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奇振专利>正文

一种配血试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65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8
一种配血试管架,有效的解决了医护人员在试管取用混乱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多组沿左右方向均布的通孔,每一组的多个通孔沿前后方向均布,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多个与通孔一一对应的移动块,移动块左端面为弧形且其上端面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支撑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有多个与多组通孔对应且前后方向的限位杆,限位杆上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限位槽,移动块下端设有可插入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多个前后方向的移动杆,移动杆上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开口朝左的梯形槽;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配血试管架


技术介绍

1、如果病人在临床上需要用血,经管医师在抽取病人血液的同时,可能会开一张申请单。若患者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品类,则需进行交叉配血,即在采集供血者血样的同时,进行包括主侧交叉配血、次侧交叉配血在内的交叉配合试验,临床抽取患者血样,主侧管内加病人血浆或血清及供血者红细胞悬液,次侧管内加病人血清或血浆与病人红细胞悬液。若无凝集或溶血,则表示受血者与供血者血合而成,可配以此袋血;

2、患者用血前交叉配血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即可输血,当医疗机构配血较较多时,一次试验需要做多人次的交叉配血并做好标记,在试管架存放并取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混淆,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配血试管架,有效的解决了医护人员试管取用混乱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血试管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前后相对的支撑柱(2),底板(1)上方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与支撑柱(2)滑动连接,支撑板(3)上开设有多组沿左右方向均布的通孔(4),每一组的多个通孔(4)沿前后方向均布,支撑板(3)上滑动连接有多个与通孔(4)一一对应的移动块(5),移动块(5)左端面为弧形且其上端面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支撑板(3)上开设有滑动槽(6),滑动槽(6)内设有多个与多组通孔(4)对应且前后方向的限位杆(7),限位杆(7)上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限位槽(8),移动块(5)下端设有可插入限位槽(8)内的限位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血试管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前后相对的支撑柱(2),底板(1)上方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与支撑柱(2)滑动连接,支撑板(3)上开设有多组沿左右方向均布的通孔(4),每一组的多个通孔(4)沿前后方向均布,支撑板(3)上滑动连接有多个与通孔(4)一一对应的移动块(5),移动块(5)左端面为弧形且其上端面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支撑板(3)上开设有滑动槽(6),滑动槽(6)内设有多个与多组通孔(4)对应且前后方向的限位杆(7),限位杆(7)上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限位槽(8),移动块(5)下端设有可插入限位槽(8)内的限位块(9),滑动槽(6)内滑动连接有多个前后方向的移动杆(10),移动杆(10)上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开口朝左的梯形槽(11),梯形槽(11)后端面为后侧向左倾斜的斜面,限位块(9)可与梯形槽(11)倾斜面接触,限位杆(7)前后两端分别经z形杆(12)与右侧相邻的移动杆(10)连接,限位杆(7)左端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三角形块(13),三角形块(13)左端面为前侧向左倾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奇振
申请(专利权)人:郭奇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