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及电解水制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017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及电解水制氢系统,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包括弹性囊,弹性囊的外部设置多个流道,弹性囊的外壁构造为流道的一个壁面,弹性囊的外壁跟随流道内压力形变以改变流道内流量。运行时,流道内压力影响弹性囊的外壁,弹性囊对应的发生形变,其中一个流道内压力降低,弹性囊受压减小外壁向该流道内突出形变,该流道内的空间减小,单位时间内流出量减小,使该流道内压力上升;弹性囊因受压减小,弹性囊内部压力降低,其他流道内压力使对应的弹性囊的外壁向弹性囊内形变,这些流道内空间增大,单位时间内流出量增大,使该流道内压力下降,从而可实现多路气体压力相互关联,保证多路气体压力差值处于设定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及电解水制氢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电解水制氢系统中,需要建立氢气的供应压力,系统中氢气和氧气的压力要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否则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氢气分离器、氧气分离器的压力差只允许在很小的范围波动。目前,电解水制氢系统常在氢气管路、氧气管路上分别设置调节阀,通过监测氢气分离器、氧气分离器中的液位变化再通过控制逻辑计算后反馈至调节阀进行调节,以达到平衡氢氧压力、设备安全运行的目的,此方法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及电解水制氢系统。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包括弹性囊,所述弹性囊的外部设置多个流道,所述弹性囊的外壁构造为流道的一个壁面,所述弹性囊的外壁跟随流道内压力形变以改变流道内流量。

3、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内设置流量控制机构,所述流量控制机构与弹性囊的外壁联动,所述流量控制机构控制流道内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包括弹性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囊(2)的外部设置多个流道,所述弹性囊(2)的外壁构造为流道的一个壁面,所述弹性囊(2)的外壁跟随流道内压力形变以改变流道内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内设置流量控制机构,所述流量控制机构与弹性囊(2)的外壁联动,所述流量控制机构控制流道内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所述弹性囊(2)设置在腔体(1)的中部,所述弹性囊(2)内填充有流动介质,所述腔体(1)内围绕弹性囊(2)设置有多个独立的腔室(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包括弹性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囊(2)的外部设置多个流道,所述弹性囊(2)的外壁构造为流道的一个壁面,所述弹性囊(2)的外壁跟随流道内压力形变以改变流道内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内设置流量控制机构,所述流量控制机构与弹性囊(2)的外壁联动,所述流量控制机构控制流道内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所述弹性囊(2)设置在腔体(1)的中部,所述弹性囊(2)内填充有流动介质,所述腔体(1)内围绕弹性囊(2)设置有多个独立的腔室(3),所述腔室(3)构造为流道,所述腔室(3)连接到弹性囊(2)外壁,且弹性囊(2)外壁构造为腔室(3)的一个壁面,所述腔室(3)上均设置有进口(4)和出口(5),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联动机构和与出口(5)配合的阀芯(6),所述阀芯(6)设置在出口(5),所述联动机构联动弹性囊(2)外壁和阀芯(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路自调节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横杆(7),所述横杆(7)两端分别连接弹性囊(2)外壁和阀芯(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路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文睿甘晓雁赵峰王宇超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