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相萃取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475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7
一种固相萃取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下端连通有排液头,管体的上端内部螺接有连接环,连接环上开设有多个透气眼,通过螺纹连接设置的连接环,当在填料加入时,可将其以及其上的部件从管体上拆卸掉,进而方便进行填料的装入。而透气眼的设置使得管体内的压强与外界的压强一致,从而方便进行液体的排出和注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色谱分离,尤其涉及一种固相萃取管


技术介绍

1、固相萃取是依靠填料对目标物具有较大的吸附力,从而从溶液中将目标物分离出来,现有的固相萃取操作一般通过填料的加入,填料的活化及杂质粒子的去除,目标物的吸附,杂质物的淋洗,目标物的洗脱等步骤。而目前所采用的固相萃取管其上端为开口,这种设置当在进行方便进行各种溶液的加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这种设置方式容易使空气中的杂质粒子进入其内,从而对目标物的纯度造成影响。而若采用胶塞的方式进行管口的封堵,则需要对胶塞进行清洗,然而在实际应用时,又存在着清洗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相萃取管,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对固相萃取管的上端进行封堵,并且也方便进行溶液的注入或者加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3、一种固相萃取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下端连通有排液头,

4、管体的上端内部螺接有连接环,连接环上开设有多个透气眼,通过螺纹连接设置的连接环,当在填料加入时,可将其以及其上的部件从管体上拆卸掉,进而方便进行填料的装入。而透气眼的设置使得管体内的压强与外界的压强一致,从而方便进行液体的排出和注入操作。

5、连接环内螺接有螺接柱,螺接柱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孔,螺接柱的上端设有第二孔,第二孔与第一孔连通,第二孔的内径大于第一孔的内径,螺接柱的上端螺接有端盖,端盖的下端开设有第三孔,第三孔与第二孔连通,且第三孔的内径与第二孔的内径等大,端盖的上端开设有第四孔,第四孔与第三孔连通,且第三孔的内径小于第四孔的内径,第二孔的底部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设有下球,下球作用于第四孔的下端,用于第四孔的封堵,当在进行液体的排出时或者淋洗及洗脱时,通过下球可对第四孔进行封堵,从而避免空气中杂质的进入,进而提高目标物的提取纯度。并且弹簧的设置使得下球能够进行运动,从而方便进行液体的注入操作。

6、端盖外部螺接有旋盖,旋盖的设置方便将上部分结构连接在下部分结构上,从而方便进行液体的注入操作。旋盖上端转动设有外伸管,外伸管可设置在连接管上,从而方便进行液体的连续注入,当然还可以设置在电动移液器上,当设置在电动移液器上时,可将旋盖拆卸掉。外伸管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外伸管的内侧端设有内盘,内盘上设有内延管,内延管内成形有第五孔,第五孔与外伸管连通,内延管的下端螺接有端封管,端封管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六孔、第七孔及第八孔,第六孔与第五孔连通,且第六孔的内径与第五孔的内径等大,第七孔与第六孔连通,且第六孔的内径大于第七孔的内径,第七孔与第八孔连通,且第七孔的内径大于第八孔的内径,第五孔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端设有上球,上球的周侧作用于第六孔的下端,用于第六孔的封堵。通过上球的封堵,可避免液体流出,同时也能避免空气中的粒子进入其上端的空腔内,进而对液体造成污染。第八孔中穿有活动管,活动管的上端外周设有凸环,凸环在第七孔内活动,活动管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出液口,且活动管的中部设有限位环。活动管当在向上移动时,可向上推动上球,从而使得液体通过出液口进入活动管中,并且从下端的出液口排出液体,而限位环的设置能够使活动管将上球和下球均推开,进而方便进行液体的注入操作。

7、进一步地,第六孔与第七孔的连接处成形有锥形过渡腔,上球作用于锥形过渡腔的周侧。锥形过渡腔提高了上球的密封效果。

8、进一步地,第四孔与第三孔的连接处成形有下锥形过渡腔,下锥形过渡腔的下端为大端,且下球的周侧紧贴于下锥形过渡腔的内壁上。下锥形过渡腔提高了下球的密封效果。

9、进一步地,连接环的外端面上粘附有防尘过滤棉。防尘过滤棉能阻挡空气的杂质粒子通过透气眼进入管体内。

10、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1、本技术能对固相萃取管的上端进行封堵,进而避免杂质粒子进入管体内,进而提高目标物的提取纯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相萃取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下端连通有排液头(1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萃取管,其特征在于,端盖(22)外部螺接有旋盖(3),旋盖(3)上端转动设有外伸管(30),外伸管(30)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1),外伸管(30)的内侧端设有内盘(32),内盘(32)上设有内延管(33),内延管(33)内成形有第五孔(39),第五孔(39)与外伸管(30)连通,内延管(33)的下端螺接有端封管(34),端封管(34)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六孔、第七孔(38)及第八孔,第六孔与第五孔(39)连通,且第六孔的内径与第五孔(39)的内径等大,第七孔(38)与第六孔连通,且第六孔的内径大于第七孔(38)的内径,第七孔(38)与第八孔连通,且第七孔(38)的内径大于第八孔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相萃取管,其特征在于,第六孔与第七孔(38)的连接处成形有锥形过渡腔,上球(41)作用于锥形过渡腔的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萃取管,其特征在于,第四孔(25)与第三孔(23)的连接处成形有下锥形过渡腔,下锥形过渡腔的下端为大端,且下球(26)的周侧紧贴于下锥形过渡腔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萃取管,其特征在于,连接环(2)的外端面上粘附有防尘过滤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相萃取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下端连通有排液头(1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萃取管,其特征在于,端盖(22)外部螺接有旋盖(3),旋盖(3)上端转动设有外伸管(30),外伸管(30)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1),外伸管(30)的内侧端设有内盘(32),内盘(32)上设有内延管(33),内延管(33)内成形有第五孔(39),第五孔(39)与外伸管(30)连通,内延管(33)的下端螺接有端封管(34),端封管(34)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六孔、第七孔(38)及第八孔,第六孔与第五孔(39)连通,且第六孔的内径与第五孔(39)的内径等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小荣吴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百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