邻突出部(131)根部的平面或者连接相邻的突出部(131)根部的向着引导装置(13)中心凹陷的内凹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13)还包括与突出部(131)同周期设置的支撑部(132),同一支撑部(132)顶面为平面,且贴合对应的模具组(11G)中两个成型模具(111)的下表面以支撑成型模具(111),保持模具组(11G)内成型模具(111)共面。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由正多边形带轮与柔性支撑部(11)上的皮带导向运转,所述正多边形带轮的每一边与柔性支撑部(11)上的每一模具组(11G)对应。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上的所述成型模具(111)与所述柔性支撑部(11)上的传动链的每一链节一一对应,所述引导装置(13)上的突出部(131)在周向周期性设置,每两个成型模具(111)设置一个突出部(131)。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11)固定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的传动链的单个链节上,设置于所述链节的一个销轴的上方。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11)固定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的传动链的单个链节上,跨接于所述链节两端的销轴上。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11)至少在其与相邻的成型模具(111)接触的侧面的底边具有过渡圆弧(111A),柔性支撑部(11)沿移动路径(F)运动时,相邻的成型模具(111)之间的过渡圆弧(111A)保持贴合以封闭两者间隙。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11)在其沿移动路径(F)方向的两侧面底边具有过渡圆弧(111A),所述过渡圆弧(111A)与其所在的成型模具(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运行的两组柔性支撑部(11),所述柔性支撑部(11)的成型面排布有模腔(1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包括沿其移动方向依次排布的成型模具(111),所述模腔(113)设置在所述成型模具(11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合模定型区(a1)中,两相对贴合的成型模具(111)上的所述模腔(113)之间的相对位置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模腔(113)在所述成型模具(111)上形成单体容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113)分体设置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的相邻的成型模具(111)的相对靠近的侧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113)形成分体的第一子模腔(1131)与第二子模腔(1132),所述第一子模腔(1131)与所述第二子模腔(1132)沿分型面的对称线均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移动路径(f)依次记同一模腔(113)所成的分体容腔为第一子模腔(1131)和第二子模腔(1132),第二子模腔(1132)先于第一子模腔(1131)经过运动路径上的同一点,则所述第一子模腔(1131)的分型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子模腔(1132)的分型面面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模腔(1131)的分型面面积不小于第二子模腔(1132)分型面面积的1/4。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支撑部(11)上以每两个相邻的成型模具(111)为一组模具组(11g),所述模腔(113)仅设置于成型模具(111)的内侧边,所述内侧边指模具组(11g)组内的两个成型模具(111)的相靠近的侧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模具组(11g)内的两个成型模具(111)在注料成型区(a3)内完成相互贴合;在其两个所述成型模具(111)自注料成型区(a3)进入所述合模定型区(a1)的过程中,保持两个所述成型模具(111)的相对位置姿态不变,保持贴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由引导装置(13)与柔性支撑部(11)上的传动链导向运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突出部(131)之间形成避空部(131a),避空部(131a)为连接相邻突出部(131)根部的平面或者连接相邻的突出部(131)根部的向着引导装置(13)中心凹陷的内凹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13)还包括与突出部(131)同周期设置的支撑部(132),同一支撑部(132)顶面为平面,且贴合对应的模具组(11g)中两个成型模具(111)的下表面以支撑成型模具(111),保持模具组(11g)内成型模具(111)共面。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由正多边形带轮与柔性支撑部(11)上的皮带导向运转,所述正多边形带轮的每一边与柔性支撑部(11)上的每一模具组(11g)对应。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上的所述成型模具(111)与所述柔性支撑部(11)上的传动链的每一链节一一对应,所述引导装置(13)上的突出部(131)在周向周期性设置,每两个成型模具(111)设置一个突出部(131)。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11)固定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的传动链的单个链节上,设置于所述链节的一个销轴的上方。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11)固定于所述柔性支撑部(11)的传动链的单个链节上,跨接于所述链节两端的销轴上。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11)至少在其与相邻的成型模具(111)接触的侧面的底边具有过渡圆弧(111a),柔性支撑部(11)沿移动路径(f)运动时,相邻的成型模具(111)之间的过渡圆弧(111a)保持贴合以封闭两者间隙。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食品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11)在其沿移动路径(f)方向的两侧面底边具有过渡圆弧(111a),所述过渡圆弧(111a)与其所在的成型模具(111)的靠近该过渡圆弧(111a)的转轴同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春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长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