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2271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5
本技术涉及高炉风口小套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包括大套和限位块,所述大套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在限位孔内侧,所述限位孔开设在小套内侧,所述小套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侧设有螺槽杆,所述螺槽杆外侧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侧,本技术中,转动圈转动带动螺槽杆移动,推动安装块移动,对风口小套进行顶压,风口小套与风口大套上下之间限位,可承担下沉和上翘的力,同时风口小套在螺槽杆的支撑下与风口大套之间紧贴,从而防止小套在炉内前端下沉时小套外部下端往外压力向外释放,而且装置操作快捷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炉风口小套,具体为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


技术介绍

1、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是在风口小套一端设有防下沉结构,防止风口小套在使用时出现下沉的现象,随着高炉逐步走向大型化,风口小套长度增加,风口下沉在很多高炉上频繁出现,高炉是一个承受高温和高压的密闭容器,风口前理论上燃烧温度可达2250-2350℃,风口小套承压可达350-450kpa,由于气流冲刷炉墙,炉墙渣皮脱落,砸到风口外沿,导致风口套受力下垂是高炉生产普遍情况。

2、风口小套下沉,一是会造成直吹管与小套接触面脱落跑风烧穿现象,二是造成下沉风口无法喷煤,三是影响炉内初始煤气流,风口小套下沉的情况时有发生,以及锌富集所造成的风口小套上翘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风口小套的下沉或是上翘,都会使风口小套的角度变化,导致高炉炉内气流的变化,最终影响高炉路况的稳定顺行,还有可能会导致风口小套跑风发红,最终烧坏风口小套,发生风口烧穿的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以解决无论是风口小套的下沉或是上翘,都会使风口小套的角度变化,导致高炉炉内气流的变化,最终影响高炉路况的稳定顺行,还有可能会导致风口小套跑风发红,最终烧坏风口小套,发生风口烧穿的重大安全事故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包括大套和限位块,所述大套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在限位孔内侧,所述限位孔开设在小套内侧,所述小套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侧设有螺槽杆,所述螺槽杆外侧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侧,所述限位槽开设在空心块内侧,所述空心块一端外侧与转块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块一端转动连接有齿块,所述齿块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侧滑动在滑槽内侧,所述滑槽开设在固定板内侧,所述螺槽杆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内侧螺旋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转动连接在空心块一端内侧。

4、优选的,所述转动圈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转动圈一端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圈外侧通过限位圈转动连接在空心块一端内侧。

5、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螺杆外侧设有螺纹,所述螺槽杆内侧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槽杆的形状为圆柱体。

6、优选的,所述螺槽杆外侧固定连接的卡块数量两个,所述卡块的形状长方体,所述卡块外侧转动在安装孔内侧。

7、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前端的形状为圆柱体和长方体,所述安装孔后端的形状为圆柱体开设,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两个。

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形状圆柱体,所述限位孔的形状圆柱体开设,所述限位块与限位孔的数量均两个。

9、优选的,所述齿块的形状长方体,所述齿块前端与后端固定连接有齿牙,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空心长方体,所述固定板内侧固定连接有齿牙。

10、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形状圆柱体,所述转杆滑动在滑槽内侧,所述滑槽的形状长方体开设,所述滑槽开设在固定板上端与下端内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限位孔、安装块、螺槽杆、空心块、滑槽、固定板、卡块、螺杆和限位槽,高炉风口小套防止下沉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转动圈转动带动螺槽杆移动,推动安装块移动,对风口小套进行顶压,风口小套与风口大套上下之间限位,可承担下沉和上翘的力,同时风口小套在螺槽杆的支撑下与风口大套之间紧贴,从而防止小套在炉内前端下沉时小套外部下端往外压力向外释放,而且装置操作快捷方便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包括大套(1)和限位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套(1)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所述限位块(2)滑动在限位孔(3)内侧,所述限位孔(3)开设在小套(4)内侧,所述小套(4)一侧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内侧开设有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内侧设有螺槽杆(8),所述螺槽杆(8)外侧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7)内侧,所述限位槽(17)开设在空心块(9)内侧,所述空心块(9)一端外侧与转块(10)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块(10)一端转动连接有齿块(11),所述齿块(11)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外侧滑动在滑槽(13)内侧,所述滑槽(13)开设在固定板(14)内侧,所述螺槽杆(8)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内侧螺旋连接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圈(18),所述转动圈(18)转动连接在空心块(9)一端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圈(18)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转动圈(18)一端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圈(18)外侧通过限位圈转动连接在空心块(9)一端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6)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螺杆(16)外侧设有螺纹,所述螺槽杆(8)内侧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槽杆(8)的形状为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槽杆(8)外侧固定连接的卡块(15)数量两个,所述卡块(15)的形状长方体,所述卡块(15)外侧转动在安装孔(7)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7)前端的形状为圆柱体和长方体,所述安装孔(7)后端的形状为圆柱体开设,所述安装孔(7)的数量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的形状圆柱体,所述限位孔(3)的形状圆柱体开设,所述限位块(2)与限位孔(3)的数量均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块(11)的形状长方体,所述齿块(11)前端与后端固定连接有齿牙,所述固定板(14)的形状为空心长方体,所述固定板(14)内侧固定连接有齿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2)的形状圆柱体,所述转杆(12)滑动在滑槽(13)内侧,所述滑槽(13)的形状长方体开设,所述滑槽(13)开设在固定板(14)上端与下端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包括大套(1)和限位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套(1)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所述限位块(2)滑动在限位孔(3)内侧,所述限位孔(3)开设在小套(4)内侧,所述小套(4)一侧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内侧开设有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内侧设有螺槽杆(8),所述螺槽杆(8)外侧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7)内侧,所述限位槽(17)开设在空心块(9)内侧,所述空心块(9)一端外侧与转块(10)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块(10)一端转动连接有齿块(11),所述齿块(11)外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外侧滑动在滑槽(13)内侧,所述滑槽(13)开设在固定板(14)内侧,所述螺槽杆(8)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内侧螺旋连接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圈(18),所述转动圈(18)转动连接在空心块(9)一端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圈(18)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转动圈(18)一端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圈(18)外侧通过限位圈转动连接在空心块(9)一端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炉风口小套下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6)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计斌李洪波白董晓曹振英曹卫强马永旺王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