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0363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所述底座顶部左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有两个支腿,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削打磨技术领域。该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通过齿环、车削打磨切换组件、第二伺服电机以及蜗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快速对车削刀头和打磨盘的位置进行切换,将待使用的调节至最下方,操作步骤简单,从而提高对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效率,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承载筒、齿环以及第一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单个第一伺服电机能分别驱动车削刀头和打磨盘,实现对机械零部件的车削和打磨,相比于车削刀头和打磨盘都配备独立的电机驱动,使用单个第一伺服电机来驱动可以节约能源消耗,降低装置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削打磨,具体为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车削和打磨切换的步骤较复杂,费时费力,影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并且为了实现对机械零部件表面车削和打磨的深度调节,装置还需要依赖较多的动力机构,实用性不强,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对车削和打磨切换的步骤较复杂,费时费力,影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并且为了实现对机械零部件表面车削和打磨的深度调节,装置还需要依赖较多的动力结构,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有两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的顶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的左侧中间固定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承载箱的左壁固定设置有承载筒,所述承载筒的内壁固定设置有齿环,所述承载箱的内腔右侧设置有车削打磨切换组件,所述承载箱右侧下部的前后端均设置有夹具组件,两个所述夹具组件之间设置有机械零部件,所述承载箱右侧中部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盛放板,上部所述盛放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上部盛放板固定设置有蜗杆,所述车削打磨切换组件包括轴杆,所述轴杆的左侧固定设置有承载板,所述轴杆的右侧固定设置有蜗轮,所述承载板的上下部均转动贯穿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左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转轴的右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花键,每个所述转轴与相邻第一花键的外部之间均滑动套设有套筒机构,两个所述套筒机构与轴杆之间均设置有位置调整机构,下部所述套筒机构的右侧通过螺栓设置有车削刀头,上部所述套筒机构的右侧通过螺栓设置有打磨盘。

3、优选的,所述承载筒的左部外侧一圈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限位滑块,所述承载箱的内腔左侧开设有环形槽,若干所述限位滑块均滑动连接在环形槽内,所述蜗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下部盛放板的顶壁上,所述轴杆转动贯穿承载箱的右壁,所述蜗轮的后端与蜗杆的前端相啮合,下部所述第一齿轮与齿环相啮合。

4、优选的,所述套筒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第一花键的外壁相适配,所述第一花键滑动在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外壁中部固定套设有两个限位环。

5、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一滚珠,所述套筒的外部转动套设有位于两个限位环之间的套环,所述第一滚珠与套环的侧壁相接触。

6、优选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支轴,所述支轴转动贯穿承载板的内部,所述支轴的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相邻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支轴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花键,所述支轴的右部与第二花键的外部之间滑动套设有衔接筒,所述衔接筒的内壁与第二花键的外壁相适配。

7、优选的,所述支轴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第二花键的左侧与衔接筒的内腔左侧壁之间,所述衔接筒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动摩擦块,所述衔接筒的外壁中部固定套设有动摩擦环,所述支轴的外部且位于衔接筒的左方套设有拨环。

8、优选的,所述拨环的右侧一圈均匀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二滚珠,所述拨环靠近轴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拨杆,拨杆的左侧固定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左侧固定连接在承载板的右侧壁上。

9、优选的,所述轴杆靠近动摩擦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远离轴杆的一侧转动贯穿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容纳罩,所述容纳罩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内摩擦套。

10、优选的,所述容纳罩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小齿环,所述圆杆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外螺纹块,所述外螺纹块的外部螺纹套设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与相邻套环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衔接板的左侧上部转动设置有转柱,所述转柱的左侧转动连接在承载板的右侧壁上,所述转柱的外部右侧固定套设有齿盘,所述转柱的外部且位于齿盘的左方固定套设有静摩擦环,所述衔接板的左侧转动设置有换向齿轮,所述换向齿轮与齿盘以及小齿环相啮合。

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通过齿环、车削打磨切换组件、第二伺服电机以及蜗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快速对车削刀头和打磨盘的位置进行切换,将待使用的调节至最下方,操作步骤简单,从而提高对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效率。

14、2、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承载筒、齿环以及第一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单个第一伺服电机能分别驱动车削刀头和打磨盘,实现对机械零部件的车削和打磨,相比于车削刀头和打磨盘都配备独立的电机驱动,使用单个第一伺服电机来驱动可以节约能源消耗,降低装置运行成本。

