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结构和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22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3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和支架,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具有第一表面;弹性连接部,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以及轴套,连接于所述弹性连接部相对的另一端;轴芯,穿设于所述轴套;第二连接件,叠放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弹性连接部和所述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轴芯连接且通过所述轴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转轴结构具有结构紧凑、面积占用更小、使用寿命更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撑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结构和一种支架。


技术介绍

1、可收纳型支架通常被应用在电子设备的保护壳上,现有的可收纳型支架大都设有转轴结构,现有支架的转轴结构中一般包括两个连接件分通过轴芯连接,安装在保护壳上时,通常是转轴结构的一个连接件固定于保护壳的背板,另一个连接件与支架的支撑件相连,当支架收纳在保护壳上时,两个连接件分别位于转轴的两侧,需要占用保护壳背板较大的面积,并且轴芯连接部分长期暴露在外容易进灰,会导致转轴损坏而影响支架使用。

2、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转轴结构以解决现有转轴结构占用面积大、容易进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缺陷和不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和一种支架,具有结构紧凑、防尘性更好的特点。

2、具体地,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具有第一表面;弹性连接部,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以及轴套,连接于所述弹性连接部相对的另一端;轴芯,穿设于所述轴套;第二连接件,叠放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弹性连接部和所述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轴芯连接且通过所述轴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套可在所述弹性连接部发生弹性形变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表面运动。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部上形成有多个通孔。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所述弹性连接部和所述轴套为一体成型结构。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轴套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弹性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焊接、螺栓连接或者铆接。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弹性连接部和所述轴套可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轴芯的一端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随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转动而转动,且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形成夹角时所述凸起部支撑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轴芯之间。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多个固定孔错位设置;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错位设置。

10、本技术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架,包括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轴结构以及支撑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侧的第二表面;所述支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所述弹性连接部包括弹性臂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弹性臂具有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和连接于所述轴套的第二端;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二端比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第二表面。

12、由上可知,本技术上述实施例可以达成以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将第二连接件叠放在固定部上,并通过弹性连接部和轴套设于第二连接件和固定部之间,第二连接件可通过穿设于轴套的轴芯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当第二连接件保持叠放在固定部的第一表面时轴芯和轴套均被收纳在第一连接件和固定部之间,而不暴露在外,可有效防止积灰提高转轴结构的使用寿命。当应用在支架上时,第二连接件与支撑件连接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转动并与第一表面之间形成夹角,以使得支架变为展开状态,可实现支撑功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结构和支架整体结构更紧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3)可在所述弹性连接部(12)发生弹性形变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表面(111)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12)上形成有多个通孔(1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所述弹性连接部(12)和所述轴套(13)为一体成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12)与所述轴套(1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弹性连接部(12)与所述固定部(11)焊接、螺栓连接或者铆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0)靠近所述第一表面(111)的一侧形成有容纳槽(21),所述弹性连接部(12)和所述轴套(13)可收纳于所述容纳槽(21)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0)连接于所述轴芯(30)的一端形成有凸起部(22),所述凸起部(22)可随所述第二连接件(20)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转动而转动,且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0)与所述第一表面(111)之间形成夹角时所述凸起部(22)支撑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轴芯(30)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13),所述多个固定孔(113)错位设置;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2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23),所述多个连接孔(23)错位设置。

9.一种支架(200),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轴结构(100)以及支撑件(40),所述第二连接件(20)与所述支撑件(40)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20)一侧的第二表面(112);所述支架(20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所述弹性连接部(12)包括弹性臂(122)和连接部(123),所述连接部(123)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1);所述弹性臂(122)具有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23)的第一端和连接于所述轴套(13)的第二端;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二端比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第二表面(1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3)可在所述弹性连接部(12)发生弹性形变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表面(111)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12)上形成有多个通孔(1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所述弹性连接部(12)和所述轴套(13)为一体成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12)与所述轴套(1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弹性连接部(12)与所述固定部(11)焊接、螺栓连接或者铆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0)靠近所述第一表面(111)的一侧形成有容纳槽(21),所述弹性连接部(12)和所述轴套(13)可收纳于所述容纳槽(21)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0)连接于所述轴芯(30)的一端形成有凸起部(22),所述凸起部(22)可随所述第二连接件(20)相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图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