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药中间体制备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77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3:01
一种医药中间体制备用反应釜,属于固定式反应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罐体,罐体的下端设有出料机构,罐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上端设有投料机构,出料机构的设置方便进行反应产物的排出。搅拌机构能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充分的反应,加快反应速率。同时还能根据需要或者周期性地对罐壁进行刮除,从而提高制备产物如中间体的制备收得率。投料机构通过抖动出料的方式进行出料,避免大量物料投入时出现物料结块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制备产物的收得率。物的收得率。物的收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药中间体制备用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式反应器
,尤其涉及一种医药中间体制备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指的是用于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其在医药等的生产制备中作为化学或者物理反应的载体,为化学或者物理反应提供必要的空间和条件。目前所涉及的反应釜通常由不锈钢制成,同时其内设置有搅拌部件,通过搅拌使得各反应物充分混合并在加热或者冷却状态下完成反应。
[0003]目前通过反应釜在进行中间体的制备时发现,反应制备完成后,部分物质将粘附在反应釜的内壁上,从而导致收得率降低,当然目前公开的技术报道中常有采用设置刮板对内壁进行刮除的方式,以使得物质不会粘附在罐壁上,然而这种刮除方式在刮除时持续地作用于罐壁从而导致罐壁磨损,当然就磨损量来说微乎其微,但是这些磨削会进入反应液中,从而导致杂质含量升高。
[0004]其次,在一些中间体反应时,需要在反应釜中加入粉末状的物质,而目前采用的是直接投料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将导致进入反应釜中的粉末状物质结块的现象,当然随着搅拌的进行这些物质会逐渐的加入反应,但是部分并未被消溶,从而导致中间体的收得率降低,甚至出现中间体制备失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药中间体制备用反应釜,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周期性地对罐壁进行刮除,从而避免物质粘附在罐壁上,同时通过抖动的方式进行固体粉末状物料的投入,避免结块的出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一种医药中间体制备用反应釜,包括罐体,罐体的下端设有出料机构,罐体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上端设有投料机构,出料机构的设置方便进行反应产物的排出。搅拌机构能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充分的反应,加快反应速率。同时还能根据需要或者周期性地对罐壁进行刮除,从而提高制备产物如中间体的制备收得率。投料机构通过抖动出料的方式进行出料,避免大量物料投入时出现物料结块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制备产物的收得率。
[0007]罐体包括外罐,外罐的内部设有内罐,内罐的上端成形有锥环,锥环的设置方便物料沿其锥面进入内罐中。锥环的上端成形有上环,锥环的上端直径大于其下端的直径,锥环上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的设置方便液体原料的加入,上环的上端安装有罐盖,罐盖为该反应釜进行加压反应提供了条件,当然若需要进行加压反应还需要在罐盖上设置相应的加压泄压等部件,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对上述的提及的罐盖进行改动,并使其达到相应的要求。
[0008]搅拌机构包括安装于上环上端的上盖板,上盖板上开设有投料口,投料口处向上延伸地设有投料管,投料管的上端延伸出于罐盖,投料管的上端安装有密封盖,投料管的设
置方便操作人员将粉末状物质从投料管中加入至投料机构中,当然在固体粉末物质加入时,可通过一根漏斗状的加料结构,并将加料结构的下端伸于投料机构内,而上端进行投料加入操作。上盖板上安装有上延圆套,上延圆套的上端安装有上圆套,上圆套上安装有转动轴座,罐盖的一侧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根据常规技术如液体密封结构或者机械密封结构,对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和罐盖进行密封,进而达到加压生产的目的。转动轴转动设于转动轴座上,转动轴的内侧端设有锥齿轮,锥齿轮啮合有齿环,齿环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圆套,第一圆套转动设于上延圆套内,第一圆套的下端安装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上安装有转动环,转动环的下端安装有第二转盘,转动环的外周设有多个安装台,第二转盘上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上安装有多个连接横臂,连接横臂的外侧端安装有U形框。U形框和连接横臂形成了板框搅拌部件,通过两者的转动,可对反应物进行充分的搅拌。
[0009]投料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台上的两对凸板,位于同侧的凸板之间设有穿杆,穿杆呈竖向设置,穿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弹簧,穿杆上套设有动凹件,动凹件位于第一弹簧之间,动凹件之间设有中连板,中连板的背侧安装有凸座,凸座上安装有升降顶杆,动凹件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对弹簧销,弹簧销呈水平设置,弹簧销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二弹簧,弹簧销上套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位于第二弹簧之间,活动板之间安装有投料箱,投料箱为物料投入时的储放部件,其内可储放一定量的固体粉末。投料箱的下底或者裸露在外的部件上均开设有多个孔眼,孔眼的设置当投料箱进行抖动时,能够使固体粉末抖动进入反应液中,这种分散的投料方式能避免物料在反应液中出现结块的现象。活动板之间通过连接凹板连接固定,连接凹板上安装有横向顶杆。上盖板的下壁设有多个下凸起,下凸起作用于升降顶杆的上端以使投料箱进行升降运动,而在升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能够使投料箱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阻尼运动,从而提高了抖动频率。上环内壁安装有内环,内环的内壁设有多个内凸起,内凸起作用于横向顶杆以使投料箱进行水平运动。第二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得投料箱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阻尼运动,进而提高了抖动效果。