15、3、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动摩擦块以及内摩擦套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动摩擦块推动至内摩擦套的内部,利用动摩擦块外壁与内摩擦套内壁之间的摩擦,带动内摩擦套转动,外螺纹块随之转动,进而使内螺纹筒向右移动,推动套筒机构右移,调节对机械零部件表面车削或打磨的深度,无需依赖较多的动力机构就能实现深度调节,实用性强。

16、4、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通过动摩擦环、静摩擦环、齿盘以及小齿环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动摩擦块推动至容纳罩内,使动摩擦环与静摩擦环接触,利用动摩擦环外壁与静摩擦环外壁之间的摩擦,带动静摩擦环转动,从而利用齿盘、换向齿轮带动外螺纹块反向转动,将车削刀头或打磨盘从机械零部件表面脱离,结构简单但是功能性强大。

17、5、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第一滚珠的设置,避免限位环随着套筒转动的过程中与套环发生较大摩擦,防止发生卡顿,延长使用寿命。

18、6、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第二滚珠的设置,避免衔接筒与拨环接触过程中进行转动发生较大的摩擦,延长拨环和衔接筒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部左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有两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的顶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的左侧中间固定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承载箱的左壁固定设置有承载筒,所述承载筒的内壁固定设置有齿环,所述承载箱的内腔右侧设置有车削打磨切换组件,所述承载箱右侧下部的前后端均设置有夹具组件,两个所述夹具组件之间设置有机械零部件,所述承载箱右侧中部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盛放板,上部所述盛放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上部盛放板固定设置有蜗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筒的左部外侧一圈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限位滑块,所述承载箱的内腔左侧开设有环形槽,若干所述限位滑块均滑动连接在环形槽内,所述蜗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下部盛放板的顶壁上,所述轴杆转动贯穿承载箱的右壁,所述蜗轮的后端与蜗杆的前端相啮合,下部所述第一齿轮与齿环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第一花键的外壁相适配,所述第一花键滑动在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外壁中部固定套设有两个限位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一滚珠,所述套筒的外部转动套设有位于两个限位环之间的套环,所述第一滚珠与套环的侧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支轴,所述支轴转动贯穿承载板的内部,所述支轴的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相邻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支轴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二花键,所述支轴的右部与第二花键的外部之间滑动套设有衔接筒,所述衔接筒的内壁与第二花键的外壁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轴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第二花键的左侧与衔接筒的内腔左侧壁之间,所述衔接筒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动摩擦块,所述衔接筒的外壁中部固定套设有动摩擦环,所述支轴的外部且位于衔接筒的左方套设有拨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环的右侧一圈均匀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二滚珠,所述拨环靠近轴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拨杆,拨杆的左侧固定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左侧固定连接在承载板的右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靠近动摩擦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远离轴杆的一侧转动贯穿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容纳罩,所述容纳罩的左侧固定连通有内摩擦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罩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小齿环,所述圆杆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外螺纹块,所述外螺纹块的外部螺纹套设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与相邻套环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的左侧上部转动设置有转柱,所述转柱的左侧转动连接在承载板的右侧壁上,所述转柱的外部右侧固定套设有齿盘,所述转柱的外部且位于齿盘的左方固定套设有静摩擦环,所述衔接板的左侧转动设置有换向齿轮,所述换向齿轮与齿盘以及小齿环相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部左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有两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的顶部之间固定设置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的左侧中间固定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承载箱的左壁固定设置有承载筒,所述承载筒的内壁固定设置有齿环,所述承载箱的内腔右侧设置有车削打磨切换组件,所述承载箱右侧下部的前后端均设置有夹具组件,两个所述夹具组件之间设置有机械零部件,所述承载箱右侧中部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盛放板,上部所述盛放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上部盛放板固定设置有蜗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筒的左部外侧一圈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限位滑块,所述承载箱的内腔左侧开设有环形槽,若干所述限位滑块均滑动连接在环形槽内,所述蜗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下部盛放板的顶壁上,所述轴杆转动贯穿承载箱的右壁,所述蜗轮的后端与蜗杆的前端相啮合,下部所述第一齿轮与齿环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第一花键的外壁相适配,所述第一花键滑动在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的外壁中部固定套设有两个限位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一滚珠,所述套筒的外部转动套设有位于两个限位环之间的套环,所述第一滚珠与套环的侧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支轴,所述支轴转动贯穿承载板的内部,所述支轴的左侧固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守安丰峰丰龙伟韩彦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重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