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293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壳体,涉及光模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光模板元件壳体,所述光模板元件壳体的外壁套设有下壳体、上壳体,且其的内壁设有多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下壳体、上壳体的一端与光模板元件壳体外壁紧贴,所述上壳体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且其下壳体内的第二凹槽对称设置,所述上壳体中间部位设有第一通孔,且其于下壳体内的第二通孔对称设置,所述上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块,且上壳体内设有空腔,并且下壳体内的第二定位块与下壳体相卡合。本技术减少上下壳体之间间隙,提高壳体的密封性,从而延长了光模块的使用寿命,通过固定块、弹簧、限位块的设置,对下壳体和上壳体的连接进行限位,也便于后期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模块设备,具体为一种光模块壳体


技术介绍

1、光模块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光模块的作用就是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2、光模块按照封装形式分类有sfp、sfp+、sff、千兆以太网路界面转换器等,其中小型可插拔收发光模块,目前应用最广阔,小型光模块壳体一般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上形成用于容纳光电子元件的容纳腔。

3、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小型光模块壳体上下壳体配合后,没有较为合适的限位结构对两者进行限位,导致上下壳体组配后,上下壳体之间间隙较大,造成壳体密封性较差等问题,降低光模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模块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模块壳体,包括光模板元件壳体,所述光模板元件壳体的外壁套设有下壳体、上壳体,且下壳体、上壳体的内壁设有多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下壳体、上壳体的一端与光模板元件壳体外壁紧贴,所述上壳体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于下壳体内的第二凹槽对称设置,所述上壳体中间部位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于下壳体内的第二通孔对称设置,所述上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块,且上壳体内设有空腔,并且下壳体内的第二定位块与下壳体相卡合。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两者进行限位,从而减少上下壳体之间间隙,提高壳体的密封性,从而延长了光模块的使用寿命,通过固定块、弹簧、限位块的设置,对下壳体和上壳体的连接进行限位,也便于后期拆装,并且固定块的设置有助于光模板元件壳体在运行中的散热也对光模板元件壳体进行有效的防护,延长光模板元件壳体的使用寿命。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壁设有丝杆。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模板元件壳体的外壁设有与丝杆相啮合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通过丝杆与光模板元件壳体外壁进行固定,从而使得下壳体和上壳体固定在一起。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开限位块使得限位块在弹簧的推动下位于第一凹槽的内壁,有效的对上壳体进行限位。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一凹槽的内壁,且限位块和第一凹槽相卡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下壳体和上壳体固定在一起,对下壳体和上壳体的连接进行限位,也便于后期拆装。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的材质为硅胶材质,且固定块的剖面呈l形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的设置有助于光模板元件壳体在运行中的散热也对光模板元件壳体进行有效的防护。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的外壁套设有框体,且框体的材质为塑料。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胶外壳是聚碳酸酯的塑胶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很轻便,随身携带也不会感到有负担。

14、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通过下壳体、上壳体、框体、连接块的设置,解决了小型光模块壳体上下壳体配合后,没有较为合适的限位结构对两者进行限位的问题,从而减少上下壳体之间间隙,提高壳体的密封性,从而延长了光模块的使用寿命。

16、2、本技术通过固定块、弹簧、限位块的设置,对下壳体和上壳体的连接进行限位,也便于后期拆装,并且固定块的设置有助于光模板元件壳体在运行中的散热也对光模板元件壳体进行有效的防护,延长光模板元件壳体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模块壳体,包括光模板元件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板元件壳体(1)的外壁套设有下壳体(2)、上壳体(3),且下壳体(2)、上壳体(3)的内壁设有多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远离下壳体(2)、上壳体(3)的一端与光模板元件壳体(1)外壁紧贴,所述上壳体(3)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5),且第一凹槽(5)于下壳体(2)内的第二凹槽(13)对称设置,所述上壳体(3)中间部位设有第一通孔(6),且第一通孔(6)于下壳体(2)内的第二通孔(7)对称设置,所述上壳体(3)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块(8),且上壳体(3)内设有空腔(10),并且下壳体(2)内的第二定位块(9)与下壳体(2)相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的内壁设有连接块(12),且连接块(12)的内壁设有丝杆(1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14),且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5)位于第一凹槽(5)的内壁,且限位块(15)和第一凹槽(5)相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的材质为硅胶材质,且固定块(11)的剖面呈L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和上壳体(3)的外壁套设有框体(4),且框体(4)的材质为塑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模块壳体,包括光模板元件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板元件壳体(1)的外壁套设有下壳体(2)、上壳体(3),且下壳体(2)、上壳体(3)的内壁设有多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远离下壳体(2)、上壳体(3)的一端与光模板元件壳体(1)外壁紧贴,所述上壳体(3)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5),且第一凹槽(5)于下壳体(2)内的第二凹槽(13)对称设置,所述上壳体(3)中间部位设有第一通孔(6),且第一通孔(6)于下壳体(2)内的第二通孔(7)对称设置,所述上壳体(3)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块(8),且上壳体(3)内设有空腔(10),并且下壳体(2)内的第二定位块(9)与下壳体(2)相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李志云张成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隆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