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2536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基座,所述升降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加工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的顶部夹持有六维力传感器,所述机壳的内腔设置有变径组件,所述变径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壳内腔底部的导向柱。本技术通过升降基座和变径组件的配合使用,针对不同尺寸的六维力传感器进行工位变径,随后在气缸和升降基座的配合使用,将电动螺丝刀下移至指定的加工位置,最后在电动螺丝刀和六角转头的配合使用,对六维力传感器顶部的多个六角螺丝进行同时旋紧,即可达到加工效率高和适配范围广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多维力传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


技术介绍

1、多维力传感器指的是一种能够同时测量两个方向以上力及力矩分量的力传感器,多维力传感器与单轴力传感器比较,除了要解决对所测力分量敏感的单调性和一致性问题外,还要解决因结构加工和工艺误差引起的维间(轴间)干扰问题、动静态标定问题以及矢量运算中的解耦算法和电路实现等。

2、多维力传感器在组装的过程中,其壳体与封盖位置除了注胶连接外还需使用螺丝进行固定,且螺丝安装位移环形分布在封盖顶部,在组装时,多个螺丝工位需要逐个进行旋紧固定,加工时间随着螺丝数量增减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螺丝的安装效率,需要提供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采用可变径工位设计,能够依照螺丝位置改变加工位置,同时采用多工位同步进行加工的方式,提高对螺丝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采用可变径工位设计,能够依照螺丝位置改变加工位置,同时采用多工位同步进行加工的方式,提高对螺丝的安装效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基座,所述升降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加工台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定位夹具,所述定位夹具的顶部夹持有六维力传感器,所述机壳的内腔设置有变径组件,所述变径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壳内腔底部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管,所述升降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贯穿至机壳的内腔并与滑动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机壳的底部环形分布有四个位移支架,所述位移支架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动螺丝刀,所述电动螺丝刀转轴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六角转头。

3、优选的,所述滑动管的表面环形分布有四个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与位移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顶部与滑动管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机壳内腔的底部环形开设有四个限位滑槽,所述位移支架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的内腔。

5、优选的,所述六角转头两侧的顶部均焊接有限位凸钮,所述电动螺丝刀转轴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凸钮相适配的弧形滑槽。

6、优选的,所述六角转头的顶部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电动螺丝刀焊接。

7、优选的,所述加工台正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升降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8、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升降基座和变径组件的配合使用,针对不同尺寸的六维力传感器进行工位变径,随后在气缸和升降基座的配合使用,将电动螺丝刀下移至指定的加工位置,最后在电动螺丝刀和六角转头的配合使用,对六维力传感器顶部的多个六角螺丝进行同时旋紧,即可达到加工效率高和适配范围广的目的。

9、2、本技术通过限位滑槽的设置,对位移支架起到了限位与导向作用,使得位移支架能够在连杆的牵引下保持水平位移,从而使得位移支架能够带动电动螺丝刀始终保持垂直状态。

10、3、本技术通过限位凸钮和弧形滑槽的配合使用,使得六角转头在能够受电动螺丝刀驱动旋转的前提下可发生上下位移,同时再弹簧的配合使用下,使得六角转头在与六维力传感器顶部产生接触后积极的卡入六维力传感器顶部的六角螺丝槽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1):所述加工台(1)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基座(2),所述升降基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壳(3),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定位夹具(4),所述定位夹具(4)的顶部夹持有六维力传感器(5),所述机壳(3)的内腔设置有变径组件(6),所述变径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壳(3)内腔底部的导向柱(61),所述导向柱(6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管(62),所述升降基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推杆(63),所述电推杆(63)的输出端贯穿至机壳(3)的内腔并与滑动管(6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机壳(3)的底部环形分布有四个位移支架(65),所述位移支架(6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动螺丝刀(7),所述电动螺丝刀(7)转轴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六角转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管(62)的表面环形分布有四个连杆(64),所述连杆(64)的底部与位移支架(65)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4)的顶部与滑动管(6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3)内腔的底部环形开设有四个限位滑槽(66),所述位移支架(65)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66)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转头(8)两侧的顶部均焊接有限位凸钮(9),所述电动螺丝刀(7)转轴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凸钮(9)相适配的弧形滑槽(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转头(8)的顶部焊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顶端与电动螺丝刀(7)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正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12),所述气缸(12)的输出端与升降基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1):所述加工台(1)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基座(2),所述升降基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壳(3),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定位夹具(4),所述定位夹具(4)的顶部夹持有六维力传感器(5),所述机壳(3)的内腔设置有变径组件(6),所述变径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壳(3)内腔底部的导向柱(61),所述导向柱(6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管(62),所述升降基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推杆(63),所述电推杆(63)的输出端贯穿至机壳(3)的内腔并与滑动管(6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机壳(3)的底部环形分布有四个位移支架(65),所述位移支架(6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动螺丝刀(7),所述电动螺丝刀(7)转轴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六角转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多工位上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管(62)的表面环形分布有四个连杆(64),所述连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炜王要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精琢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