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及电池隔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017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及电池隔膜,属于电池隔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分散、粘性强度高的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该二次颗粒由一次颗粒堆积而成,二次颗粒与一次颗粒的粒径比为10~55;一次颗粒的粒径为100~1000nm,一次颗粒为苯丙乳液的乳胶粒和纯丙乳液乳胶粒子中的至少一种,Tg为30~120℃。该二次颗粒使用方法简单易分散,能够形成具有凸起的涂层,提高电导率,同时提高其与电池正、负极的粘结性能,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或位移,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涂覆了该二次颗粒的电池隔膜,与极片热压后对电解液的浸润性以及隔膜的透气性,粘结力较高,与正负极粘结性能好,其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及电池隔膜,属于电池隔膜。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日益增多。锂离子电池通常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质。其中,隔膜作为正负极之间的阻隔物,对电池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改进隔膜的性能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电化学性能等,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

2、目前,锂离子电池隔膜,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耐热性能较差,在高温下热收缩明显;二是隔膜与正负极极片的粘接力较弱,电池充放电时,随着正负极材料的膨胀收缩,隔膜可能会变形或者产生位移。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在隔膜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功能涂层。现有技术中常通过涂覆纳米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氧化物,在隔膜表面形成一层改性膜,在该膜具有较高强度的前提下,降低隔膜的厚度,减小电池的体积,同时提高热稳定性,改善了电池的安全性能。但是,由于纳米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传统氧化物都是绝缘体,离子导电率低,涂覆在隔膜表面会形成较大内阻,影响电池性能。

4、申请号为201210056127.6的专利技术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其特征在于:该二次颗粒是由一次颗粒堆积而成的球状颗粒,二次颗粒与一次颗粒的粒径比为10~55;所述一次颗粒的粒径D50为100~1000nm,一次颗粒为苯丙乳液的乳胶粒子和纯丙乳液乳胶粒子中的至少一种,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其特征在于:二次颗粒的粒径D50为4.0~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其特征在于:一次颗粒的粒径D50为160~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其特征在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90℃。

<...

【技术特征摘要】

1.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其特征在于:该二次颗粒是由一次颗粒堆积而成的球状颗粒,二次颗粒与一次颗粒的粒径比为10~55;所述一次颗粒的粒径d50为100~1000nm,一次颗粒为苯丙乳液的乳胶粒子和纯丙乳液乳胶粒子中的至少一种,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其特征在于:二次颗粒的粒径d50为4.0~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其特征在于:一次颗粒的粒径d50为160~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涂层用二次颗粒,其特征在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90℃。

5.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以及涂覆于基膜上的一次涂层,所述一次涂层包括二次颗粒和粘结剂,且涂层中二次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东陶伟杜鸿昌张晓正李仁贵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茵地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