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轨迹传输方法,具体涉及结合视频轨迹文件和网络可用带宽的视频轨迹的可伸缩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视频编码器对源进行一次编码,在所有的终端进行相同的解码,得到相同重建质量的视频,这就限制了网络带宽资源。然而,面向网络传输的可伸缩视频编码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把视频信号编码成分层的形式,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对带宽的适应性,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宽带网络的发展,要求视频编码能适应不同的信道传输速率。可分级编码的编码输出为基本层码流和增强层码流,可以根据信道以及视频接收端设备的能力灵活地选择,达到最佳的视频显示。可伸缩性视频编码包含的可伸缩性主要有三种:时域可伸缩性、空域可伸缩性和质量可伸缩性。可伸缩视频编码中的质量可伸缩性是指PSNR的可调节性,也就是提供按照视频流质量分层编码传输,。一般在整个编码系统中,该环节主要配合空间的处理方案来选择合适的方案。它在空间处理后更进一步地去除冗余,提高压缩效率,从广义上讲,所有的熵编码都属于这个范畴。考虑到小波变换应用的广泛性,这里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框架来研究质量可伸缩性的处理技术。随着小 ...
【技术保护点】
视频轨迹的可伸缩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生成视频轨迹文件,视频接收端进行被动的网络可用带宽测量,视频发送端根据视频轨迹文件描述的码流块的地址信息和网络可用带宽选取合适的视频码流进行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1.视频轨迹的可伸缩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生成视频轨迹文件,视频接收端进行被动的网络可用带宽测量,视频发送端根据视频轨迹文件描述的码流块的地址信息和网络可用带宽选取合适的视频码流进行发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视频数据以视频组为单位进行传输;视频接收端测量出接收一个视频组所耗费的时间和一个视频组的数据总量,得出出网络可用带宽,再结合视频的播放帧率,计算出视频接收端请求发送的视频组数据总量;当测量到当前的网络可用带宽不适合传输高质量视频的时候,在下一个视频组中丢弃一部分重要性参数较小的码流块;当测量到当前的网络可用带宽能够传输更高质量视频的时候,就在下一个要被传输的视频组中增加一部分重要性参数较小的码流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传输的视频至少包含基本码流块;当前网络可用带宽决定了所传输的视频组的数据总量,视频组的数据总量决定了组内包含具有何种重要性参数的码流块,由视频组的数据总量测量出网络可用带宽,网络可用带宽决定下一个视频组的数据总量。4.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视频轨迹文件具体包括:(1)编码器先从视频源中读取设定数目的帧,构成一个视频组;(2)进行可伸缩视频编码,生成可以任意截断的码流块;(3)计算丢失某个码流块造成的失真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轨迹文件的描述单元是与码流块对应的信息集合layer_information;信息集合layer_information包括:时间维序号T_index、空间维序号L_index、质量维序号Q_index、码流块在一帧中的序号layer_index、丢失该码流块造成的失真度layer_distortion、该码流块的数据量大小layer_length、该码流块的重要性参数layer_important和较重要的码流块的数据总量data_important;所述丢失该码流块造成的失真度layer_distortion:G为一个视频组包含的所述设定数目的帧数,g=16;H为DCT变换域的一个帧高度;W为DCT变换域的一个帧宽度;aijk为在保留该码流块时,第i帧中,高度为j宽度为k的位置上的系数; a′ijk为在丢弃该码流块时,第i帧中,高度为j宽度为k的位置上的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DCT变换域的的视频数据进行量化,再对量化后的码流块进行熵编码,记录码流块数据量大小layer_length;再依据丢失某个码流块造成的失真度layer_distortion和该码流块的数据量大小layer_length,计算码流块的重要性参数layer_important,所述其中,layer_distortioni为丢失视频组的第i个码流块造成的失真度;layer_le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宗泽,谢胜利,伍明彰,吴润凯,张克新,林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