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14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机体和安装于机体底部的缓冲保护机构以及用于保护机体顶部的阻挡机构。该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通过支撑腿受力使限位板向上移动,而限位板的移动使缓冲弹簧压缩发生形变,同时限位板的移动带动推动柱在缓冲筒的内部滑动,通过推动柱的移动带动活塞板移动,此时空气会经过充气管传输至气囊的内部,而气囊撑开对机身本体底部进行保护,能够解决了无人机的机身底部都是裸露在外,在无人机降落的过程中,若降落冲击力度过大会导致机身底部与地面直接接触,以至于导致其磨损,同时若降落区域会有凸出物体时,也会使机身受触击而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具体是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

2、但是无人机的机身底部都是裸露在外,在无人机降落的过程中,若降落冲击力度过大会导致机身底部与地面直接接触,以至于导致其磨损,同时若降落区域会有凸出物体时,也会使机身受触击而受损,因而安全性不高。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机体(1)和安装于机体(1)底部的缓冲保护机构(2)以及用于保护机体(1)顶部的阻挡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括机身本体(101),所述机身本体(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座(102),所述机身本体(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03),所述机身本体(10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4),所述支撑架(1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06),所述电机(1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桨轮(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柱(2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机体(1)和安装于机体(1)底部的缓冲保护机构(2)以及用于保护机体(1)顶部的阻挡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括机身本体(101),所述机身本体(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座(102),所述机身本体(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03),所述机身本体(101)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4),所述支撑架(1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06),所述电机(1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桨轮(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柱(2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7),所述限位板(207)的底部与支撑腿(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207)的直径大于推动柱(208)的直径,且推动柱(208)的表面与缓冲筒(201)的内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柱(208)的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206),所述缓冲弹簧(206)的顶部与缓冲筒(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206)的底部与限位板(207)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筒(201)内腔一侧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213),所述缓冲筒(201)内腔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209),所述出气孔(209)的内部连通有充气管(212),所述充气管(212)的一端与气囊(203)的一侧呈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身隔挡防护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架(2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朱冠良李光钱英军卢勇郑旭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