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2322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热压组件、第二热压组件以及热辐射组件,工作台包括有第一侧壁,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分别设置在与第一侧壁相邻设置的两固定板上,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相对设置;第一热压组件设置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第二热压组件设置在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使得第一热压组件和第二热压组件可分别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输出方向活动,从而使在第一热压组件和第二热压组件之间的片式极耳被夹紧,用于对片式极耳加热融合;热辐射组件设置在工作台并与第一热压组件和第二热压组件配合,对片式极耳辅助加热,提高了导热效率,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极耳融合,进一步地涉及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鉴于电动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动力极耳作为电动汽车里的关键零件组成,要求相匹配的产能越来越多,一致性越来越高,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来的片式极耳加热只是用热压铜板进行加热,但是这种加热方式是加热速度慢、导热性能不佳,容易产生胶内气泡和封装拉力不稳定,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2、综上所述,需要对目前的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通过对加热方式的改进达到了对片式极耳进行辅助加热的目的,使得融合加热时的热量传递更充分,导热速度更快,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很佳的作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热压组件、第二热压组件以及至少一热辐射组件,所述工作台包括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气缸的固定端和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设置的两固定板上,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热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热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使得所述第一热压组件和所述第二热压组件可分别沿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方向活动,从而使位于所述第一热压组件和所述第二热压组件之间的片式极耳被夹紧,用于对所述片式极耳进行加热融合;所述热辐射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并且与所述第一热压组件和所述第二热压组件相配合,用于对所述片式极耳进行辅助加热。

3、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热辐射组件来起到了辅助加热效果,可以提高热效率,使得本融合加热装置在融合片式极耳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导热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热压组件包括第一热压头,所述第二热压组件包括第二热压头,所述第一热压头和所述第二热压头朝向相对,

5、所述热辐射组件上设置有通孔,使所述第一热压头和所述第二热压头至少有部分可穿过所述通孔并对所述片式极耳进行加热。

6、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设置的通孔比较巧妙,第一热压头以及第二热压头能够穿过通孔来进行加热,这样热辐射组件自然处于第一热压头或者第二热压头的外周,提高了空间使用率,也同时达到了辅助加热的效果。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辅助气缸,所述辅助气缸位于所述工作台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所述热辐射组件与所述辅助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使得所述热辐射组件能够随所述辅助气缸的输出端同步位移。

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辅助气缸来带动热辐射组件的移动,使得热辐射组件的位置能够根据第一热压组件或第二热压组件的位置进行同步的调整,有利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过程。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辐射组件包括有热辐射块,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辅助气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段,所述固定段越过所述开口并与所述热辐射块相连,用以带动所述热辐射块产生位移。

1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工作台上的开口、连接板以及连接板上设置的固定段使得热辐射块和辅助气缸位于工作台相对的两侧,很容易理解这样辅助气缸和第一气缸或者第二气缸就处于异侧,给其余零件提供了安装空间。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辐射块包括第一热辐射块和第二热辐射块,所述辅助气缸包括有第一辅助气缸和第二辅助气缸;所述第一辅助气缸的固定端和所述第二辅助气缸的固定端分布在所述开口两侧,且所述第一辅助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辅助气缸的输出端朝向相对;所述第一热辐射块与所述第一辅助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热辐射块与所述第二辅助气缸的输出端相连。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热压头和所述第二热压头上均设置有限位端面,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热压头和所述第二热压头相对于所述热辐射组件的位移;在每个所述限位端面靠近所述热辐射组件一侧还设置有弹性胶条,适于提供缓冲力。

13、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的限位端面避免了第一热压头或者第二热压头在穿过热辐射组件上的通孔时,与其他组件发生碰撞而影响到正常的加热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位作用;而且弹性胶条也能够在组件发生碰撞或抵接时产生缓冲,避免装置的损坏。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导轨机构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

15、所述第一导轨机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一致,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热压组件和所述第二热压组件的运动方向。

16、可以理解的,设置了第一导轨机构后,第一热压组件或者第二热压组件在气缸进行输出时就能够沿第一导轨机构的延伸方向运动,可起到精准定位的效果,避免由于机器的震动等等因素导致热压组件的位置偏移。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轨机构包括有至少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一号直线导轨,以及与所述一号直线导轨对应设置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18、所述导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热压组件通过相应所述导向块固定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热压组件通过相应所述导向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

19、可以理解的,此处通过导向块和一号直线导轨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于热压组件移动过程的限位,防止其产生偏移,而且一号直线导轨也起到了导向作用,能够令加热过程更加可控。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辅助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辅助气缸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二导轨机构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壁;

21、所述第二导轨机构沿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热辐射块和所述第二热辐射块的运动方向。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轨机构包括有至少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二号直线导轨,且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二号直线导轨之间,用于与所述二号直线导轨相配合,使相应所述热辐射块沿所述二号直线导轨的轨迹位移。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通过设置热辐射组件来起到了辅助加热效果,对热效率有明显的提升,能够保证在融合加热过程中的热量供应以及加热速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25、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在热辐射组件上设置了通孔,使得热压组件能至少有部分穿过通孔来进行加热,不采用将热辐射组件设置在热压组件周围的设计,提高了空间使用率。

26、3、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气缸来带动热辐射组件的移动,使得热辐射组件的位置能够根据热压组件的位置进行同步的调整,有利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组件包括第一热压头,所述第二热压组件包括第二热压头,所述第一热压头和所述第二热压头朝向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辅助气缸,所述辅助气缸位于所述工作台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所述热辐射组件与所述辅助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使得所述热辐射组件能够随所述辅助气缸的输出端同步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组件包括有热辐射块,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块包括第一热辐射块和第二热辐射块,所述辅助气缸包括有第一辅助气缸和第二辅助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头和所述第二热压头上均设置有限位端面,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热压头和所述第二热压头相对于所述热辐射组件的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导轨机构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机构包括有至少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一号直线导轨,以及与所述一号直线导轨对应设置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辅助气缸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二导轨机构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机构包括有至少一条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二号直线导轨,且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滑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组件包括第一热压头,所述第二热压组件包括第二热压头,所述第一热压头和所述第二热压头朝向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辅助气缸,所述辅助气缸位于所述工作台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所述热辐射组件与所述辅助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使得所述热辐射组件能够随所述辅助气缸的输出端同步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组件包括有热辐射块,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极耳的融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块包括第一热辐射块和第二热辐射块,所述辅助气缸包括有第一辅助气缸和第二辅助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片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徐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孚技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