[0010]进一步地,内罐的外壁设有螺旋带,外罐的下端连通有进液口,外罐的上端连通有出液口。螺旋带将外罐和内罐之间的空间分割为若干个螺旋状的空腔,从而使得从下端进入的加热液或者冷却液从下端缓慢且均匀地向上流动,并从出液口中运动至加热装置或者冷却装置中。通过上述提供的方式可实现反应釜的加热或者冷却。
[0011]进一步地,进料管的内侧端设有半球形罩,半球形罩的下端开口。半球形罩的设置,可使得进入的液体向下喷至内罐内,而避免其向上喷而导致部分液体被浪费。
[0012]进一步地,内罐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下端延伸出于外罐,出料管的内部上端开设有锥形孔,锥形孔与内罐连通,锥形孔的下端连通有出料孔,锥形孔上端的直径小于其下端的直径,锥形孔的这种结构设计,可提高出料时进料端的压强,并且出料端能快速地将物料排出,同时这种结构设计方便进行密封封堵。
[0013]出料机构包括安装于出料管下端连接管,连接管的下端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的内径大于连接管的内径,且排液管的外周上连通有出液管,排液管的下端设有下柱体,下柱体内成形有锥孔,锥孔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通过锥孔的设置,当在进行下料时方便对排液管的下端进行封堵,进而使得液体从出液管中排出。下柱体的下端安装有出料油缸或者出料丝杠等此类能够带动下柱体进行升降运动的机构,此处可选择出料丝杠,其稳定
性比出料油缸稳定,并且方便进行出料量的控制。出料油缸的活动端设有下锥体,下锥体的上端设有连杆,连杆的上端设有上锥体。下锥体下端的直径小于其上端的直径,上锥体上端的直径小于其下端的直径。下锥体与上锥体的外壁上均设有密封橡胶垫。当上锥体穿于锥形孔时,用于锥形孔的封堵。当下锥体穿于锥孔时,用于锥孔的封堵,此时上锥体位于排液管中,那么由于下端缺封堵物将使得溶液进入排液管中,并从出液管中排出。采用这种方式,主要考虑如反应产物为粘度较大,而采用电磁阀则存在着下料不畅的问题。因此设置了方便进行下料的部件进行快速排料操作。
[0014]进一步地,第一圆套的外壁上端设有凸环,上延圆套的内周上端安装有内环板,内环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药中间体制备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机构(2),罐体(1)内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上端设有投料机构;罐体(1)包括外罐(100),外罐(100)的内部设有内罐(101),内罐(101)的上端成形有锥环(103),锥环(103)的上端成形有上环(104),锥环(103)的上端直径大于其下端的直径,锥环(103)上连通有进料管(105),上环(104)的上端安装有罐盖(112);搅拌机构包括安装于上环(104)上端的上盖板(300),上盖板(300)上开设有投料口(301),投料口(301)处向上延伸地设有投料管(302),投料管(302)的上端延伸出于罐盖(112),投料管(302)的上端安装有密封盖(303),上盖板(300)上安装有上延圆套(307),上延圆套(307)的上端安装有上圆套(308),上圆套(308)上安装有转动轴座(306),罐盖(112)的一侧安装有搅拌电机(304),搅拌电机(30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305),转动轴(305)转动设于转动轴座(306)上,转动轴(305)的内侧端设有锥齿轮(310),锥齿轮(310)啮合有齿环(311),齿环(311)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圆套(313),第一圆套(313)转动设于上延圆套(307)内,第一圆套(313)的下端安装有第一转盘(321),第一转盘(321)上安装有转动环(327),转动环(327)的下端安装有第二转盘(328),转动环(327)的外周设有多个安装台(329),第二转盘(328)上安装有搅拌杆(312),搅拌杆(312)上安装有多个连接横臂(315),连接横臂(315)的外侧端安装有U形框(316);投料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台(329)上的两对凸板(400),位于同侧的凸板(400)之间设有穿杆(401),穿杆(401)呈竖向设置,穿杆(401)的上下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弹簧(402),穿杆(401)上套设有动凹件(403),动凹件(403)位于第一弹簧(402)之间,动凹件(403)之间设有中连板(404),中连板(404)的背侧安装有凸座(405),凸座(405)上安装有升降顶杆(406),动凹件(403)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对弹簧销(408),弹簧销(408)呈水平设置,弹簧销(408)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二弹簧(410),弹簧销(408)上套设有活动板(409),活动板(409)位于第二弹簧(410)之间,活动板(409)之间安装有投料箱(412),投料箱(412)的下底上设有多个孔眼,活动板(409)之间通过连接凹板(417)连接固定,连接凹板(417)上安装有横向顶杆(418);上盖板(300)的下壁设有多个下凸起(420),下凸起(420)作用于升降顶杆(406)的上端以使投料箱(412)进行升降运动;上环(104)内壁安装有内环(421),内环(421)的内壁设有多个内凸起(422),内凸起(422)作用于横向顶杆(418)以使投料箱(412)进行水平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中间体制备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内罐(101)的外壁设有螺旋带(102),外罐(100)的下端连通有进液口(107),外罐(100)的上端连通有出液口(1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中间体制备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进料管(105)的内侧端设有半球形罩(106),半球形罩(106)的下端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中间体制备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内罐(101)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109),出料管(109)的下端延伸出于外罐(100),出料管(109)的内部上端开设有锥形孔(110),锥形孔(110)与内罐(101)连通,锥形孔(110)的下端连通有出料孔(111),锥形孔(110)上端的直径小于其下端的直径;出料机构(2)包括安装于出料管(109)下端的连接管(20),连接管(20)的下端连通有排
液管(21),排液管(21)的内径大于连接管(20)的内径,且排液管(21)的外周上连通有出液管(22),排液管(21)的下端设有下柱体(23),下柱体(23)内成形有锥孔(230),锥孔(230)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下柱体(23)的下端安装有出料油缸(24),出料油缸(24)的活动端设有下锥体(25),下锥体(25)的上端设有连杆(26),连杆(26)的上端设有上锥体(27);下锥体(25)下端的直径小于其上端的直径,上锥体(27)上端的直径小于其下端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小荣吴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百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